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1篇
内科学   54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201篇
预防医学   3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21.
目的探究不同应用时机下重度脓毒症老年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CBP)的效果。方法按照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20分的标准选取重度脓毒症老年患者85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给予早期器官功能支持治疗和CBP治疗,其中实验组接受早期CBP治疗;观察两组APACHEⅡ评分、多器官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治疗后48 h实验组氧合指数(PaO_2/FiO_2)〔(276.2±56.2)mm Hg〕高于对照组〔(205.3±58.5)mm Hg,P0.05〕。治疗2 w后实验组MODS发生率(14.3%)低于对照组(32.6%,P0.05)。治疗2 w后实验组病死率(4.7%)明显低于对照组(14.0%,P0.05)。结论早期CBP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预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22.
目的探讨丁苯酞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细胞因子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0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治疗组(丁苯酞治疗)56例。观察2组治疗15d和90d后的疗效和治疗前后血管生成素1(ANG-1)、内皮素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记录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治疗15d后治疗组ANG-1、内皮素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治疗后15d、90d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90d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后15d(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4.6%vs 77.1%,P=0.006)。2组治疗15d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无差异(P=0.918)。治疗15d后治疗组NIHSS评分减少值与ANG-1、内皮素1、VEGF水平均呈正相关(r=0.578,P=0.025;r=0.549,P=0.036;r=0.613,P=0.012)。结论丁苯酞用于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且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有效调控血清ANG-1、内皮素1、VEGF水平表达。  相似文献   
523.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的影响因素及临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2例,依据临床症状及头颅CT结果分为非出血性转化组81例和出血性转化组21例。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价临床预后,预后良好组46例(0~2分),预后不良组56例(3~6分)。溶栓前及溶栓后24h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血性转化及临床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出血性转化组溶栓前NIHSS评分及溶栓后24hNIHSS评分明显高于非出血性转化组(P0.05,P0.01)。预后不良组溶栓前NIHSS评分及溶栓后24hNIHSS评分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P0.0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溶栓前NIHSS评分(OR=1.253,95%CI:1.162~1.335,P=0.013)及溶栓后24hNIHSS评分(OR=1.427,95%CI:1.374~1.526,P=0.006)是发生出血性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OR=0.956,95%CI:0.863~1.125,P=0.042)、溶栓前NIHSS评分(OR=1.072,95%CI:0.984~1.186,P=0.038)、溶栓后24hNIHSS评分(OR=1.516,95%CI:1.383~1.762,P=0.012)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溶栓前NIHSS评分及溶栓后24hNIHSS评分高是发生出血性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年龄、溶栓前NIHSS评分及溶栓后24hNIHSS评分高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24.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载脂蛋白B/A1(Apo B/Apo A1)水平在高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的变化及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52例高龄ACI患者作为病例组,根据颈动脉IMT检测结果分为IMT正常组65例、IMT增厚组87例和颈动脉斑块形成组100例。依据其血清Hcy水平分为低Hcy组(Hcy≤10μmol/L)85例和高Hcy组(Hcy10μmol/L)167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9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Hcy、Apo B/Apo A-l、血脂及颈动脉IMT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IMT增厚的影响因素,血清Hcy、Apo B/Apo A1与颈动脉IMT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结果病例组血清Hcy、Apo B/Apo A-l及颈动脉IM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IMT正常组比较,IMT增厚组血清Hcy、Apo B/Apo A-l、LDL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斑块形成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高Hcy组血清Hcy、Apo B/Apo A-l及颈动脉IMT明显高于低Hcy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及Apo B/Apo A-l是影响颈动脉IMT增厚的危险因素,其OR及95%CI分别5.138(3.862~8.825)和4.742(3.571~7.283)。相关分析显示,高龄ACI患者血清Hcy、Apo B/Apo A1与颈动脉IMT均呈正相关(r=0.672,P0.001;r=0.538,P=0.012)。结论高龄ACI患者血清Hcy、Apo B/Apo A1及颈动脉IMT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相关,且Hcy水平及Apo B/Apo A1比值增高是颈动脉IMT增厚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25.
