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4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106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秦丹  刘先义  孙艳玲  刘永芳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2):50-52,i0001
目的:观察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后肾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以及肾组织中Bel-2,Bax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小肠缺血再灌注后肾损伤的特点。方法:实验于2004—12/2005-03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实验室完成。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配入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0,30,60min,2h,1.4,7d组,每组6只。夹闭大鼠肠系膜上动脉60min后松开建立小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穿线环绕肠系膜上动脉但不结扎。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结构,自动分析仪检测血清尿素及电解质含量,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Be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48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光镜下观察,可见假手术组肾小球、肾小管结构正常,间质无充血、水肿。再灌注组在30min时即可见肾小球囊轻度扩张,肾小球皱缩,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管腔变小,偶见管型,肾间质充血。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见部分肾小球代偿性增大,间质出现较多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扩张,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较多管型形成。7d时,肾组织结构基本恢复正常。②假手术组的血清尿素为(5.72&;#177;0.51)mmoL/L。血清K^+为(4.17&;#177;0.19)mmoL/L,再灌注后大鼠血清尿素和K^+水平逐渐升高,血清尿素在1d时达到峰值(25.28&;#177;1.19)mmol/L(P〈0.01),血清K^+水平在2h时达到峰值(7.50&;#177;0.24)mmol/L(P〈0.01)。随后两者均下降,7d时血清尿素、K^+水平均恢复正常[血清尿素为(6.12&;#177;0.26)mmol/L,血清K^+为(4.32&;#177;0.19)mmol/L]。③Bcl-2,Bax蛋白主要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的胞浆和胞膜表达。bcl-2在30min时阳性细胞率为(7.17&;#177;2.14)%,明显高于假手术组[(1.33&;#177;1.21)%](P〈0.01),在1d时阳性细胞率达到峰值(41.33&;#177;4.55)%(P〈0.01),Bax在0min时阳性细胞率为(2.93&;#177;0.70)%,明显高于假手术组[(1.17&;#177;0.75)%](P〈0.01),7d时阳性细胞率达到峰值(48.83&;#177;4.17)%(P〈0.01)。结论:小肠缺血再灌注可以造成肾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损伤,并且使肾组织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发生改变,使肾组织细胞呈现凋亡的趋势。  相似文献   
72.
对我院1991~2005年应用神经松解术治疗肘管综合征38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急性排异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的变化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 2011年1-9月解放军302医院肝移植研究中心收治的肝移植术后患者25例,根据移植组织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分为急性排异组(排异组,12例)和非排斥稳定组(稳定组,13例),另选取13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外周血中Th17、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观察Th17/Treg比值变化及其与肝脏损伤的关系.结果移植术后排异组外周血中Th17占CD4+T细胞的比例(3.50%±0.86%)明显高于稳定组(2.10%±0.52%)和对照组(1.79%±0.42%,P<0.01),稳定组和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排异组和稳定组患者外周血中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分别为0.90%±0.25%、1.51%±0.23%)明显低于对照组(2.57%±0.79%,P<0.01),且排异组明显低于稳定组(P<0.05).排异组Th17/Treg比值(4.20±1.69)明显高于稳定组(1.43±0.47)及对照组(0.75±0.28,P<0.01),且稳定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Th17/Treg比值与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酸转氨酶(GGT)水平呈正相关(分别为r=0.5023,P=0.0105; r=0.4561,P=0.0219;r=0.4393,P=0.0280; r=0.5516,P=0.0043).结论 肝移植术后急性排异反应患者外周血中存在Th17/Treg失衡,且与肝脏损伤有一定关系.Th17/Treg失衡可能参与了肝移植术后急性排异反应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4.
原子吸收法检测高血压患者血清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人血清中金属元素含量与高血压的关系,以提供科学的控制和补充金属元素的依据.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法对高血压患者血清中Ca、Mg、K、Na、Zn、Cu、Fe和Mn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健康人的血清进行比较.结果 高血压组血清中Mg、Na、Zn、Fe、Mn的水平含量均高于对照组,Ca、K、Cu的水平含量均低于对照组;高血压组血清Na/K比值均高于对照组,Ca/Mg、Cu/Zn比值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适当增补Ca、K、Cu、Mg的含量,减少Na的过多摄入,科学控制Zn、Fe、Mn的增加,降低Na/K比,提高Cu/Zn比,补Ca的同时一定要注意适当补Mg,有利于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75.
现代护士礼仪是医院实施整体化护理的一项基本内涵素求,其内核有三:①"把病人的利益置于首位"为服务根基,展示"真、善、美"的精神境界;②发扬医学理性精神和白求恩精神;③揭示人性化服务的内涵。坚持现代护士礼仪,使患者身心得到慰藉和安抚,情感和心理得以满足,乐于护患沟通,既可增进护患信任,又可缓解紧张的护患关系。规范和实施现代护士礼仪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相辅相成,其实际是建立人性化服务的内核问题。  相似文献   
76.
