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10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目的评价哮喘儿童的生存质量及其对家庭的影响,为临床干预和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儿童生存质量量表体系(PedsQLTM)的普适性核心量表、哮喘模块和家庭影响模块中文版对广州市142名哮喘患儿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计算量表总表和各维度的得分来分析患儿的生存质量以及患儿对家庭的影响。结果在普适性核心量表家长报告总表得分中,以角色功能得分最低,为75分;而在儿童自评报告总表得分中,以角色功能和情感功能领域得分最低,为80分。在哮喘模块家长报告和儿童自评报告总表得分中均以症状维度最低,分别为79.54分和77.27分。在家庭影响模块中以家庭日常活动得分最低,为66.67分,其次为父母忧虑维度,为70分。结论儿童哮喘影响患儿及其父母生存质量,并给患儿家庭日常活动和父母工作也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支链氨基酸(BCAA)强化的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对肝硬化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肝功能及血浆氨基酸谱的影响,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24只雄性SD肝硬化大鼠按编号法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肠内营养+BCAA组和肠外营养+BCAA组3组,3组大鼠行肝部分切除术后1d分别进行等热量等氮量营养支持,共5d。术后6d测定大鼠体重、肝功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肝组织白蛋白mRNA的表达、Ki67蛋白表达指数及进行血浆氨基酸谱分析。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肠内营养、肠内营养+BCAA、肠外营养+BCAA组大鼠体重均减轻(P〈0.05)。术后肠外营养+BCAA组较肠内营养组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P〈0.05);肠外营养+BCAA组较肠内营养+BCAA组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P〈0.05)。术后肠外营养+BCAA组较肠内营养、肠内营养+BCAA组血清前白蛋白水平降低(P〈0.05),转铁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外营养+BCAA、肠内营养+BCAA组较肠内营养组血浆中亮氨酸、异亮氨酸明显升高,酪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色氨酸明显降低(P〈0.05);肠外营养+BCAA组与肠内营养+BCAA组比较,各氨基酸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外营养+BCAA、肠内营养+BCAA组较肠内营养组总氨基酸及芳香族氨基酸均降低,BCAA及BCAA/芳香族氨基酸比值升高(P〈0.05)。肠外营养+BCAA组较肠内营养、肠内营养+BCAA组肝组织白蛋白mRNA表达水平及Ki67蛋白表达指数均降低(P〈0.05)。结论BCAA强化的肠内肠外营养支持能改善肝硬化大鼠血浆氨基酸失衡,恢复血浆中BCAA/芳香族氨基酸比值;肠内营养在改善肝功能、促进肝脏蛋白质合成和肝硬化大鼠肝切除术后残肝肝再生方面优于肠外营养,但仍不能提高血浆白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63.
64.
65.
目的:测量脊髓损伤患者住院康复期的生存质量,以及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探讨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生存质量的干预方式。方法:91例符合入选标准的住院康复期的脊髓损伤患者,分为综合康复组和传统康复组;10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骨关节疾患非脊髓损伤需要康复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脊髓损伤患者26—50岁占57.14%,损伤原因交通事故、高处坠落、重物砸伤占73.63%。比较生存质量总分及各领域得分,脊髓损伤患者明显低于骨关节疾患非脊髓损伤患者(P<0.05)。治疗前后比较,综合康复组和传统康复组生存质量总分、生理领域得分、环境领域得分均有所提高(P<0.05),但心理领域得分有所下降,社会领域得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前后生存质量总分、生理领域得分综合康复组比传统康复组提高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BI均有明显提高(P<0.01),综合康复组比传统康复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脊髓损伤患者以青壮年为主,康复期脊髓损伤患者的生存质量比骨关节疾患非脊髓损伤人群低。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与传统中医相结合的综合康复治疗能更有效地提高康复期脊髓损伤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适合我国城市社区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出院后照护模式的构建。方法介绍目前国内外老年人概况及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老年人慢性疾病的流行病学概况、目前城市社区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出院后照护模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在借鉴国外经验及分析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构建适合我国城市社区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出院后照护模式的思路和策略。结果构建适合我国城市社区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出院后照护模式的思路和策略包括:在医院建立老年护理专业架构及成立老年专科护理小组;在医院及社区建立及实施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出院计划模式。结论构建适合我国城市社区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出院后照护模式是当前拓宽、发展老年护理事业的必然途径,将能够为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改革和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供受体体质量不相近时供心血管通路比例对心脏移植模型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颈部心脏移植模型,按供受体体质量比例和移植心流出道与流入道内径比例分组手术,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结果】供体体质量小、供受体体质量相差>20%时,调整血管通路比例对模型成功率有明显影响。【结论】对小体质量个体供心而言调整流出道与流入道内径比可增加模型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68.
肺癌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的高危因素,并探讨其对肺癌手术安全性的预测价值,指导围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胸外科2000年6月~2006年5月接受手术治疗的452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相关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死亡率为0.66%(3/45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5%(40/452),主要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肺不张、心律失常、呼吸衰竭、脓胸、支气管胸膜瘘、胸腔出血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70岁(OR=17.823)、吸烟指数〉400支年(OR=5.666)、合并重要器官基础疾病(OR=8.290)、行全肺切除术(OR=7.991)和一秒率(FEV1.0%)≤60%(OR=0.922)是肺癌患者手术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对肺癌患者术前评估上述相关因素,可初步预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为患者顺利渡过围术期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提供积极的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69.
生存质量研究资料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介绍生存质量研究资料的特点,根据生存质量研究资料的特点提出了基本的统计观点和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同时分析了不同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0.
目的 分析2010-2019年广州市期望寿命和健康调整期望寿命(HALE)的时空分布,量化不同病因及其后遗症对健康的综合影响。方法 利用2010-2019年广州市CDC的死因监测数据和全球疾病负担研究公开数据,基于寿命表法和沙利文法分别估算期望寿命和HALE,以伤残损失寿命年折合法计算去病因健康调整期望寿命。使用Joinpoint对数线性回归分析时间趋势,并描述空间分布。结果 2019年,广州市居民期望寿命为82.9岁(男性80.1岁,女性85.9岁),HALE为75.6岁(男性74.0岁,女性77.3岁)。中心城区相对城区边缘有更高的期望寿命和HALE,且期望寿命与HALE的差值更小。2010-2019年,广州市居民期望寿命和HALE整体呈上升趋势。全市期望寿命增加2.8岁[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0.4,95%CI:0.3~0.4],其中,男性和女性分别增加2.8岁和2.9岁;全市HALE增加2.4岁(AAPC=0.3,95%CI:0.3~0.4),其中,男性和女性分别增加2.5岁和2.2岁。因传染性疾病、孕产妇疾病、新生儿疾病和营养疾病失去的平均健康寿命中位数为6.2年(AAPC=-4.2,95%CI:-5.3~-3.1),因非传染性疾病失去的平均健康寿命中位数为14.7年(AAPC=1.6,95%CI:0.9~2.3),因伤害失去的平均健康寿命中位数为6.3年(AAPC=-3.5,95%CI:-4.5~-2.6)。其中,因肌肉骨骼疾病、皮肤和皮下疾病、心血管疾病、营养不良、糖尿病和肾脏病失去的平均健康寿命中位数高居前5位。结论 2010-2019年广州市居民期望寿命和HALE稳定增长,但城区边缘居民的生命质量低于中心城区。非传染性疾病是健康寿命损失的主要原因。需根据地域特征制定健康政策和防治措施,针对重点疾病合理分配社会医疗资源,以降低其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