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86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43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45篇
综合类   190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31.
Objective Inhaled nitric oxide(iNO) has been successful used for patients with increased pulmonary vascular re- slstance (PVR) shortly after Fontan operation, but its withdrawal rebound remains a major concem. We hypothesized that iNO associ- ated with milrinone could provide additive benefits for pulmonary hemodynamics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iNO withdrawal rebound. Methods Thirty-one patieats with high transpulmonary pressure gradient(TPG, >10mmHg) and 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tO2, 0.85) after modified fenestrated Fontan operation were prospectively randomized into two groups, I.e. , group iNO (iNO at 10 ppm, dynamics, arterial blood oxygenation and occurrence of withdrawal rebound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Com- bined application achieved following improvenents including (1) decrement of CVP [(19.6±3.5)% vs. (15.2±4.6)% in group iNO, P<0.05] and TPG [(18.2±4.8)% vs. (15.3±2.6)% in group iNO, P<0.05); and increment of systemic aterial pres- sure [(8.7±2.7)% vs. (5.2±3.1)% in group iNO, P<0.05].(2)improvement of 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9.3±3.2)% vs. (6.8±2.8)% in group iNO, P<0.05)]. (3)occurrence of withdrawal rebound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group iNO+ Mil (1 patient vs. 6 patients in group iNO, P<0.05). Conclusion Combined uae of iNO and milrinone provided additional benefits as compared with exclusive use d iNO for patients with elevated PVR after Fontan procdure.  相似文献   
632.
双调转术(Double-Switch手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Double-Switch手术方法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Double-Switch手术方法纠治房室连接和心室大动脉连接不一致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病儿3例,其中1例为纠正型大血管错位、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伴轻度三尖瓣反流,2例为房室连接不一致、右心室双出口、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三尖瓣轻一中度反流。心房内采用Senning术,心室内采用Rastelli术的方法,从解剖上彻底予以纠治。结果 手术均取得成功,恢复顺利,分别术后11d、18d和21d出院。术后随访心电图窦性节律,超声检查示心功能正常,腔静脉、肺静脉血流通畅,同种带瓣管道和心内隧道血流无梗阻。结论 对房室连接和心室大动脉连接不一致病例,特别是解剖右心室功能不全和三尖瓣反流者,应首选Double-Switch手术。  相似文献   
633.
婴幼儿先天性气管狭窄伴复杂先心病的Ⅰ期纠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气管狭窄伴复杂先心病I期纠治的治疗效果。方法:2例手术年龄分别1.5岁和3岁的先天性气管狭窄伴法洛四联症患儿在体外循环下行气管狭窄纠治和四联症根治术。1例气管狭窄长约1.2cm,切除气管狭窄段,然后端端吻合;另1例气管狭窄长约6cm,切除3cm剪开形成两块补片,分别扩大剪开的气管前壁。总扩大气管狭窄段达6cm。结果:术后恢复良好。随访6个月-1年,呼吸平稳,CT示气管通畅,心脏超声检查无残余分流和梗阻。结论:纠治先天性气管狭窄半先心病,以I期手术治疗为好,不但术中在体外循环下纠治气管狭窄较安全,而且同时纠治先心病有利于手术后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634.
杨波  苏肇伉  陈惠文 《上海医学》2003,26(5):367-369
核转录因子是一类蛋白质 ,广泛存在于胞浆及胞质中 ,具有与某些基因上启动子区的固定核苷酸序列结合而启动基因转录的功能。核转录因子kappaB(NF κB)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一种转录因子 ,是调节免疫反应、应激反应、凋亡和炎症的中心环节 ,可被多种不同刺激激活 ,参与多种基因 ,尤其是与机体防御功能有关的即早基因的表达及调控。NF κB的生物学特性与胞浆中的抑制蛋白IκB密切相关 ,IκB与NF κB的解离可导致NF κB在核内迅速转移。近年的研究发现 ,NF κB在心肌缺血预适应、缺血、缺氧、再灌注损伤以及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以下就N…  相似文献   
635.
钢板支架纠治小儿漏斗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钢板支架纠治小儿漏斗胸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 4~ 12岁漏斗胸患儿 89例。胸骨下端凹陷范围 6~ 12cm× 6~ 12cm ,凹陷深度 1~ 3cm。所有患儿均在气静麻醉下行双乳下弧形切口 ,采用自行设计的带翼钢板悬吊固定胸骨和肋骨。伴肺囊肿患儿同时行肺叶切除 ;伴先心患儿同时行先心根治术。 结果全组患儿无死亡病例。 1例术后并发肺炎 ,1例法洛氏四联症患儿术后并发低心排 ,1例并发乳糜胸 ,1例伤口中部干性坏疽 ,2例皮下积液、伤口渗出 ,经处理后痊愈。术后住院 8.3± 3.1d。所有患儿均经 6月~ 5年随访 ,77例患儿术后 6月~ 1年已行钢板拆除。 结论以钢板支架纠治小儿漏斗胸具有改善胸壁外观和心肺功能及减少心灵创伤的多重好处。患儿 4岁后行钢板固定手术纠畸效果佳  相似文献   
636.
本文报告从1994年1月至1995年3月收治的136例法乐四联症(TOF)中3例合并左肺动脉缺如(absenceofLPA),均行一期根治术,无一例死亡。男1例,女2例年龄4~11岁。1例离断主肺动脉,近端缝闭,远端和右室切口间用同种异体主动脉带瓣管道(AO-VHC)连接,另2例用自身心包片作右室流出道扩大补片。术后并发症主要是肺动脉高压、低氧血症,术后加强右心功能支持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37.
目的 观察岐黄针疗法治疗急性期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试验组采取岐黄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取普通电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经颅多普勒(TCD)血流动力学指标[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椎基底动脉(BA)、血流阻力指数(RI)]的变化、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EAP)参数变化、中医眩晕程度分级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TCD血流动力学参数均有改善(P <0.05),试验组患者LVA、RVA、BA和RI值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测定得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中(Ⅰ、Ⅲ、Ⅴ)PL波潜伏期及达到波峰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中医眩晕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 <0.05)。试验组的评分改善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3.33%(P <0.05)。两组临床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结论 岐黄针疗法治疗与传统针灸治疗急性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相比较,岐黄针疗法疗效明显,能够有效缓解改善眩晕症状,改善后循环椎动脉血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