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8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33篇
预防医学   38篇
眼科学   338篇
药学   45篇
中国医学   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31.
目的 比较屈光参差性单眼弱视儿童患者双眼间的位置辨别功能差异,并探讨潜在的原因.方法 前瞻性研究2006年6月至2009年12月在广西视光中心接受视知觉学习的屈光参差性单眼弱视患者80例,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5~15岁.弱视眼的最佳矫正视力为0.12~0.80,对侧健眼的最佳矫正视力为1.0~1.2.所有研究对象按照视力分为弱视眼组和对侧健眼组.一种加入了位置噪声的位置辨别任务被分别用于2组对象的位置辨别检测.该任务需要受试者判断3对线段中未对齐的是哪一对线段(每对线段由2组构成,每组各含8个Gabor斑).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2组的最佳矫正视力和位置辨别功能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弱视眼组与对侧健眼组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351±0.156)LogMAR单位、(-0.025±0.044)LogMAR单位,2组间视力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24.065,P=0.000).弱视眼组的位置辨别功能的中位数为3级,百分位数P25、P75分别为3级和4级.对侧健眼组的位置辨别功能的中位数亦为3级,百分位数P25、P75亦分别为3级和4级,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H=-1.481,P>0.05).结论 屈光参差性单眼弱视患者双眼间的位置辨别功能受损程度相似,这提示"健眼"也存在视觉信息加工方面的异常.  相似文献   
632.
目的 探讨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OCT图像特征及其与年龄、屈光度、矫正视力的关系.方法 取140只眼按OCT图像特点分为7组,每组20只眼:(1)单纯性黄斑出血;(2)视网膜劈裂;(3)黄斑脉络膜新生血管膜;(4)视网膜脱离;(5)黄斑裂孔;(6)黄斑萎缩;(7)视网膜前膜.分析年龄、屈光度、矫正视力与各组黄斑病变的关系.结果 单纯性黄斑出血组平均年龄最小(31.05±14.96)岁,与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劈裂组、黄斑脉络膜新生血管膜组平均年龄分别为(48.00±16.59)岁、(52.30±10.98)岁,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视网膜劈裂组与其余各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斑脉络膜新生血管膜组与黄斑萎缩、视网膜前膜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黄斑萎缩、视网膜前膜组四组间平均年龄无统计学意义.黄斑萎缩组屈光度最高,平均(-17.30±3.53)D,与各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脱离组平均矫正视力最差,为0.04±0.03,与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斑萎缩与黄斑裂孔组矫正视力较视网膜脱离组好,视网膜劈裂和视网膜前膜组矫正视力最好,平均矫正视力大于0.3.结论 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随年龄增加,病变类型不同;屈光度越高,病变越严重;病变类型不同,矫正视力不同.根据其OCT图像分类有助于明确病变性质、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633.
旷琳  杨蕾蕾 《眼科新进展》2014,(12):1167-1169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vis-ualacuity,BCVA)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于我院接受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的67例(83眼)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将患者分为低厚度组(≤330μm)、中厚度组(330~350μm)及高厚度组(≥350μm),对比3组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的BCVA差异,同时分析术后1周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BCVA的相关性。结果 3组术后1周及1个月BCVA均较术前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 05);但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低厚度组BCVA均明显高于中厚度组及高厚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中厚度组BCVA明显高于高厚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周低厚度组、中厚度组和高厚度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分别为(322.67±36.61)μm、(341.72±37.36)μm、(352.61±29.59)μm,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后1周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BCVA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724,P=0. 000)。术后1周低厚度组、中厚度组和高厚度组BCVA与术前差值分别为-0.56±0.12、-0.41±0.41、-0.23±0.56,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后1周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BCVA差值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613,P=0.000)。结论 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BCVA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634.
目的:研究剥脱综合征并发白内障患者和老年性白内障在超声乳化术后2a内眼压变化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49例54眼剥脱综合征并发白内障的患者实施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依据眼压情况又分为剥脱综合征并发白内障(XFS)亚组(29例31眼)及剥脱综合征并发白内障和青光眼(XFG)亚组(20例23眼)。同期选择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34例152眼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作为对照依据眼压情况分为白内障亚组(86例93眼)及并发开角青光眼组(POAG)亚组(48例59眼)。两组眼压用药控制正常后手术。比较两组在超声乳化术后2a内眼压的变化。结果:术前剥脱组基础眼压高于对照组(21.85±2.23mmHgvs18.62±3.12mmHg,P=0.002)。在超声乳化术后2a内,两组眼压均降低(17.60±3.23mmHgvs15.08±3.18mmHg,P=0.0037)。统计分析表明与术中灌注量相关。XFG组眼压降低更明显。结论:在超声乳化术后2a内,剥脱综合征组比对照组眼压降低明显。  相似文献   
635.
