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10篇
  免费   374篇
  国内免费   507篇
耳鼻咽喉   82篇
儿科学   164篇
妇产科学   181篇
基础医学   914篇
口腔科学   180篇
临床医学   4348篇
内科学   1360篇
皮肤病学   127篇
神经病学   220篇
特种医学   47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992篇
综合类   6819篇
预防医学   3936篇
眼科学   144篇
药学   3600篇
  16篇
中国医学   1493篇
肿瘤学   319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70篇
  2020年   184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89篇
  2015年   342篇
  2014年   904篇
  2013年   874篇
  2012年   1506篇
  2011年   1584篇
  2010年   1515篇
  2009年   1565篇
  2008年   3924篇
  2007年   2888篇
  2006年   2530篇
  2005年   3238篇
  2004年   1217篇
  2003年   449篇
  2002年   299篇
  2001年   299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175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112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目的 为使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运作更加规范,提高为临床服务的质量.方法 通过对16个临床科室和配置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对策.结果 对34份调查表进行归纳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医嘱下达后配置时间较长、重复配制药物、遗漏配置药物、医嘱录入错误、临时医嘱核对困难等.结论 通过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实施相应对策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最佳的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72.
药物控释载体材料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背景:将药物或其他的活性物质与适当的载体按一定的形式制成的药物控释制剂已成为药学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不同性质的药物载体材料具有不同的药物释放行为,为了获得令人满意的释药速率,新型药物载体材料的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重点.目的:介绍几种用作药物载体的材料,分析材料的性质及其在药物控释中的应用.检索策略:由该论文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8-01/2007-06的相关文献,检索词:"高分子水凝胶,聚乳酸,壳聚糖,丝素蛋白,药物控释,药物载体",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纳入标准:①不同类型药物载体材料的制备及性能;②不同类型药物载体材料的药物控释性研究.排除标准:较陈旧的文献.文献评价:共检索到86篇相关文章, 28篇符合标准,其中10篇为综述,其余为临床或基础实验研究.资料综合:①目前用作药物载体的材料主要包括高分子凝胶、聚乳酸(PLA)/乳酸-羟基乙酸(PLGA)、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丝素蛋白等.②智能高分子水凝胶对温度、酸度、压力、光等引起的刺激,能及时地作出溶胀和收缩应答的智能效应,这种特殊的环境敏感性使它被广泛地应用于药物缓释体系.③聚乳酸和聚乳酸-羟基乙酸是一种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降解产物无毒等优点,用作药物控释载体材料时,可通过调节聚乳酸的降解速率改变释放速率,提高药效.④壳聚糖具有很好的吸附性、成膜性和通透性,较低相对分子质量的水溶性壳聚糖更易在体内降解,不易积聚, 以壳聚糖为载体材料制备纳米粒、微球等给药系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⑤天然高分子材料丝素蛋白无毒、无刺激,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能,与人体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在负载与释放药物时, 具有一定程度的pH 值响应性和酶分解性.一般通过化学修饰、添加其他化合物等方法, 提高丝素蛋白的性质,增加丝素蛋白质对药物的吸附释放功能.结论:不同类型药物载体材料均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理化及生物稳定性和极低的毒性,且有较高的载药性,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要对材料的性能进行合成和改进,使其具有特定性能、结构,满足不同药物制剂释放的要求.  相似文献   
73.
灭菌过程挑战装置简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医院消毒灭菌工作中,为保证灭菌质量通常采用一些方法对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灭菌过程挑战装置是监测中一个比较新的概念,英文是Procdss Challenge Device(PCD),翻译成中文就是灭菌过程挑战装置。  相似文献   
74.
院内转运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4年4—9月,我科随机抽取了由急诊转运至病房或手术室的150例急、危、重患者,对其转运过程进行全程观察,找出威胁患者生命及不利于病情好转的危险因素,并制订了相应的防范措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5.
