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58篇
  免费   1260篇
  国内免费   662篇
耳鼻咽喉   239篇
儿科学   275篇
妇产科学   90篇
基础医学   1022篇
口腔科学   195篇
临床医学   3351篇
内科学   1772篇
皮肤病学   241篇
神经病学   332篇
特种医学   637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141篇
综合类   6500篇
预防医学   3053篇
眼科学   289篇
药学   2830篇
  19篇
中国医学   2512篇
肿瘤学   579篇
  2024年   114篇
  2023年   352篇
  2022年   425篇
  2021年   439篇
  2020年   538篇
  2019年   604篇
  2018年   608篇
  2017年   398篇
  2016年   499篇
  2015年   526篇
  2014年   1268篇
  2013年   1045篇
  2012年   1338篇
  2011年   1350篇
  2010年   1335篇
  2009年   1317篇
  2008年   1186篇
  2007年   1259篇
  2006年   1207篇
  2005年   1113篇
  2004年   1064篇
  2003年   941篇
  2002年   783篇
  2001年   784篇
  2000年   683篇
  1999年   554篇
  1998年   483篇
  1997年   410篇
  1996年   423篇
  1995年   432篇
  1994年   393篇
  1993年   263篇
  1992年   222篇
  1991年   186篇
  1990年   178篇
  1989年   198篇
  1988年   162篇
  1987年   136篇
  1986年   119篇
  1985年   117篇
  1984年   108篇
  1983年   106篇
  1982年   92篇
  1981年   78篇
  1980年   53篇
  1979年   43篇
  1978年   19篇
  1977年   19篇
  1976年   17篇
  1965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通过对现有护理措施和模式下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和采取相应处理措施或者改进方式,降低护理风险程度和提高护理质量。医护人员经过自我业务的反省、参加相应护理培训计划,是自身护理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62.
目的总结胎儿及新生儿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的手术情况,初步比较两种手术的治疗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们于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3例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患儿临床资料,均采取产时子宫外手术或新生儿期手术,术后均获得病理检查证实。按照手术方式将患儿分为两组,即胎儿手术组(n=6)、新生儿手术组(n=7),比较两组治疗结果。结果13例均存活,胎儿手术组与新生儿手术组手术时胎龄分别为(38.00±1.44)周、(39.27±1.42)周,P=0.138;出生体重分别为(3 060.00±342.05)g、(3 354.29±312.78)g,P=0.133;手术出血量分别为(8.67±6.38)mL、(6.29±3.04)mL,P=0.396;术后呼吸机支持天数分别为(3.67±1.75)d、(2.57±1.13)d,P=0.201;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18.33±9.20)d、(11.43±2.43)d,P=0.08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肿物大小比较,P=0.000[(124.82±40.70)cm~3 vs(23.76±5.84)cm~3];手术时间比较P=0.000,[(43.16±6.6)min vs(92.86±24.5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时子宫外处理技术可以作为治疗高风险的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的方法之一,但手术风险大,操作复杂,需多学科合作,把握手术适应证,谨慎选择。  相似文献   
63.
目的制备具有表面金壳以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为载体包载全氟溴辛烷(PFOB)和四氧化三铁(SPIOs)的纳米粒子,用于探究其体外超声显像和磁共振成像能力和光热杀伤肿瘤细胞效果。方法采用单乳化水包油(O/W)溶剂挥发法制备PFOB-SPIOs@PLGA纳米粒子,金种子生长法形成纳米粒子表面金壳制备;对其进行表征;通过CCK-8法评估纳米粒子的细胞毒性情况;采用超声和磁共振成像仪器观察纳米粒子的体外成像效果;近红外激光照射纳米粒子溶液观测升温效果;AM单染在激光共聚焦下观察光热杀伤肿瘤细胞效果。结果成功制备了PFOB-SPIOs@PLGA@Au纳米粒子,纳米粒子平均粒径(347±65.8)nm,粒径均一,分散性好;磁共振测得r2值为(465.23±30.39)mM-1s-1,具有体外磁共振T2成像效果;具有体外超声成像效果;近红外激光照射纳米粒子溶液10min最高温度可达45.2℃;CCK-8法检测纳米粒子对各组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影响。结论成功制备了粒径均一的PFOB-SPIOs@PLGA@Au纳米粒子,该纳米粒子具有较好的超声和磁共振T2体外成像效果和体外升温效果,且无明显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64.
