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4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16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63篇
综合类   18篇
药学   2篇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9 毫秒
81.
珊瑚复合人骨髓基质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人骨髓基质细胞在角孔珊瑚上立体培养后的生长情况及其在体内的成骨能力。方法:穿刺抽吸人髂骨区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扩增、诱导后,接种于角孔珊瑚中立体培养5d,观察细胞在角孔珊瑚表面的贴附及伸展情况;将上述细胞/角孔珊瑚复合物植入体内,观察植入物在体内的成骨情况。结果:细胞可在角孔珊瑚中立体培养成活。体内植入后4周,复合物中有少量新骨形成;体内植入后8周,复合物中出现大量较成熟骨组织;而对照组4、8周均无骨组织形成。结论:穿刺抽吸的人骨髓基质细胞可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角孔珊瑚可作为骨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82.
目的 评估牵张成骨术(DO)治疗颞颌关节强直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效果。方法 对8例患有颞颌关节强直后OSAS的患者采用DO技术进行治疗。手术在全麻下分两期进行。第一期行关节成形、下颌体部截骨,安置牵引器,前徙下颌矫正小颌畸形及OSAS;第二期在拆除第一期牵引器的同时,进行下颌升支后缘L型截骨,安置牵引器,通过牵引延长下颌升支。结果 8例患有颞颌关节强直后OSAS的患者的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张口度可迭3cm~4cm,小颌畸形得以矫治,AHI指数由术前的20~40降至5以下,最低血氧饱和度由术前的68%提高至术后的96%,OSAS得以治愈。术后半年~两年随访,未见复发。结论 DO技术是治疗颞颌关节强直后OSAS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3.
骨髓基质细胞作为种子细胞的来源在骨组织工程学研究中日益受到广泛重视,本文就骨髓基质细胞的成骨潜能、来源及获取、多种细胞因子及化学物质对其诱导分化,骨髓基质细胞的成骨作用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4.
前臂桡侧皮瓣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附5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应用前臂桡侧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经验。方法:对我科57例应用前臂桡侧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各类缺损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前臂桡侧皮瓣具有许多符合口腔颌面部修复要求的优点,有多种用途和应用方法,修复效果满意,本组57例修复成功率98.2%。缺点是供区遗有疤痕,影响外观。结论:前臂桡侧皮瓣是一个多能优良皮瓣,适合于口腔颌面部各个解剖区域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应用牵张成骨技术治疗腭裂术后继发的严重上颌骨后缩畸形的效果。方法:对10例腭裂术后继发严重上颌骨后缩畸形的患者,术前常规行头影测量和模型外科设计;手术采用上颌骨Le Fort Ⅰ型截骨术,4例使用颅骨支抗外置式牵张器,其余患者采用内置式牵张器进行骨牵张术;术后延迟期为7d,牵张节律为0.8—1mm/d,2—4次/d,牵张结束后固定8-12周。结果:术后伤口一期愈合,牵张过程顺利,最大牵张距离为22mm,最小距离为15mm;患者的面形得到明显改善,未出现畸形愈合或骨不连接等并发症。结论:牵张成骨技术应用于腭裂术后继发的严重上颌骨后缩畸形,不需要植骨,可有效地达到上颌骨前徙、明显改善面形的目的。  相似文献   
86.
快速成型及曲面设计技术治疗对称性颌骨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颌面部对称性畸形主要指面部中线或涉及中线两侧的骨性畸形 ,在临床上并不少见 ,例如鼻周围上颌骨骨质的凹陷 ,颏正中的短小、后缩等。以往这种畸形的治疗主要靠衬垫材料和采用正颌外科解决 ,虽然也可取得较好效果 ,但也存在衬垫材料塑形 ,正颌外科截骨等问题 ,手术医生将大量时间耗费在材料塑形上 ,而且很难达到精确修复 ;截骨手术创伤大 ,患者需要忍受较大痛苦 ,术后恢复时间长。鉴于上述缺点 ,近来出现了利用工科快速成型技术修复颌骨缺损的方法 ,获得了较好效果[1,2 ,3 ,4],它是利用患者CT数据资料 ,通过数据转换 ,在计算机上通过大型…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以藻酸钙为载体的可注射组织工程化骨行牙槽嵴增高术的可行性.方法:通过穿刺方法从犬髂骨中抽取骨髓,体外分离、培养出骨髓基质成骨细胞,将骨髓基质成骨细胞与25 g/L藻酸钠溶胶混合形成藻酸钠-骨髓基质成骨细胞复合物,取其2 mL与0.07 g硫酸钙粉末混合均匀,注射于犬牙槽嵴顶部黏骨膜下,观察成骨情况,测量牙槽嵴增加高度.结果:藻酸钙-骨髓基质成骨细胞复合物植入犬牙槽嵴顶部黏骨膜下4周后有类软骨样组织形成,牙槽嵴增加高度(3.8±0.31)mm,8周时有骨小梁、骨髓腔等骨组织结构形成,增加牙槽嵴高度(2.9±0.15)mm.结论:以藻酸钙为载体的可注射性组织工程化骨在牙槽嵴增高术中有骨组织形成,但增加高度不足,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88.
羊颧骨缝三维牵张成骨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不截骨的骨缝牵张成骨组织学变化。方法采用10~13个月龄普通山羊为实验对象,每只动物左颧骨行三维牵张成骨,固定1、3、5、8周后取材,和对侧空白对照标本比较,观察缝区组织变化、新骨形成情况。结果骨缝被牵开后1周,成纤维细胞、成骨细胞、毛细血管增生,大量纤维软组织排列有序并连接骨缝两侧,骨缝两侧组织面不整齐,牵张侧成骨活跃,大量类骨质形成;3周时形成较成熟的骨小梁;5周时编织骨形成;8周时结构成熟完整。结论不截骨的骨缝三维牵张成骨,骨缝牵张侧新骨快速形成;  相似文献   
89.
目的:比较HE染色和三联染色中不截骨的缝牵张成骨组织学变化情况.方法:不截骨直接三维牵张羊颧骨缝,固定期1、3、5、8周取材,进行三联染色和HE染色,与对侧空白对照标本比较,观察缝区组织变化、新骨质形成情况.结果:骨缝被牵开后1周,成纤维细胞、成骨细胞、毛细血管增生,大量胶原纤维形成、排列有序,3周时以胶原纤维为主,形成较成熟的骨小梁,5周时编织骨形成,8周时未见网状纤维和弹力纤维,结构成熟完整.结论:三联染色显示固定早期大量胶原纤维形成,HE染色显示新骨形成速度快.  相似文献   
90.
应用穿颊器口内入路微创治疗下颌骨角和升支骨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观察口内和穿颊的手术入路处理下颌骨角部和升支骨折,并用小钛板坚强内固定的疗效。方法:对2004-01~2005-07间18例连续的下颌骨角部和升支骨折患者,用穿颊器经过颊部小切口联合口内切口复位内固定。随机选取同时期的另外20例同类型骨折患者,仍按照传统口外入路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2组间进行对比。结果:用口内和穿颊入路患者中有1例内固定术后骨折处仍有小幅动度,还需辅以颌间固定;口外入路行内固定手术的患者中有2例需行术后颌间固定。没有术后感染发生,没有出现需要行切开引流或需取出固定物的病例。结论:通过口内和穿颊入路行坚强内固定适用于不伴有严重错位或粉碎性骨折的下颌骨角部和升支部骨折的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