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7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25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5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53篇
临床医学   1053篇
内科学   14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9篇
特种医学   4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913篇
综合类   1990篇
预防医学   38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657篇
  4篇
中国医学   585篇
肿瘤学   9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324篇
  2013年   335篇
  2012年   424篇
  2011年   451篇
  2010年   498篇
  2009年   500篇
  2008年   465篇
  2007年   481篇
  2006年   399篇
  2005年   427篇
  2004年   358篇
  2003年   303篇
  2002年   254篇
  2001年   220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157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股骨头骨骺滑脱(SCFE)是青少年早期髋关节功能不良的常见原因,患髋往往从预滑脱阶段发展为股骨头骨骺在干骺端滑移。临床特征为髋部疼痛、活动受限及跛行等,查体"4"字征阳性,有时膝关节疼痛是唯一症状,故临床诊断十分困难,常有漏诊。MRI、超声、CT及骨扫描等检查可辅助诊断并作术前及预后评价。原位内固定术已成为治疗轻度及稳定性SCFE的金标准。随着截骨矫形术的发展,SCFE相关并发症大大减少,但其受限于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滑脱类型。对侧预防性内固定术尚未获得临床共识。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后路全脊椎切除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角状后突畸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3例胸腰椎陈旧性骨折角状后凸畸形的患者行后路全脊椎切除,椎板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结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16个月,所有患者临床症状缓解,脊髓神经功能无加重损伤。术后Cobb’S角由术前的(51.6±5.9)。恢复至术后(8.0士1.1)。,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t=24.706,P〈O.001)。术后平均矫正84%,全部患者植骨愈合。1例患者出现术后椎弓根螺钉部分松动,但后凸矫正度无明显丢失。结论后路全椎体切除,椎板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角状后凸畸形,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3.
腰椎滑脱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其发病者约占人群的5%,主要表现是腰腿痛和腰部活动障碍[1]。后路腰椎间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是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常用术式之一[2]。  相似文献   
64.
2003—01~2005—12我们对脑外科疾病患者采用深静脉穿刺管持续腰池引流26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6例,女10例,年龄9~79(平均39)岁。分别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1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9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  相似文献   
65.
目的评价撬拨复位法在腰椎滑脱手术中解剖复位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7例不同程度的腰椎滑脱,按照症状、复位情况、术前、后X线比对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3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3.5年,平均(27±3)月。术前腰腿痛症状基本消失,间歇性跛行21例消失,2例减轻,下肢皮肤感觉迟钝大部恢复。1年融合率94.6%(35例),2年融合率97.3%(36例)。根据NaKai评分标准:优25例,良9例,可3例,无钉棒断裂并发症。根据JOA评分法测定,术后明显优于术前。结论内固定系统结合撬拨复位法在腰椎滑脱手术中能够获得解剖复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6.
《保健与生活》2019,(19):5-5
问:治腰痛练“小燕飞”,为何越练越痛?答:缓解腰痛,目前最受欢迎的就属“小燕飞”这个动作了。然而,并非所有人都适合练“小燕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康复科主任马燕红介绍,“小燕飞”这个动作对一些腰肌劳损的人的确有效。但对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等腰椎结构有问题的人,并不推荐。骨盆前倾、腰椎前凸的人,腰痛时练“小燕飞”可能越来越痛。  相似文献   
67.
目的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可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有效麻醉及镇痛,提升麻醉质量及安全性。本研究探讨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选取2016-03-17-2018-02-30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行髋部骨折手术的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选取实施常规硬膜外麻醉的47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的47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为(2.97±1.32)min,低于对照组的(5.64±1.4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21,P0.001;硬膜外麻醉用药剂量为(4.21±1.14)mL,低于对照组的(13.89±3.9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97,P0.001。麻醉后,观察组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心率(heart t rate monitor,HR)及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 of blood,SpO2)水平分别为(80.78±7.46)mm Hg、(126.94±10.38)mm Hg、(72.79±6.98)次/min和(98.17±0.78)%,对照组分别为(81.69±7.53)mm Hg、(125.83±10.29)mm Hg、(73.15±7.02)次/min和(97.94±0.8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1,P=0.040。结论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与硬膜外麻醉相当,但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可有效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减少麻醉药物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使用多层螺旋CT诊断腰椎滑脱并椎弓根崩裂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92例腰椎滑脱并椎弓根崩裂患者,均使用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通过诊断结果来评价CT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92例腰椎滑脱并椎弓根崩裂患者, L3滑脱15例, L4滑脱66例, L5滑脱11例;前滑脱74例,后滑脱18例;双侧峡部裂77例,单侧峡部裂15例;Ⅰ度滑脱82例,Ⅱ度滑脱10例;经CT检测后均成像清晰准确。结论使用多层螺旋CT诊断腰椎滑脱并椎弓根崩裂的效果非常显著,可增加诊断准确性与及时性,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69.
《光明中医》2021,36(18)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在脊椎骨折术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96例脊椎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特色护理。比较2组自主排尿时间和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和护理1周后残余尿量。结果干预前2组残余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干预1周后残余尿量(90.56±13.52)ml,少于对照组(115.96±15.64)ml;自主排尿时间(35.27±2.46)h,短于对照组(61.35±3.24)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护理(22.67±2.02)分、服务态度(22.86±2.00)分、操作技术(22.65±2.15)分、心理疏导(22.75±2.09)分、总分(90.83±5.21)分,均高于对照组(20.18±2.14)分、(21.86±2.05)分、(20.74±2.13)分、(20.52±2.11)分、(83.35±5.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在脊椎骨折术后尿潴留患者中应用效果确切,能够减少残余尿量,促使患者尿液自主排出,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后路小切口普通椎弓根钉技术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胸腰椎骨折、腰椎滑脱的患者60例,排除因有脊髓或神经根压迫症状而需要减压手术的病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椎旁小切口组)及对照组(后正中入路组),每组30例。2组中胸腰椎骨折、腰椎滑脱各15例。实验组采用C臂机定位下,经后方椎旁4个小切口(1~1.5 cm),置入普通椎弓根钉棒系统;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后正中入路。对比2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前及术后2周VAS评分、术后受伤椎体高度恢复百分比或复位成功率、ECOG功能分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2组平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2周VAS分数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2个月2组患者VAS分数、椎体骨折患者受损椎体高度恢复百分比、椎体滑脱复位成功率、ECOG功能分级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切口普通椎弓根钉棒植入技术在治疗不需要减压的椎体不稳上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安全有效等优点,且不需要特殊的微创器械,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