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60篇
  免费   807篇
  国内免费   555篇
耳鼻咽喉   53篇
儿科学   3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876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2439篇
内科学   672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797篇
特种医学   710篇
外科学   4544篇
综合类   5012篇
预防医学   513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704篇
  33篇
中国医学   2319篇
肿瘤学   93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379篇
  2022年   333篇
  2021年   514篇
  2020年   659篇
  2019年   689篇
  2018年   300篇
  2017年   536篇
  2016年   561篇
  2015年   616篇
  2014年   972篇
  2013年   960篇
  2012年   1170篇
  2011年   1232篇
  2010年   1137篇
  2009年   1112篇
  2008年   1120篇
  2007年   1076篇
  2006年   969篇
  2005年   974篇
  2004年   823篇
  2003年   812篇
  2002年   535篇
  2001年   483篇
  2000年   363篇
  1999年   274篇
  1998年   237篇
  1997年   178篇
  1996年   204篇
  1995年   155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72.
73.
目的:观察并分析骨质疏松和转移瘤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应用MRI早期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自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8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MRI检查。对MRI显示的伴随多处骨折、椎体后部骨碎块后移、骨折椎体存留正常骨髓信号、硬膜外肿块、椎弓根累及、椎体后缘皮质后凸、出现其他椎体转移灶以及椎旁软组织肿块等8种征象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伴随多处椎体骨折和椎体后部骨碎块后移等2种征象,骨质疏松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和转移瘤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6种征象出现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检查可以有效鉴别骨质疏松致椎体压缩性骨折和转移瘤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4.
目的:研究磁共振对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8年9月医院收治的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患者32例,均行磁共振检查,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诊断结果及磁共振血管造影表现。结果:所选患者中,22例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7例诊断为脑干脑神经压迫损害症状,2例诊断为出血性脑血管疾病,1例诊断为脑积水。磁共振血管造影表现为,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移位,对脑干造成压迫。基底动脉长度在29.5mm以上,基底动脉直径在4.5mm以上,横向偏离超过基底动脉起始点到分叉之间垂直连线10mm以上。结论: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可出现多种不同的临床症状,其中脑卒中居多,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采取磁共振的检查方法,可实现对疾病的早期准确诊断和治疗,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5.
目的通过术前三维重建技术与体外穿刺定位器联合使用,判断是否能提高椎间孔镜侧入路椎间孔穿刺置管的准确性。方法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分别置于定位器使用组12人和常规手术组10人,定位器使用组由经验丰富的熟练操作者穿刺置管者6人,由初学者穿刺置管者6人;常规手术组由熟练操作者和初学者操作各5人。镜下操作均由经验丰富的手术操作者进行。术中对比穿到达第一着陆点和第二着陆点的透视次数和透视时间。结果常规手术组,初学者和熟练者第一着陆点操作时间分别为8.50±1.64、3.30±0.52 mins,透视次数18.50±2.35次、7.70±0.82次;第二着陆点时间分别9.80±2.79、3.70±1.03 mins,透视次数9.00±3.52次、4.70±2.07次。定位器使用组初学者、熟练者第一着陆点操作时间分别为3.00±0.71、2.60±0.55 mins,透视次数5.20±1.10次、4.80±1.10次;第二着陆点时间分别7.00±0.71、3.40±0.55 mins,透视次数6.40±0.89次、5.60±1.67次。结论三维重建技术与穿刺定位器联合可减少椎间孔镜术中穿刺次数、缩短穿刺时间。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DLS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腰椎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安徽省皖南康复医院骨科收治的98例DLSS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48),观察组采用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椎管扩大成形术+神经根松解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椎板切除减压术+椎管扩大成形术+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临床疗效以及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Q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Lehmann腰椎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1. 4±0. 4) h比(1. 1±0. 3) h](P <0. 01),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2. 1±0. 5) d比(4. 2±0. 7) d,(5. 8±1. 5) d比(10. 6±3. 1) d](P <0. 01),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48. 5±14. 2) mL比(240. 6±57. 6) mL](P <0. 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 0%(4/50)比27. 1%(13/48)](P <0. 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 0%(47/50)比81. 2%(39/48)](P <0. 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ODI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而JOA、Lehmann腰椎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采用微创椎间孔镜技术治疗DLSS,可准确摘除病变腰椎髓核,快速、彻底地减压、松懈神经根,缓解腰腿疼痛,提高临床疗效,恢复患者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77.
目的比较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联合纤维环修复与单纯行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2—2018-09采用手术治疗的76例L5S1椎间盘突出症,35例采用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联合纤维环修复术治疗(观察组),41例单纯采用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术后L5S1椎间盘突出症复发情况、术后1、3、12个月疼痛VAS评分与ODI指数,以及术后12个月改良Macnab评分。结果2组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2~23个月,平均16.1个月,无脑脊液漏、神经根损伤、椎管内血肿等并发症,术后观察组无复发L5S1椎间盘突出症,对照组6例复发L5S1椎间盘突出症,经对症治疗后治愈,观察组术后复发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3、12个月疼痛VAS评分与ODI指数、术后12个月改良Macnab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联合纤维环修复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能够有效降低术后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率,获得良好的早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PET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硬脊膜撕裂的处理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采用PETD治疗的2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例资料。结果 236例中,3例发生硬脊膜撕裂,发生率为1.3%(3/236)。2例术中诊断,其中1例术中转为显微镜下修补硬脊膜,1例术中未做处理;1例术后诊断,在显微镜下完成硬脊膜修补。3例随访12个月,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量表评分从术前8.0分降至1.7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从82.1%降至17.8%,均无神经功能障碍等后遗症;改良MacNab评分2例为优,1例为良。结论 硬脊膜撕裂是PETD较为少见的并发症,应根据术中和术后情况,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总体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治疗颈椎病的早期效果。方法:从颈椎病患者中抽取66例,常规组采用药物保守治疗,试验组行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VAS疼痛评分为(2.12±0.08)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6.96%,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治疗颈椎病的早期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