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5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甲状腺激素人工神经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对甲状腺激素人工神经外消旋聚乳酸-三碘甲状腺素原氨酸[Poly(dextrogyr-levogyr)lactideacide-triiodothyronine,PDLLA-T3]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进行组织学评价。方法将90只SD大鼠左侧坐骨神经切断造成1cm缺损,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A组:自体神经移植组;B组:PDLLA-T3组;C组:不含甲状腺激素人工神经外消旋聚乳酸(PDLLA)组;桥接坐骨神经缺损。D组:正常对照组(大鼠右侧正常坐骨神经)。于术后2周,1、2个月收集标本,行透射电镜、HE染色、Bielschowsky神经纤维银染及S-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再生神经的数量和质量,经图像处理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2周:组织学观察显示B、C组材料尚未完全降解,透射电镜下神经的髓鞘厚度较薄,约0.5μm,A、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组织学观察见A组再生神经纤维等组织通过远端吻合口,其间有新生的血管,B、C组材料未完全降解,S-100免疫组织化学及Bielschowsky神经纤维银染显示B组PDLLA-T3成功桥接神经缺损,缺损段有再生神经通过,再生神经髓鞘厚度1.81±0.19μm,优于A、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月:B、C组材料完全降解,B组S-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神经纤维数110.00±8.75,Bielschowsky神经纤维银染显示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77.00±6.33,两者均优于C组(P<0.05),且与A、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髓鞘厚度为2.15±0.27μm,优于C组(P<0.05),但小于A、D组(P<0.05)。结论PDL-LA-T3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再生神经纤维数量和质量较好,是一种有前途的组织工程人工神经。  相似文献   
62.
组织工程提供了器官及组织重建的另一种选择,是当今的研究特点。本文根据组织工程的组成要素,提出优化设计的观点,并提出建议,为组织工程的实现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自行设计构建的甲状腺激素人工神经(PDLLA-T3)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实验设自体神经移植组和不含甲状腺激素的PDLLA材料组作为PDLLA-T3的对照组,大鼠共80只,左侧坐骨神经均为手术组,右侧为正常对照,在2周、1,2个月3个时相点分别进行电生理、肌湿重恢复率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的测定,电生理测神经的传导速度和潜伏期,2个月时测定肌湿重恢复率。结果:潜伏期和神经传导速度及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ciatic nerve function index,SFI)值在2周时,各组均无显著性差异。1个月后,PDIXA-T3组恢复好于PDLLA组,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2个月后PDLIA-T3组潜伏期恢复到2.14ms,传导速度29.97m/s,肌湿重恢复率达40.47%,SFI值37.16,均好于PDIXA组(P&;lt;0.01)。结论:PDLIA-T3作为神经组织工程材料,能促进大鼠坐骨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4.
目的:用逆行示踪方法观察新构建的甲状腺激素人工神经(PDLLA-T3)是否能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方法:PDLLA-T3连接大鼠坐骨神经1cm缺损后,分别于2周、1个月、2个月三个时相点观察,在神经根远段注射30%辣根过氧化物酶水溶液,3天后收集相应脊髓段进行TMB成色反应,汁数阳性细胞。结果:1个月后在脊髓前脚可见有阳性细胞,平均仅有5—7个,胞体较小。2个月时,实验组阳性细胞增多,每张切片上可以看到大约10个左右的阳性细胞,胞体大,着色深,较正常组少。结论:PDLLA-T3人工神经成功桥接了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周围神经与神经元胞体问的联系和轴浆运输得到有效恢复。  相似文献   
65.
成骨细胞与骨基质材料间的相互作用是骨组织工程研究的主要领域,其中细胞与材料的黏附是基础,细胞必须与材料发生适当的黏附,才能进行迁移、增殖和分化。综述了与成骨细胞黏附有关的蛋白质、生物活性复合材料的表面特征和表面修饰对成骨细胞黏附性能的影响,为骨组织工程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尤其为组织工程新材料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
血液产生的切应力可以引起血管中的内皮细胞发生生物物理、生化和基因调控水平上的反应,从而调节内皮的结构和功能。当内皮细胞受到的切应力发生变化时,即可引起细胞基因表达上的变化,从而可能引发一些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对切应力调控内皮细胞基因表达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找到治疗以上疾病的临床方法。综述了切应力对内皮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并对其在临床治疗、小口径人工血管构建和药物设计等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7.
研究了从牛密质骨制备用作生物医学异种移植物的加工方法。将从屠宰场获得的牛腿骨骨干中部密质骨切割成一定的形状,然后经过脱脂和脱蛋白,制得可加工成任意形状的材料。用脱脂剂、非胶原蛋白除剂和蛋白酶消化剂等进行处理,脱除非胶原蛋白并切除胶原端肽,骨块经干燥,γ射线消毒后,密封包装。并进行各种理化性能测试,包括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光谱、差热扫描分析(DSC)、单轴拉伸力学性能测试以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经过一系列处理后,获得的骨胶原基质(BBCM)是一种白色、具有一定孔隙结构的材料,保留了天然骨的无机成分和大部分胶原蛋白,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较低的免疫原性,是一种潜在的骨移植材料和组织工程基质材料。  相似文献   
68.
使用flow chmber系统研究流动剪切力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黏附能力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剪切时间、不同剪切水平对HUVEC黏附性的影响.设计了流动剪切力成梯度增加的加载方式.结果显示(1)低水平的流动剪切力不利于HUVEC的黏附.(2)梯度增加的剪切力加载方式明显提高了HUVEC对剪切力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69.
为了构建理想的血管移植物,解决移植后由于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而引起的血栓问题,本文采用超低温慢冻速融法处理兔颈总动脉的方法去除血管内腔的内皮细胞,并保留内皮细胞下的其他组织结构,然后将原代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高密度种植于去掉内皮细胞的血管内腔面.银染和HE染色鉴定的结果表明血管支架在体外达到了很好的内皮化程度.本研究为组织工程血管的异种移植提供了可靠方法学的依据,对组织工程血管的成功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0.
目的 研究新型聚乙二醇接枝聚乳酸(PPLA)自组装纳米微球浓度、微球粒径对溶血率的影响.方法 研究按照国家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IS010993.1-1997和GB/T16886.1-2001标准和要求进行,采用透析法,用动态激光光散射仪(DLS)进行粒径及Zeta电位检测,制备不同浓度、不同行粒径的PPLA自组装纳米微球.就制备的纳米微球采用水浴法及测量540 nm处光密度值并计算出纳米微球的溶血率.结果 随着微球浓度的增加,溶血率增加,粒径为960.8 nm的微球,在浓度为2.0 mg/mL时出现了轻度溶血;相同浓度(1.0 mg/mL或1.5 mg/mL)的微球,随着粒径(200 ~ 300 nm)的减小,溶血率增加,但都小于5%,可作注射用;在0.9% NaCl溶液中,PPLA纳米微球的临界溶血浓度为1.5~2.0 mg/mL,在此范围符合国家药物溶血标准.结论 纳米药物的纳米效应对其临床应用存在负面影响,粒径在纳米微球的溶血及其他性能评价存在显著影响,相同浓度下,微球的粒径越大,溶血率越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