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7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探讨腰椎Activ L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2009年3月~2012年3月,应用Activ L假体对32例腰椎间盘退变性疾患的患者进行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其中30例患者共36个假体获得12~46个月(平均28.8个月)的随访,随访2年以上者20例(其中随访3年以上15例)。均在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进行腰、腿痛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同时测量手术节段和上、下相邻节段的活动度、椎间隙高度及腰椎前凸角。对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ODI评分,手术节段和上下相邻节段的活动度、椎间隙高度以及腰椎前凸角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分别以每例患者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和ODI评分为应变量,以末次随访时的活动度、椎间隙高度以及腰椎前凸角为自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末次随访时的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和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001)。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上位相邻节段活动度明显增加(P0.05),而下位相邻节段活动度无明显变化(P0.05);手术节段及其上、下相邻节段椎间隙高度与术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0.05);腰椎前凸角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上下相邻节段的活动度和椎间隙高度及腰椎前凸角与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无明显相关性(r0.2138,P0.05)。结论:腰椎Activ L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患的近中期疗效满意,近中期随访时手术节段、上下位相邻节段的活动度和椎间隙高度与临床疗效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2.
【摘要】 目的:评定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TDR)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中长期疗效。方法: 1999年12月~2006年12月应用Charite SB Ⅲ假体进行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患者65例,其中随访时间≥5年的患者48例,共52个假体。均在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进行疼痛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测量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的活动度和椎间隙高度。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随访时间≥5年但<10年患者(A组)33例,≥10年者(B组)15例。术前、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A组分别为94.0±6.3分、23.0±3.1分,B组分别为92.0±5.8分、21.0±2.2分,每组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末次随访时ODI,A组分别为(66.0±4.2)%、(12.0±2.9)%,B组分别为(65.0±7.8)%、(9.0±2.8)%,每组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活动度,A组分别为5.0°±2.3°、6.0°±1.1°,B组分别为4.0°±3.8°、6.0°±2.2°,每组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3例患者手术节段基本丧失活动度(平均为1.2°±0.4°,术后5年1例,术后7年2例),其余患者保留了2°~10°的活动度,平均为6.5°。48例患者中,出现相邻节段退变4例,其中1例患者术后8年出现腰痛,影像学检查发现手术相邻上位节段椎间盘退变并膨出,行手术治疗;1例患者术后7年手术相邻上位节段椎间隙高度较术前降低>2mm,2例(术后5年、8年各1例)患者手术相邻上位节段椎体前缘骨赘高度>3mm。2例出现假体移位(分别于术后5年和6.5年),3例出现异位骨化(分别于术后6年、7年和9年),均未出现临床症状。结论: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中长期疗效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63.
(1)一般情况:患者男性,年龄73岁,体重55 kg,身高168 cm,BMI 19.5 kg/m 2。因"腰痛11年,腿痛5月,加重2月余"入院。患者11年前无诱因出现腰部疼痛未重视;5个月前双下肢放射性疼痛,左侧为重,有间歇性跛行,2个月前上述症状加重,为求进一步治疗收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神志清楚,精神...  相似文献   
64.
患者 男,51岁,因“双下肢无力1个月余,加重5d”于2016年5月26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10d前于排便后出现无力加重,右下肢为主,无法站立,伴下肢麻木及感觉减退.7d前出现尿失禁及排便困难,无大便失禁.无特殊既往史、家族史.查体:生命体征平稳.患者卧床,神志清,查体配合.专科情况:双侧腹股沟以下至足底区域深、浅感觉减退,双下肢肌张力减低,下肢肌力,髂腰肌双侧Ⅱ级,股四头肌双侧Ⅲ级,小腿以下双侧肌力Ⅰ级.肛门括约肌肌力Ⅲ级,肛门周围感觉减退,肛门反射及球海绵体反射存在,跟腱、膝腱反射消失,余无异常.  相似文献   
65.
