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1篇
儿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56篇
综合类   84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目的分析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肌力平衡术后继发外翻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23例24足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肌力平衡术后继发外翻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后继发外翻的主要原因包括肌力平衡术中解剖定位错误、转移肌腱附丽点选择不当,张力过大等.结论在彻底软组织松解、纠正畸形的同时,选择发育良好的肌肉、正确的肌腱附丽点位置(第3楔状骨为宜)及合适的张力以建立有效的肌力平衡是预防肌力平衡术后继发外翻的关键.  相似文献   
72.
雷伟  林华庆  周小圆 《中国药师》2011,14(6):789-793
微乳液凝胶(microemulsion-based gels,MBGs)是将微乳液加入至凝胶基质(如天然高分子聚合物、纤维素衍生物、嵌段聚合物等高分子材料)中,形成的透明、均质、稳定的凝胶网状结构,网络结构中含有微乳液滴。微乳液凝胶继承了微乳能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降低皮肤的扩散屏障、增加药物的经皮渗透量等优点。同时,由于凝胶的黏附性很好,将微乳这种透皮制剂的中间体形式制成凝胶剂,可解决大多数微乳制剂黏度太小、在皮肤上难以  相似文献   
73.
<正>创伤后应激反应引起的应激性高血糖,不仅是应激状态的临床表现形式,还是导致病情恶化的因素,如未予以控制,可导致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等多种并发症,并使机体防御功能降低,并发严重感染,继之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脏器功能衰竭,影响创伤患者预后[1,2]。肠道菌群微生  相似文献   
74.
目的尿毒清颗粒联合血液净化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本组78例CRF病人来源由血液净化中心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或血液滤过透析患者,分成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透析两组,配合尿毒清口服,观察疗效。结果两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和血沉、纤维蛋白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肾功能结果显示尿毒清与血液透析组P〈0.05,尿毒清与血液滤过组P〈0.01,尿毒清联合血液净化治疗各自优点,中西医结合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结论中医结合尿毒清联合血液净化治疗CRF,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延缓生存时间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术前给药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应激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子宫切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共72例,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患者麻醉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36例患者麻醉前静脉泵注等量生理盐水,术中两组患者均采用七氟醚和芬太尼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应激与免疫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1048.0±216.7)nmol/L,肾上腺素水平(15.3±5.0)p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CD4+T淋巴细胞水平(40.5±7.7)%,NK细胞水平(18.3±7.6)%、CD4+/CD8+水平为(1.3±0.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给予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能够有效降低机体应激反应,维持正常细胞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行后路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59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17例,年龄21~68岁,平均56.2±9.8岁。MRI显示3个节段狭窄12例,4个节段狭窄29例,5个节段狭窄18例。以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17分法)及其改善率评价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及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eck dysfunction index,NDI)评价患者的疼痛及功能变化情况;术后复查颈椎X线、CT及MRI,在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颈椎X线片上测量C2~C7夹角、颈椎活动度(ROM),在颈椎三维CT上测量椎管矢状径及椎管横截面积,计算椎管扩大率[(术后椎管矢状径-术前椎管矢状径)/(术前椎管矢状径)×100%],评价椎管扩大和维持情况及门轴侧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为142.2±18.1min,术中出血量为264.5±50.5ml,术后引流量为252.3±28.6ml,住院日为7.2±0.7d。在术后随访过程中,15例出现了颈后部轴性疼痛症状,按照VAS评分,13例为轻度疼痛,2例为中度疼痛,所有患者颈部轴性疼痛症状均于术后1年内消失。1例术后第3天出现C5神经根麻痹症状,经2周保守治疗症状明显缓解,于术后12周时症状完全消失。随访48~72个月,平均60.5±2.7个月,术前JOA评分为8.5±0.5分,末次随访为15.4±1.3分,改善率为(77.1±5.2)%。术前平均VAS评分为3.9±0.4分,末次随访时为1.3±0.6分。术前平均NDI为20.3±5.4,末次随访时为6.5±1.8。影像学复查示术后随访期间颈椎管扩大满意,脊髓受压完全解除,椎管矢状径平均值术前为9.7±0.9mm,末次随访时为16.8±1.2mm,椎管扩大率为(67.6±13.9)%,椎管矢状面积术前为128.1±13.5mm~2,末次随访时为318.3±34.3mm2。末次随访时颈椎ROM值较术前减少9.6°±2.4°,手术前与术后随访期间C2~C7夹角未见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门轴侧均达骨性愈合,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关门及神经损害症状加重的情况。结论: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一种简便、安全的方法,中期临床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大剂量氨溴索联合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对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呼吸衰竭新生患儿100例,并按照患儿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各50例。对照组采用大剂量氨溴索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浆脑利钠肽均有所减少,且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浆脑利钠肽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患儿之后血浆脑利钠肽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气促消失时间、发绀消失时间、呻吟消失时间、辅助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感染及支气管肺发育不全低于对照组患儿,分泌物阻塞鼻腔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感染、分泌物阻塞鼻腔及总并发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6%,对照组患儿仅为74%,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氨溴索联合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对呼吸衰竭的新生儿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8.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是相对于继发性机化性肺炎(SOP)而言,无明确致病原及其他临床伴随疾病或诱因,是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一个亚型.COP在临床上属于少见病,近些年来随着经皮穿刺活检率的提高,病例数逐渐增多,但其确切的发病率至今尚不清楚[1].2006年1月至2010年10月,本院经病理确诊为COP的患者12例,现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9.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分子水平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IRI)是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 (DGF)的一个主要原因 ,其发生机制与氧自由基 (OFR)、一氧化氮 (NO)、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之间的粘附分子、钙离子超载、前炎性蛋白等有关。本文就IRI在分子水平上的发生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低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茶碱缓释片对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诱导痰中炎性标志物和急性加重的影响。方法将167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患者早晚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50μg/250μg)及口服茶碱缓释片200 mg,对照组患者仅早晚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50μg/500μg),2组均治疗观察1年。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12个月后检测患者诱导痰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及诱导痰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的百分比,观察2组患者治疗期间COPD急性加重发生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治疗组患者治疗5 d后血清茶碱浓度,统计2组治疗1年的治疗费用。结果 2组患者治疗6个月、12个月后诱导痰上清液中IL-6、IL-8、TNF-α、CRP、MPO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12个月后均明显低于治疗6个月后(P均0.05);治疗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诱导痰上清液中IL-8、MPO水平和治疗12个月后诱导痰上清液中IL-6、IL-8、TNF-α、MPO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患者治疗6个月、12个月后诱导痰中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巨噬细胞百分比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治疗12个月后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治疗6个月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患者治疗6个月、12个月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12个月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百分比均明显低于治疗6个月,治疗12个月后巨噬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患者治疗6个月、12个月后诱导痰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巨噬细胞百分比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淋巴细胞和嗜酸粒细胞百分比组间同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年治疗期间治疗组≥1次急性加重的例数(21例)、累计急性加重次数(61次)和因急性加重住院的例数(6例)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分别为35例、86次、15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4/69),对照组为10.3%(7/6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5 d后血清茶碱浓度平均为7.8μg/mL,治疗1年的治疗费用比对照组平均节省1 688元。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50μg/250μg)联用茶碱缓释片比单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50μg/500μg)能更好地控制COPD患者的气道炎症和减少急性加重发生,且安全、治疗费用低,可能和茶碱的协同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