脓毒症(Sepsis)是严重创(烧)伤、休克、感染、外科大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由于感染而导致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临床表现。如果脓毒症早期持续的SIRS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而MODS的进一步发展为多脏器功能衰竭(MOF),MOF是临床危重患者的最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脓毒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综合征.人们在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渐加深了对脓毒症的认识,力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但是脓毒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炎症介质即细胞因子的释放和参与。细胞因子在脓毒症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脓毒症整个病理生理过程就是伴随炎症因子的发生和消长的过程。而这种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正是这种细胞因子的消长反映并影响了脓毒症的转归和预后。现将脓毒症中的细胞因子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6.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以后,轴突的再生困难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损伤后再生困难的原因可能主要包括:神经元本身结构的内在特性、周围影响因子的影响、相关蛋白的调节。为了更进一步了解神经元轴突生长发育过程及损伤后的改变,现就最新相关研究进行检索.并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宫外孕内出血休克及自体血回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8例宫外孕内出血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宫外孕内出血休克患者,经自体血回输治疗,全部抢救成功,痊愈出院,住院时间4-7d。有2例患者输血过程中出现轻度寒战,经保暖处理后输血继续完成;腹腔内出血700-3100ml,收集回输血400-2400ml;出院时轻中度贫血患者8例,占21.05%。结论在严格掌握自体血回输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的情况下,自体血回输是治疗官外孕内出血休克的安全有效的办法,简便、不受条件限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8.
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必须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具有特定内容的智力创作 作品是直接从事文学、艺术、科学作品创作活动的智力劳动的产物,而不是其他智力劳动,如技术发明的产物。作品表达的必须是属于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领域内的思想、理论、概念、感情、情节、人物形象等内容.而不是其他智力活动,如商标、专利设计的内容。2.具有独创性这是受保护作品最主要的特征,也是受保护作品所具备的最低限度的必要条件。独创性是指作品由作者独自构思、运用自己的技巧与方法直接创作、反映了自己的个性与特点。当然,在作者的创作过程中并不排除作者对素材的收集,学习、参考他人的作品。但是,作品的结构、表达方式一定要能体现出作者的“个性”。抄袭、剽窃产生的“作品”由于不具备独创性.因此不能成为受保护的对象。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独创性”不等同于“创新性”(或“新颖性”),后者是专利产品的必要条件。“独创性”强调的是“独立创作”,侧重的是对作品结构、表达方式是否具有个性进行判断,至于作品的思想、内容是否达到了“创新”(即“首创”)的高度,则不是《著作权法》所关注的。当然,对于首发在学术类或技术类科技期刊上的作品,按照行业习惯,还是要求其内容应该具有“创新”的成分即要有“原创性”,否则,就不具备发表的学术价值,并且会对期刊的学术水平产生不良影响。这种行业习惯显然是高于《著作权法》对一般作品的要求,但这是由学术类、技术类科技期刊的性质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79.
学术背景:组织工程骨植入体内后,再血管化是关系其能否充分发挥成骨作用,有效修复骨缺损的关键环节.目的:评价经骨形成蛋白2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聚乳酸/聚己内酯人工骨修复兔桡骨缺损的血管化过程,观察骨形成蛋白2基因对促进移植骨血管化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实验于2005-01/12在中国医科大学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聚乳酸/聚己内酯生物可降解材料块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提供,孔隙直径150~250 μm,孔隙率90%以上;实验动物为3月龄新西兰大耳白兔60只.方法:6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双侧桡骨中段制成1.5cm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30侧),植入经不同处理的人工骨.①AD-BMP-2组:转染骨形成蛋白2基因的细胞 聚乳酸/聚己内酯.②对照基因组:转染β-半乳糖酐酶基因的细胞 聚乳酸/聚己内酯.③未转染组:未转染细胞 聚乳酸/聚己内酯.④单纯聚乳酸/聚己内酯组:植入单纯聚乳酸/聚己内酯支架.主要观察指标:于术后4,8和12周行X射线片观察新骨形成情况,立体显微镜观察微血管分布,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微血管与骨形成关系,透射电镜观察成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间的联系,并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检测及微血管计数.结果:①AD-BMP-2组术后4周时见移植骨内片状成骨影,有较多新生血管长入,支架孔隙内充满软骨痂,功能活跃的成骨细胞围绕微血管生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及微血管数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术后8周时移植骨内成骨逐渐增多,微血管迂曲扩张并相互连接,软骨痂转变为小梁骨;术后12周时皮质骨连续,髓腔再通,微血管呈规则地纵向排列.②对照基因组和未转染组成骨能力较弱,血管再生缓慢,12周时骨缺损得到初步修复,微血管沿新生骨小梁孔隙分布.③单纯聚乳酸/聚己内酯组各时间点新生血管少见,术后12周时骨端硬化,缺损区被纤维组织填充.结论:骨形成蛋白2基因转染可通过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间接诱导移植骨血管化,促进种子细胞的成活,加速新骨形成.  相似文献   
80.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组成的基本单位.医疗活动相对集中,工作重复性强,节奏快,突发情况多,加上患者对医生、护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导致护士工作压力很大,在护患接触过程中,稍有不慎即可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