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2篇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董鑫  李英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7):18-20,23
目的探讨深冷处理对牙科纯钛铸件显微硬度及耐磨性的影响。方法制作40个牙科铸造纯钛试件,其中20个试件用于显微硬度测试,其余20个用于耐磨性测试,分别将其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A’组)、深冷处理组(B、B’组)、深冷处理和回火组(C、C’组)、循环深冷处理和回火组(D、D’组),每组5个试件。采用维氏硬度仪测定试件的显微硬度,喷砂磨损条件下重量损失量用于检测试件的耐磨性。结果B、C、D组的显微硬度均高于A组,除B、D两组外(P〉0.05),其余两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D组显微硬度最高。B’、C’、D’组重量损失量均低于A’组,两两组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重量损失量最低。结论深冷处理是提高牙科铸造纯钛显微硬度及耐磨性的有效方法,其可能成为提高牙科材料性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瞬时弹性成像联合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诊断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6年2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经肝组织活检诊断的CHB患者98例,使用FibroScan 502型诊断仪行肝脏硬度测定(LSM),使用超声检测门静脉主干内径(PVD)、平静呼吸时门静脉最大流速(Vmax)和平静呼吸时门静脉平均流速(Vmean)。采用多因素分析影响肝纤维化的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诊断效能。结果 98例CHB患者经肝穿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肝纤维化F0期6例,F1期22例,F2期34例,F3期28,F4期8例;F4期患者LSM、PVD、Vmax和Vmean分别为(28.6±7.8)kPa、(1.4±0.4)cm、(27.4±2.5)cm/s和(22.8±3.1)cm/s,与F1期比,差异显著[分别为(6.1±0.4)kPa、(1.0±0.2)cm、(33.8±1.4)cm/s和(28.5±1.4)cm/s,P<0.05];以F0和F1期划归为非显著性肝纤维化,将>F2期划归为显著肝纤维化。70例显著肝纤维化患者LSM、PVD、Vmax和Vmean分别为(14.2±3.8)kPa、(1.4±0.4)cm、(29.1±2.1)cm/s和(24.1±2.1)cm/s,与28例非显著肝纤维化患者比,差异显著[分别为(5.9±0.4)kPa、(1.0±0.2)cm、(36.8±1.5)cm/s和(30.5±1.4)cm/s,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LSM和PVD是肝纤维化发生的独立预测指标(P<0.05),以LSM等于8.4 kPa为截断点,其诊断显著肝纤维化的AUC为0.84(95%CI :0.80~0.89),敏感性为82%(95%CI:76%~85%),特异性为89%(95%CI:81%~93%),而PVD诊断的截断点为1.4 cm,其AUC为0.83(95%CI :0.78~0.89),敏感性为81%(95%CI:75%~86%),特异性为90%(95%CI:85%~94%)。结论 采用LSM和超声检测的PVD诊断CHB患者显著肝纤维化具有很高的诊断效能,值得临床扩大验证。  相似文献   
73.
白瑞樱  董鑫  王莉  盛海燕 《重庆医学》2013,42(1):40-42,45
目的建立神经干细胞(NSC)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培养体系,探讨Notch1mRNA在NSC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无菌分离新生(24h)SD大鼠海马NSC,体外扩增、纯化,并诱导NSC向神经细胞分化。细胞诱导前、后,采用免疫荧光化学法鉴定巢蛋白(Nestin)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的表达;用逆转录-PCR检测NSC中Notch1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从乳鼠海马分离的NSC在体外能克隆增殖,并表达Nestin。诱导分化后,细胞NSE阳性表达;Notch1mRNA在NSC诱导分化前、后均有表达。与诱导前相比,NSC诱导分化后各阶段Notch1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而NSC分化各阶段Notch1mRNA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诱导NSC向神经细胞分化能抑制其Notch1mRNA的表达,低水平的Notch信号可能有利于神经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开喉剑喷剂(儿童型)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120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两组常规治疗方法相同,治疗组加用开喉剑局部直接喷雾患处,3~5天为一疗程.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的治疗效果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开喉剑喷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明显,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方法简便易行,患儿易接受,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激素和不同周龄小鼠对超数排卵数量和囊胚率的影响,以期确定最适剂量和最佳周龄小鼠,获得更好的超数排卵效果。方法采用不同剂量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 PMSG)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对不同周龄小鼠进行超数排卵,统计胚胎个数及囊胚率。结果激素剂量为PMSG与hCG各7.5 IU组的超数排卵显著多于5.0 IU组(P<0.05),但与10.0 IU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激素剂量为5.0 IU组囊胚率优于7.5 IU组和10.0 IU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周龄小鼠间超数排卵效果和囊胚率有一定差异,8周龄小鼠的超数排卵数量和囊胚率均高于其他各组。结论采用PMSG与hCG各7.5 IU对8周龄小鼠进行超数排卵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6.