目的 观察散发性戊型病毒性肝炎组织细胞学特征。方法 收集18例散发性戊型病毒性肝炎穿刺肝组织进行详尽的光、电镜观察。结果 18例肝组织均呈急性肝炎的典型病变,较其它型病毒性肝炎相对特征性病变为:肝细胞变性明显,细胞连接面多数呈分离状态,毛细胆管微绒毛多数脱失,腔扩大,腔内存积细颗粒絮状物。病变重者,肝细胞核浓缩,粗面内质网(RER)扩张,核糖体脱失,被Kupffer细胞包围、吞噬,或坏死的肝细胞堕入窦周间隙,胞质内见多数溶酶体。变性乃至坏死的肝细胞旁常见淋巴细胞包围,且淋巴细胞伸出伪足状窦起与肝细胞接触,肝细胞往往出现胞膜部分脱失,浸润于肝细胞的淋巴细胞胞质中偶见圆形或杆状的致密颗粒。汇管区炎及周围炎突出,以淋巴细胞、浆细胞为主的单个核细胞向小叶内溢入。结论 散发性戊型病毒型肝炎有其相对病理学特征;细胞免疫性损伤可能是散发性戊型肝炎的主要肝损伤机制。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通路是否参与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1)抑制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凋亡。方法选择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5年8月至2006年2月应用人正、反义TIMP-1转染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别用高糖(25mmol/L)和MEK1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50μmol/L)刺激24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式扩增(RT-PCR)观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使RNA(ERK1 messenger 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胞浆中p-ERK1/2的表达情况。结果(1)未加PD98059的未转染组、空载体组、正义转染组及反义转染组各组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12.10±2.21)%、(11.90±3.34)%、(5.50±0.50)%和(20.70±3.41)%;正义转染组的凋亡率明显低于未转染组(P<0.01);反义转染组凋亡率高于未转染组(P<0.05)。加入PD98059后各组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加。(2)加入PD98059后,各组细胞ERK1mRNA的表达较相应未加PD98059各组明显上调;以正义转染组上调最为明显。(3)ELISA结果显示:加入PD98059后,p-ERK1/2较相应未加PD98059各组明显下调(P<0.05),以正义组下调最为明显(P<0.01)。结论ERK1/2信号传导通路是TIMP-1抑制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8.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发病机制. 方法对30例PBC患者,其中早期组(Scheuer分期Ⅰ、Ⅱ期)19例,晚期组(Scheuer分期Ⅲ、Ⅳ期)11例,进行临床、病理和血清学研究分析.以标志性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肝组织中树突状细胞(DC)和肝星状细胞(HSC)的变化进行观察研究. 结果 30例PBC患者中,男女之比为15,平均年龄为40.6岁.血清总胆红素(TBil)均值(95.9±88.5)μmol/L,碱性磷酸酶(ALP)均值(537.2±339.2)U/L,谷氨酰转肽酶(GGT)均值(582.0±351.2)U/L,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率为73.3%,GGT水平与AMA滴度成明显正相关(r=0.778,P=0.000).PBC晚期黄疸、肝大明显(χ2值分别为5.182和13.659,P值分别为<0.05和0.001).病理改变主要为汇管区及其周围病变,早期表现为小叶间胆管的毁损,小胆管的明显增生;晚期主要为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肝细胞内色素颗粒沉积、肝细胞的玫瑰花形排列、增生的小胆管侵蚀小叶界板、肉芽肿形成、淋巴滤泡样结构、泡沫细胞等病变在早、晚期均可出现,但后二者早期较晚期多见(t值分别为4.489和4.019,P值均<0.05).铁、铜沉积不同程度增多.DC、HSC主要位于汇管区,尤其是损伤胆管的周围. 结论 PBC患者AMA水平与胆红素及转氨酶间无直接关系.增生的小胆管上皮细胞可能已含有免疫抗原,为免疫攻击的直接靶细胞,而DC作为抗原递呈细胞在PBC的病理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孕产妇健康指导的内容、实施方式方法,使孕产妇正确对待妊娠、分娩及合并症,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9月产前门诊就诊的37620人次孕产妇及住院的4328名孕产妇实施健康指导的情况及体会进行评价、总结。结果:通过实施健康指导提高了孕产妇的认知水平及保健知识;减少孕产期合并症的发生;增强了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的健康护理,促进母乳喂养。结论:健康指导可提高护理质量及围生期的保健质量,降低孕产期合并症发生的危险。  相似文献   
80.
介绍了在麻醉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将以“学科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化为以“临床麻醉”为主线的课程整合模式做法,并对整合后的教学体系在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应对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