摘 要 目的:考察现行质量标准的科学性,评价猴头菌片的质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方法:按照2012年江苏省评价性抽验计划总体要求,采用现行标准对抽验样品进行法定检验;建立或完善了用于探索性研究的多个方法: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猴头菌片中铅(Pb)、镉(Cd)、砷(As)、汞(Hg)、铜(Cu)的含量;采用HPLC法测定猴头菌片中腺苷含量;采集猴头菌片的近红外光谱,利用OPUS软件进行处理,建立猴头菌片的近红外光谱一致性检验模型。结果:法定检验:103批次猴头菌片样品质量均符合标准规定。探索性研究:103批次猴头菌片中均不同程度检出重金属及有害元素,不同厂家含量测定结果差异显著,近红外光谱一致性检验模型可用于药品监督抽样的快速筛查。结论:目前绝大部分猴头菌片的产品质量能符合现行标准要求;但新建方法能有效弥补现行标准的缺陷,测定结果能更真实地反映药品质量,有助于发现目前产品中的质量问题,进而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血清S100β蛋白及IL-10含量预测急性脑出血患者迟发性脑水肿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7月到2016年2月收治的并发迟发性脑水肿的急性脑出血患者36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非迟发性脑水肿的急性脑出血患者64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入院后第1、7、14、21、28天进行头颅MRI检查,观察脑出血量及血肿周围水肿量;测定比较两组患者在第1、7、14、21、28天的血清S100β蛋白、IL-10含量.结果 观察组第1、7、14、21、28天的脑出血量、脑水肿量、血清S100β蛋白、IL-10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脑出血患者的血清S100β蛋白及IL-10含量可以有效地预测迟发性脑水肿,与脑颅MRI相结合,对预防急性脑出血患者并发迟发性脑水肿具有很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6.
第十一届国际胃癌大会于2015年6月4日至6月6日在巴西圣保罗举行,作为两年一度的国际盛会,每一届IGCC的举办在国际胃癌研究领域发展和世界各国的胃癌诊治经验的交流有着举重若轻的作用。在本次大会中,将有十位中国专家向国际同行交流传播我国的最新胃癌研究治疗进展。他们均是在胃癌领域有着多年深入研究经验,在国际上首屈一指的胃癌专家。在此,AME科研时间专栏再给大家回顾一下本次会议中的中国之声,将十位参加本次大会的中国专家及其演讲做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67.
68.
69.
目的了解许昌市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现状,为制定慢性病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和随机抽样结合进行抽样,对许昌市城乡非集体居住的15~69岁常住人口进行居民健康素养问卷调查。结果 2017年共调查全市15~69岁常住人口3 704人,收回有效问卷3 687份,有效率为99.54%。加权后,2017年许昌市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为11.05%。单因素分析显示,城乡分布、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的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市居民为16.95%,高于农村居民的9.25%。工人和农民最低,分别为6.92%和6.39%。15~24岁组最高,为15.39%;65~69岁组最低,为3.01%。大专/本科及以上组最高,为32.75%;小学及以下组最低,为4.44%。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呈现出随着年龄增加而降低、随学历升高而升高的分布特点。结论许昌市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处于较低水平,应倡导多部门、多专业、多学科协作,大力普及慢性病防治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同时积极探索针对中老年人和低文化程度人群的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新型超细晶铜材料与普通铜材料植入大鼠子宫腔的Cu2+释放以及对子宫形态的影响。方法:将普通铜材料(对照组)和新型超细晶铜材料(实验组)铜丝,分别植入12周龄雌性Wistar大鼠左侧子宫,右侧未植入子宫为自身对照。分别在12 h、1 d、3 d、7 d、15 d和30 d处死大鼠,收集外周血清、宫腔灌洗液、子宫和肝脏组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测定样本中Cu2+的含量,并对子宫组织行常规组织形态学分析。结果:宫腔植入铜材料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血清及肝脏组织中的Cu2+浓度无差异。两组宫腔灌洗液中Cu2+浓度在植入3d时最高,7d、15d时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子宫组织Cu2+浓度在植入12 h时最高,植入1d、3d时降低(P<0.05),随后趋于平稳,且植入7d、15d时实验组Cu2+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子宫组织在植入早期表现为急性无菌性炎症,但实验组组织损伤修复显示更快。结论:新型超细晶铜材料作为宫内节育器新材料,能够在时间和程度上显著降低Cu2+暴释现象,有望成为替代现有铜材料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