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的OCT图像特征及与视力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图像特征,评估其与最佳矫正视力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在我院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及吲哚氰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检查确诊为黄斑部典型性CNV高度近视(high myopia,HM)、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及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exudative chori-oretinopathy,CEC)患者共34例36眼,经验光检查得到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采用OCT仪检查并分析CNV的图像特征,并测量CNV突破RPE/脉络膜毛细血管复合层的基底部宽度、高度、离中心凹的距离及中心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组织厚度,分别评估其与视力改变的相关性。结果 CNV的OCT图像特征:RPE/脉络膜毛细血管层下见大小不等局限性增强隆起反射带;合并病灶周围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组织下局限性无反射暗区或组织内反射增厚。AMD所引起的CNV基底部宽度、高度及中心处神经上皮层组织厚度值均最大。经直线相关分析统计显示:AMD和CEC所引起CNV的基底部宽度及中心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组织厚度均与BCVA具有负相关性(均为P<0.05),而HM所引起的CNV仅中心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组织厚度与BCVA具有负相关性(P<0.05)。结论 OCT能有效测量CNV的长度及黄斑水肿程度,在有效评估其与BCVA的相关性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36.
目的探讨Verisyse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超高度近视的初步临床效果。方法超高度近视(-12.5D至-21.0D)患者5人(10眼)行Verisyse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析比较术前、术后1天及术后3个月、6个月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与调节力,问卷调查术后6个月视觉质量和满意度,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术后视力:术后1天平均裸眼视力0.70,平均最佳矫正视力0.80;术后3个月平均裸眼视力0.80,平均最佳矫正视力0.85;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同术后3月。与术前比较:裸眼视力(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最佳矫正视力(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调节力:术后1天与术前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术后6个月进行问卷调查:5名患者术后视觉质量好,感觉术后满意,乐于推荐该手术。结论 Verisyse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超高度近视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术后病人视觉质量得到较好改善,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637.
638.
随着我国近视眼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和低龄化趋势,验光配镜已成为眼科医师的一项重要工作。验光的目的是通过散瞳检影等精确细致的屈光检查,力求使患者达到最佳矫正视力。但经传统验光方法配镜后,部分患者经常出现戴镜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639.
目的 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IOL)植入术后并发囊袋收缩综合征(CCS)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宝鸡市人民医院眼科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的100例患者展开研究,根据患者术后3个月CCS的发生情况分为CCS组7例,无CCS组9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对比敏感度(CSF),并对影响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后并发CCS的原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CCS组患者术前BCVA以及CSF 1.5c/d、6c/d、18c/d分别为(0.48±0.07) Log MAR、1.45±0.13、1.06±0.14、0.05±0.01,明显低于无CCS组的(0.57±0.11) LogMAR、1.59±0.16、1.22±0.16、0.07±0.02,CCS组患者术后3个月时,BCVA以及CSF 1.5c/d、6c/d、18c/d分别为(0.69±0.08) LogMAR、1.68±0.17、1.48±0.16、0.21±0.03,明显低于无CCS组的(0.83±0.07) Log...  相似文献   
640.
叶钰娟  贾静  孙燕  魏玉婷  马翠  严兴科 《中医杂志》2023,(20):2101-2108
目的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 MRI)探讨针刺干预对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的疗效及可能的脑功能机制。方法 76例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针刺组各38例。常规组患儿弱视眼给予红闪、光栅、视刺激3项常规治疗,每项每次5 min;针刺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针刺双侧睛明、攒竹、光明、风池,每次留针20 min。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儿矫正视力。从以上两组各随机抽取15例左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于治疗前后分别行脑部rs-f MRI扫描,并纳入性别、年龄与其相匹配的视力正常健康儿童10例为正常组,并行脑部rs-f MRI扫描。基于激活似然估算法(ALE)构建what视觉通路网络,比较分析患儿与正常儿童、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脑部what通路内存在功能连接(FC值)差异的球形感兴趣区(ROI)。结果 针刺组脱落2例,最终针刺组36例、常规组38例纳入分析。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儿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均显著提高(P<0.05),且针刺组矫正视力高于常规组(P<0.05)。rs-f MRI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儿童相比,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脑部wh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