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976篇
  免费   5236篇
  国内免费   3399篇
耳鼻咽喉   781篇
儿科学   644篇
妇产科学   1661篇
基础医学   4119篇
口腔科学   1129篇
临床医学   21629篇
内科学   8256篇
皮肤病学   420篇
神经病学   2853篇
特种医学   6897篇
外国民族医学   78篇
外科学   26947篇
综合类   47913篇
预防医学   9700篇
眼科学   1485篇
药学   18232篇
  203篇
中国医学   10804篇
肿瘤学   2860篇
  2024年   113篇
  2023年   1683篇
  2022年   1813篇
  2021年   2519篇
  2020年   3364篇
  2019年   3390篇
  2018年   1361篇
  2017年   3036篇
  2016年   3442篇
  2015年   3966篇
  2014年   7716篇
  2013年   7961篇
  2012年   10189篇
  2011年   10920篇
  2010年   10532篇
  2009年   10053篇
  2008年   11463篇
  2007年   10396篇
  2006年   9346篇
  2005年   9910篇
  2004年   7828篇
  2003年   7026篇
  2002年   5698篇
  2001年   5057篇
  2000年   3816篇
  1999年   2775篇
  1998年   2336篇
  1997年   2047篇
  1996年   1758篇
  1995年   1430篇
  1994年   1049篇
  1993年   579篇
  1992年   430篇
  1991年   466篇
  1990年   344篇
  1989年   394篇
  1988年   131篇
  1987年   89篇
  1986年   79篇
  1985年   53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3 毫秒
81.
82.
83.
84.
目的:研究CD10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结直肠癌的各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78例结直肠癌组织标本及22例癌旁正常组织样本,运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CD10蛋白的表达,并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其表达强度及分布比例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CD10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2%(36/78)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直肠癌组织中CD10蛋白表达比例与各临床病理指标均无明显相关(P > 0.05)。结直肠癌组织中CD10蛋白表达强度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无明显相关(P > 0.05),而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有无脉管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 < 0.05),中晚期结直肠癌CD10蛋白表达强度高于早期肿瘤(P=0.033),周围淋巴结转移阳性的结直肠癌CD10蛋白表达强度高于淋巴结阴性病例(P=0.023),存在脉管受侵犯的结直肠癌CD10蛋白表达强度高于无脉管受侵病例(P=0.004)。结论:CD10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表达强度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有无脉管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可能有促进结直肠癌发展和浸润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85.
86.
目的比较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Wiltse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经皮组14例和Wiltse组16例,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2组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术后3、6个月及术后1年腰背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比较2组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的伤椎椎体前缘相对高度、伤椎后凸角。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均至少随访1年。经皮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显著长于、多于Wiltse组,术中失血量显著少于Wiltse组(P 0.05)。2组患者术后第1天、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时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 0.05),且经皮组术后第1天VAS评分显著低于Wiltse组(P 0.05)。2组患者术后3、6个月及术后1年的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伤椎椎体前缘相对高度均基本恢复正常,伤椎后凸角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 0.05),但2组各个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Wiltse组发生1例切口感染(6.3%),经皮组发生1例皮下血肿(7.1%),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Wiltse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均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对于单节段且不需要椎管减压的骨折患者,应优先采取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于多节段且不需要椎管减压的骨折患者,应选择经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  相似文献   
87.
88.
89.
        80%的女性一生中都可能会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其中大多数是一过性的感染,能被自身的免疫系统所清除。高危型 HPV持续感染是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筛查的普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诊断技术的提高等,多数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能够得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然而,由于对高危型HPV感染和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诊断和治疗适应证掌握不严格,出现了不必要的筛查和不必要的阴道镜活检等过度诊断,对不需治疗的患者实施了治疗、简单治疗复杂化等过度治疗现象。本文针对高危型HPV感染和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过度诊治问题进行讨论。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相似文献   
90.
段荷  孙玮玮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1):3873-3875
目的比较不同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IABP)置入时机在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6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IABP置入时机分为对照组(瓣膜置换术后置入)和观察组(瓣膜置换术中置入),每组23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术中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 a,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转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肺炎发生率(17.39%)略高于对照组(8.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置入IABP可缩短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ICU住院时间,并可改善患者远期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