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10篇
  免费   782篇
  国内免费   556篇
耳鼻咽喉   53篇
儿科学   3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734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2426篇
内科学   670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785篇
特种医学   703篇
外科学   4528篇
综合类   4959篇
预防医学   513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694篇
  32篇
中国医学   2304篇
肿瘤学   90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379篇
  2022年   310篇
  2021年   482篇
  2020年   659篇
  2019年   682篇
  2018年   267篇
  2017年   528篇
  2016年   513篇
  2015年   593篇
  2014年   954篇
  2013年   935篇
  2012年   1151篇
  2011年   1210篇
  2010年   1137篇
  2009年   1112篇
  2008年   1120篇
  2007年   1076篇
  2006年   969篇
  2005年   977篇
  2004年   820篇
  2003年   812篇
  2002年   535篇
  2001年   483篇
  2000年   363篇
  1999年   274篇
  1998年   237篇
  1997年   178篇
  1996年   204篇
  1995年   155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目的:探讨椎板间隙入路微创手术联合中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8月-2018年10月收治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98例,均给予椎板间隙入路微创手术联合中药治疗。出院前1 d观察治疗效果,包括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评分、日常活动能力评分、躯体功能评分、腰椎功能评分及步行能力评分。结果:70例治疗后腰部疼痛感消失,可自行处理生活事宜;27例腰部疼痛感有所缓解,症状无复发;1例未能检测完成治疗方案。其中2例术后出现下肢一过性感觉障碍;1例出现尿潴留,经脱水治疗症状消失,并发症发生率为3.06%(3/98)。经治疗,疼痛评分、日常活动能力评分、躯体功能评分、腰椎功能评分及步行能力评分均处于良好范围之内,可满足对治疗效果的满意需求。结论:椎板间隙入路微创手术联合中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并发症对疗效造成的影响,可为肢体功能及活动能力提供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颈椎椎间融合器(ROI-C)与传统内固定两种方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2月-2018年4月南中德骨科医院收治的60例颈椎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ROI-C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为0.00%(0/30),低于对照组的6.67%(2/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神经功能改善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及疼痛评分(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OI-C治疗颈椎病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寰椎侧块-枢椎椎弓根螺钉棒复位内固定技术对于已行不当后颅窝减压术的先天性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进行翻修手术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收治的21例先天性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8例患者在外院已行后颅窝减压术,3例患者行后颅窝减压术+枕颈内固定术。患者术前及术后均行颅颈交界区3D-CT及MRI检查,评估寰枢椎脱位和上颈髓受压的程度;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标准对患者的临床状况进行评价。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寰椎侧块-枢椎椎弓根螺钉-棒技术行寰枢复位内固定,并取髂后上棘松质骨颗粒植骨融合。结果 本组患者的翻修手术均成功实施,术中未出现脊髓、椎动脉损伤。术后20例患者完成了6~24个月,平均12. 2个月的随访。3D-CT复查示,19例患者(90. 5%)获得垂直方向的完全复位,18例患者(85. 7%)获得水平方向的完全复位;植骨均出现融合,未出现钉棒脱落或复位丢失者。MRI复查显示,上颈髓受压均获得缓解。术后3个月的JOA评分从术前的(9. 8±2. 1)分提高到(14. 1±1. 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 寰椎侧块-枢椎椎弓根螺钉-棒复位内固定技术治疗已行不当后颅窝减压术的先天性颅颈交界区畸形是安全有效且可行的。  相似文献   
84.
85.
86.
目的研究分析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分别运用开放性手术以及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差异。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8年8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56例设为研究对象,经电脑随机法分组为观察组(28例)以及对照组(28例)。对照组中患者均实施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中患者均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其腰痛及神经根压迫症状均获得解决,观察组中患者的切口大小、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卧床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临床上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开放性手术治疗均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经皮椎间孔镜术式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康复快,具有更加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一种专用于颅颈交界区手术的新型撑开钳,及其在寰枢椎脱位(AAD)撑开复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设计制作新型撑开钳,用于30例寰枢椎脱位患者的撑开复位手术操作中。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症状变化。对术前术后的寰齿间距(ADI)、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进行比较分析,评估改善率。结果本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均未出现撑开钳滑脱。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3.4(6~25)个月,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恢复良好,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均未出现并发症。ADI由术前的(6.31±0.89)mm复位到(2.74±0.91)mm(P<0.001);JOA评分由术前的(12.67±2.70)分改善至(15.80±1.06)分(P<0.001),平均改善率为69.1%。结论新型撑开钳在寰枢椎脱位撑开复位中的使用效果良好,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88.
〔摘 要〕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有效性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选取 2017 年 11 月至 2019 年 12 月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收治并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的 LDH 患 者 102 例作为研究对象。评价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有效性,并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02 例 LDH 患者术中 出血量(40.23 ± 10.26)mL,手术时间(98.64 ± 23.12)min,住院时间(3.04 ± 0.56)d。获得随访人数 90 例,参照改良 MacNab量表,腰椎功能优77例,良9例,可3例,差1例,腰椎功能良好率为95.56 %。术后1 d、4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均较术前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复发 1 例,经椎板开窗术痊愈,术后出现 2 例神经根损伤, 系穿刺反复或套管压积所致,经神经营养及脱水治疗后于 2 个月内恢复;术后脑脊液漏、椎间隙感染及血管损伤等危重并 发症未出现。结论: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 LDH,腰椎功能改善较好,疼痛状况缓解,有效性明确,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椎旁神经阻滞(PVNB)对老年食道癌开胸手术患者术后镇痛、应激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拟实施全麻下开胸手术的90例食道癌开胸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5例患者术前采用超声引导下PVNB麻醉复合全身麻醉(PVNB组)、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全身麻醉;两组患者术后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2h、6h、24h及48h静息状态、咳嗽状态下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术后镇痛药物用量及镇痛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前及术后24h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差异及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PVNB组患者和对照组在术后2h~术后48h的静息VAS评分及咳嗽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VNB组术后2h、6h及24h静息VAS评分及咳嗽V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VNB组患者术后的镇痛泵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PVNB组患者术后的镇痛泵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NE、E、Co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24h两组患者血清NE、E、Cor水平均较术前增高(P>0.05),术后24h PVNB组的血清NE、E、Co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IL-6、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两组患者血清IL-6、IL-10、TNF-α水平均较术前增高(P<0.05),PVNB组的血清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VNB组术后发生肺部感染2例,发生率为4.4%,对照组术后发生肺部感染6例,发生率为13.3%,PVNB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PVNB能够改善老年食道癌开胸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减轻手术创伤所致的应激反应,较少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0.
目的:分析丹红注射液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3月收治的70例椎基底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研究组采取丹红注射液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1.43%)高于对照组(74.29%),右椎动脉、左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39.58±3.62) cm/s、(40.71±3.22) cm/s、(47.35±2.11) cm/s高于对照组(34.45±3.32) cm/s、(36.25±3.41) cm/s、(41.56±3.54) 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71%)与对照组(11.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临床效果较好,可以改善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