外科手术中为了引流出伤口部位的血液、体液、气体或减轻组织压力,经常为患者放置引流管,引流管的保留对患者有很重要的意义。外科手术种类繁多,放置引流管的类型多种多样,每种引流管的放置目的、保留时间、拔管指征均不相同,但有一部分引流管在拔除前需要间断夹闭一段时间,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才能够拔除。引流管由2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一端放置于体内一端延长至体外的橡胶管路,为防止其脱出,这部分管路固定在患者皮肤上,另一部分是各种样式的引流装置,  相似文献   
77.
胰腺坏死合并感染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手术仍是胰腺坏死合并感染最有效的治疗手段.由于胰腺坏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现多不主张一次性彻底清创,故术后腹腔冲洗引流就成为胰腺坏死合并感染最重要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保守性切除术在胰腺近段良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胰腺保守性切除术患者,其中胰腺中段切除术15例,肿瘤剜出术13例.胰肠吻合方式采用套入式环形连续缝合,胰瘘患者采用改良持续闭式腹腔灌洗治疗.观察其疗效及预后.结果 围手术期无死亡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4%,胰瘘发生率为21.4%.平均随访 43.2个月,所有患者均存活且无复发,无新发糖尿病及外分泌功能障碍.结论 对于胰腺近段良性肿瘤患者,保守性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套入式环形连续缝合的胰肠吻合方式可以减少术后胰瘘的发生,改良持续闭式腹腔灌洗是治疗术后胰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hMLH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及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并分析hMLH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与其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5例患者胃癌组织、正常胃组织中hMLH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情况及蛋白的表达。结果:hMLH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在胃癌及正常组织中的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33.3%和0(P〈0.05);hMLH1蛋白在胃癌及正常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7.8%和95.2%(P〈0.05);hMLH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及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临床病理参数无关(P〉0.05);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hMLH1蛋白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P〈0.05)。结论:hMLH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异常甲基化是引起蛋白表达缺失的主要原因,hMLH1蛋白表达缺失与胃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六西格玛法优化影像检查绿色通道时效。 方法 选择2015年1-5月急诊入院疑似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600例为对照组,分析其各阶段时间,找 出导致患者候检时间延长的关键因素;对影响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全程检查 时间的环节提出改进措施,并不断进行完善。将改进措施实施后再选择2016年1-5月CT检查疑似急 性缺血性卒中患者600例为实验组与改进前进行比较。运用六西格玛管理体系5步法,改善CT检查绿 色通道停留时间(CT检查阶段、CT结束-CT报告,全程目标停留时间<30 min)。比较停留时间合格率。 结果 改进前影像科全程平均检查时间为(40±7)mi n,改进后全程平均检查时间为(28±2)mi n (P =0.001)。CT检查阶段(15±4)mi n缩短至(10±2)mi n(P =0.006),CT结束-出具报告由(25±5)min 缩短至(23±3)mi n(P =0.006)。绿色通道影像检查时间合格率提高了13.67%。 结论 六西格玛管理法在缩短急诊卒中患者影像检查绿色通道时间中效果显著,提高了抢救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