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0篇
临床医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3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倒班工作对护士睡眠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睡眠调查显示倒班护士与正常班工作人员在睡眠质量和规律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同时发现倒班对睡眠影响随年龄和工龄延长而加剧。过去多年倒夜班但近3年前转为正常班者睡眠质量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62.
我们对 4所综合性医院的女性护士进行了生殖流行病学调查 ,探讨倒班工作对护士生殖机能方面的影响。随机抽取不同科室连续规律倒班 1年以上的护士 374人为倒班组 ,年龄 19~ 38岁。其中三班倒制 98人 ,四班倒制 10 5人 ,五班倒制 81人 ,六班倒制 90人。同法抽取全白班 1年以上的护士 36 6人为白班组 ,年龄 2 1~ 39岁。两组护士的工作时间 ,劳动强度和婚姻状况相近。以统一的问卷式调查表 ,对两组护士的月经史、生育情况进行详细询问登记。所有生殖机能指标的判定以生殖职业流行病学调查中常用分析指标为准 ,所得数据按倒班周期和工龄不同分…  相似文献   
63.
64.
中青年倒班护士神经衰弱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倒班护士患神经衰弱的发病因素,探讨对策。方法对102例倒班护士与50例白班护士分成两组,根据神经衰弱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标准,由神经科医生逐一排查后确诊,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倒班护士神经衰弱的发病率远高于白班护士,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倒班护士生活不规律、工作过度紧张忙乱、特殊的人际关系、自身和环境压力的影响以及社会心理支持不足,是促使神经衰弱发病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5.
采用倒班黑箱,通过对温度、噪声、光照等条件的控制,模拟倒班环境,将大鼠分为黑白颠倒组、上半夜班组、下半夜班组和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又分为调理阴阳方治疗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于倒班后第2d、第4d、第8d测定各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变化。结果表明:倒班各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与正常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中药调理阴阳方有提高倒班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6.
背景 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不断提高,血清总胆固醇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时,我国倒班工人数量逐渐增加,目前对于倒班与血脂异常关系的研究结果并不相同,并且也较少有研究探讨倒班、不良生活方式与人群高胆固醇血症的关系。目的 探究倒班及不良生活方式对钢铁工人高胆固醇血症的联合作用。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选择某钢厂2017年职业体检的员工,采用自行设计的《健康评估调查表》收集个人基本信息(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家族史等)、倒班情况(倒班时间、倒班开始年龄等)、个人生活方式(饮食、体力活动、吸烟、饮酒等 );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CS)模型分析倒班年限与高胆固醇血症的剂量-反应关系;根据RCS结果,对倒班年限进行分组,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倒班和不良生活方式与高胆固醇血症的关系。通过计算超额相对危险度(RERI)、交互作用归因比(AP)来评价倒班与不良生活方式的相加交互作用。结果 根据RCS结果分为0 年、>0~年、23.8~年 3组,以是否患有高胆固醇血症为因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倒班与高胆固醇血症的关系,结果显示,在>0~年倒班年限中,倒班与高胆固醇血症呈正相关(P<0.05)。吸烟、饮酒、BMI均与高胆固醇血症呈正相关(P<0.05)。体力活动与DASH饮食评分在调整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等变量后与高胆固醇血症无明显相关性(P>0.05)。当综合考虑时,不良生活方式评分3分及以上组合的工人患高胆固醇血症是不良生活方式评分1分及以下工人的1.703倍。倒班年限在23.8年内且不良生活方式评分3分及以上的工人发生高胆固醇血症的危险是从不倒班、不良生活方式评分1分及以下工人的2.527倍。仅研究倒班年限在23.8年以内的工人时,发现倒班与不良生活方式有明显的交互作用,其中RERI为1.559(0.186,2.928),AP为46.26(4.36,88.17)。结论 倒班与不良生活方式均会使工人患高胆固醇血症的风险增高,并且倒班与不良生活方式具有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倒班作业对石油化工企业男性工人血压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某石油化工企业981名男性工人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倒班的情况,分为倒班组619人和非倒班组362人(两组人群在年龄、BMI等混淆因素均衡),分析倒班作业对2组人群血压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倒班工龄对倒班作业人群的血压和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结果倒班组与非倒班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和高血压患病率分别比较,倒班组均高于非倒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倒班工龄四分位数间距划分的4组人群,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分别比较,倒班工龄4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其他三组。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排除混杂因素后发现倒班作业人群随着倒班工龄的增加,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也升高(P0.05)。利用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排除混杂因素后发现倒班组患高血压的风险为非倒班组人群的1.5倍(P0.05)。并且倒班工龄4组罹患高血压的风险为倒班工龄1组人群的2.7倍(P0.05)。结论倒班作业可使男性工人血压升高,并且增加男性工人患高血压的风险。  相似文献   
68.
《健康世界》2012,(8):6-6
工作常倒班的人更容易罹患心脏病和卒中。倒班员工的心血管存在问题的风险将会增加近25%,患心脏病的风险增加23%,患卒中的风险增加了5%,冠状动脉存在问题的概率增加41%。对于需要倒班的人而言,维持血压稳定、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ADRA2B基因Arg16Gly多态性及与倒班的交互作用对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影响。[方法]以某煤矿进行职业病健康检查的井下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病例组511例,对照组456例,调查内容包括工人年龄、工龄、倒班、吸烟、饮酒情况等危险因素。采集血液标本,分离淋巴细胞,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ADRA2B基因Arg16Gly多态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基因与倒班的交互作用对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影响。[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的ADRA2B基因Arg16Gly位点AA、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7.59%(141/511)、48.73%(249/511)、23.68%(121/511);30.01%(137/456)、53.95%(246/456)、16.04%(73/456)。病例组中携带A和G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51.96%、48.04%;对照组为57.02%、42.98%。病例组、对照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差别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倒班情况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调整年龄、工龄、高血压家族史、食盐、食用水果、食用蔬菜、体质指数、体育锻炼等影响因素后,携带GG基因型工人患原发性高血压OR是AA型的1.702倍(95%CI:1.130~2.565);携带G等位基因型患原发性高血压OR是A等位基因的1.307倍(95%CI:1.104~1.972);而倒班者患原发性高血压OR是不倒班者的1.388倍(95%CI:1.049~1.835)。两者同时存在时对原发性高血压影响的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RA2B基因Arg16Gly多态性可能是煤矿工人原发性高血压发生的易感因素,但尚未发现倒班和ADRA2B基因Arg16Gly多态性的交互作用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70.
临床护士睡眠质量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睡眠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以及自制的睡眠质量影响因素调查表评定护士的睡眠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护士PSQI平均得分5.88±3.46,27.35%护士睡眠质量较差.年龄≤40岁,不参加娱乐体育锻炼,倒班护士以及妇产科、急诊科、儿科和内科护士,其睡眠质量相对较差(P<0.05,P<0.01).结论 临床护士睡眠质量较差,年龄、班制、体育锻炼是影响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建议临床护士调整心态,适当锻炼,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