目的评价胸腰段/腰段特发性脊柱侧凸经前路矫正术的临床效果。方法1998年1月~2004年1月,76例胸腰段/腰段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接受前路选择性矫正融合术。患者共76例,男19例,女57例,平均年龄为16.2岁(13~27岁)。按照Lenke分型,Ⅴ型41例,Ⅵ型35例。其中Lenke Ⅴ型术前胸腰段侧凸Cobb角平均51.3°(38°~65°),胸段侧凸Cobb角平均35.5°(23°~41°);Lenke Ⅵ型术前胸腰段侧凸Cobb角平均53.4°(46°~68°),胸段侧凸Cobb角平均39.2°(27°~51°)。所有患者均接受侧前路矫正选择性胸腰段融合。术后以及随访中对胸腰段侧凸矫正以及胸段代偿矫正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同时采用SRS-22评分评价患者手术前后的功能状况。结果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随访2年以上(2~5年)。Lenke Ⅴ型组术后胸腰段侧凸Cobb角平均11.2°(3°~15°),胸段侧凸Cobb角平均8.3°(2°~11°),最终随访时分别为13.2°(5°~17°)和10.1°(4°~15°),无躯干冠状面失代偿发生;LenkeⅥ型组术后Cobb角平均16.3°(8°~21°),胸段侧凸Cobb角平均13.7°(11°~19°),最终随访时分别为17.5°(11°~24°)和15.2°(14°~21°);仅1例发生躯干冠状面失代偿,但不需要进一步治疗。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所有患者均在术后以及最终随访时填写了SRS-22评分表,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对治疗结果表示满意。结论胸腰段/腰段特发性脊柱侧凸经前路矫正、选择性融合可以获得良好矫正,术后胸段弯曲能够获得较好的代偿矫正,并在远期随访中维持矫正效果和躯干冠状面的平衡。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短节段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术后3~5年随访中,腰椎侧凸角度、腰椎前凸角和上位相邻节段椎间隙楔形角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至2010年11月,我院采用后路椎管减压、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的39例DLS患者,男14例,女25例,年龄51~79岁,平均(67.3±8.5)岁。在X线片上测量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年和终末随访时固定节段的冠状位Cobb’s角、腰椎前凸角和上位相邻节段椎间隙楔形角变化,比较影像学各指标术前、术后和终末随访的变化。结果随访36~66个月,平均(45.2±10.3)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和终末随访期间暂未观察到侧凸的明显进展。患者术后Cobb’s角、腰椎前凸角和上位相邻节段椎间角都获得一定的改善,但是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17例(43.6%)随访期间出现了侧凸Cobb’s角加重,进展0°~9°,但是均未超过术前Cobb’s角。12例(30.8%)术前腰椎前凸角度不良的患者中(术前腰椎前凸0°~11°),6例术后获得明显的改善(术后腰椎前凸16.5°~30°),其中4例在随访期间出现腰椎前凸角度的减小(7.1~11.4)°。终末随访上位椎间楔形角进展0°~3.3°,平均0.51°/年,与术前椎间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LS短节段固定融合术后即刻的侧凸Cobb’s角、腰椎前凸角和上位椎间角可获得一定程度的改善,3~5年随访无明显进展。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索多节段颈椎前路术后颈椎前凸角(cervical lordosis,CL)丢失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105名行多节段颈椎前路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测量颈椎深部椎旁肌的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测量患者术前术后CL、T1倾斜角(T1 slope,T1S)、C2~7矢状垂直距离...  相似文献   
68.
目的比较经伤椎单节段固定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1年8月采用经伤椎单节段(A组)与跨伤椎短节段(B组)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并获12个月以上随访的6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3 d和随访末期时测量伤椎以及其上下相邻正常椎体的前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观察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和矢状面Cobb角改善情况,以及末次随访时的矫正度(包括伤椎高度矫正度和Cobb角矫正度)丢失情况,同时比较2种手术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结果有65例患者影像学资料完整且获得了12个月以上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1.6个月(12~46个月)。术后2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均获得显著恢复,但末次随访时A组对椎体前缘高度和矢状面Cobb角的保持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胸腰椎骨折,经伤椎单节段固定术和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术都能较好的恢复椎体高度和矢状面Cobb角,但经伤椎单节段固定术对术后矫正度的保持优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术。  相似文献   
69.
为了给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病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持和临床依据,建立T10-L2节段正常脊柱模型、爆裂性骨折模型,经伤椎单节段固定模型、经伤椎双节段固定模型和跨伤椎短节段固定钉模型。在T10上表面施加400 N的压缩载荷和7.5 N·m的力矩,模拟人体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侧旋转6种生理活动,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3种手术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特性。结果表明,与完整的正常脊柱模型相比,3种固定模型在所有运动状态下的活动度(ROM)均有所减少。相比经伤椎双节段内固定模型,经伤椎单节段内固定模型在前屈、后伸、左弯、右弯、左旋和右旋6种受力状态下,椎弓根螺钉上的应力分别增加了78.1%、87.8%、90.5%、81.3%、51.3%,72.3%。经伤椎单节段固定术系统的活动度和正常脊柱最为相似,其在恢复脊柱稳定性的同时可最大可能地保护脊柱原有的力学属性,但其钉棒的最大应力远高于经伤椎双节段固定术。对于失稳严重的损伤,经伤椎双节段固定术可明显降低螺钉应力,同时提高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0.
目的应用前路经皮侧块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骨折,并进行术后随访及影像学评估。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套中空穿刺器械,进行前路经皮穿刺侧块螺钉内固定同时行前部结构植骨融合术,治疗C1-2骨折38例,手术患者包括:Jeferson骨折10例,C1前弓骨折12例,寰枢椎脱位7例、半脱位5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4例。对术后患者进行X线、CT检查,观察螺钉的位置。结果临床术后患者得到随访,平均随访2.8年,术后无严重合并症,无血管、神经损伤,无气管损伤及食管瘘,螺钉1例一侧松动,但未引起神经症状及其他合并症。1例一侧螺钉进入椎动脉孔边缘,但无椎动脉损伤。其余螺钉位置良好。结论前路经皮侧块螺钉内固定治疗C1-2操作简单,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只要采用合理的配套器械,选择正确的穿刺点及穿刺深度,该手术方法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