【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在肺部结块样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66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结块样病变患者(恶性病变50例,良性病变16例)行常规MRI平扫及动态增强(DCE-MRI)检查,绘制时间-信号强度增强比曲线(TIC),并测量DCE-MRI参数:最大增强比(MER)、达峰时间(Tmax)、平均强化斜率(SLE)、最大强化斜率(SS)和廓清率。结果:本组病变的TIC分为4种类型:速升-下降型(A型)仅见于恶性肿瘤;速升-平台型和持续缓升型在良恶性结节中均可见,无明显强化型仅见于良性病变。肺鳞癌和小细胞癌的主要强化方式为环状强化,而腺癌为不均匀强化。DCE-MRI参数中,良性组Tmax明显较恶性组长(P<0.001),SLE明显小于恶性组(P=0.002)。Tmax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最具价值,临界值取280s时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分别为88.0%、63.5%和76.5%。结论:DCE-MRI能提供肺结节血流动力学方面的信息,对肺部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526.
目的 观察介入栓塞治疗对不同直径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在2015年8月-2017年1月收治的87例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动脉瘤直径不同分为小型动脉瘤组(瘤体直径≤3 mm)41例,中大型动脉瘤组46例,均行介入栓塞治疗; 比较2组患者栓塞效果、并发症、复发率及预后。结果 术后6个月小型动脉瘤组完全栓塞率为100%,中大型动脉瘤组完全栓塞率为91.30%(42/46),动脉瘤瘤颈残留3例(6.52%),动脉瘤腔残留1例(2.17%),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小型动脉瘤组单纯弹簧圈栓塞16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25例,中大型动脉瘤组单纯弹簧圈栓塞23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18例,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5例,2组比较也无明显差异(P>0.05); 小型动脉瘤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中大型动脉瘤组低(7.32% vs 15.22%),但无明显差异(P>0.05); 术后6个月小型动脉瘤组无复发病例,中大型动脉瘤组复发率为8.69%(4/46),2组比较也无明显差异(P>0.05); 术后30 d,小型动脉瘤组GCS预后评分中恢复良好例数明显多于中大型动脉瘤组(87.80% vs 58.69%),2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介入栓塞治疗对不同直径的颅内动脉瘤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小型动脉瘤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527.
目的:总结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7例患儿通过气管插管将药物分三个体位分别平均注入气管后,给予NCPAP呼吸支持及相应护理措施。结果:23例治疗后呼吸窘迫症状明显改善并逐渐消失,其中3例重复给药1次。4例改为机械通气,其中2例放弃治疗,治愈率85.2%。结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NCPAP治疗NRDS的疗效确切,提高治愈率,减少了机械通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正确、有效的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28.
目的:探讨复方青黛丸联合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对稳定期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交替分组法,将101例稳定期银屑病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1)。对照组采用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口服阿维A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复方青黛丸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相关炎性因子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16%vs.76.00%,P<0.05);观察组PASI评分、瘙痒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59±0.73)分vs.(3.97±1.01)分,(2.18±0.66)分vs.(3.41±0.85)分];血清IL-8、CD3+、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4、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青黛丸联合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能够有效改善稳定期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相关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529.
目的 了解新生儿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BA.5.1.3感染后的临床表现、体征、治疗及恢复情况,为后续新生儿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诊疗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方法 选取三亚市1名4日龄社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BA.5.1.3的新生儿为对象,收集患儿患病以来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辅助检查结果及治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儿母亲分娩前1 h被确定为新型冠状病毒密切接触者,分娩后24 h内核酸检测结果阳性,产后母乳及羊水、胎盘、脐带均未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患儿出生后24 h内核酸检测结果阴性,转移至酒店隔离。转移前一直母婴同室并食用母乳且其母亲未佩戴口罩,出生第2天、第3天未行核酸检测,第4天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第5天核酸检测结果阴性,第6天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立即转至三亚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患儿无咳嗽,无发热,皮肤出现黄染,腹胀,吃奶一般,反应好。入院时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常规、电解质均正常,心肌酶及肝肾功能均正常,胆红素(449.3 μmol/L)明显升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阳性,胸部影像学结果正常。治疗措施主要是隔离、按需喂养、蓝光照射,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未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6 d后黄疸消退,腹胀缓解,治疗过程顺利无并发症。结论 新生儿是Omicron变异株BA.5.1.3的易感人群,该病例垂直传播依据不足,感染后临床症状较轻,未见有累及心肝肾脑等器官损伤,临床分型为轻型,对症治疗14 d后出院。  相似文献   
530.
目的 探讨脑血流动力学参数联合动脉血气分析早期识别早产儿脑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2年8月三亚中心医院确诊的96例脑损伤早产儿作为病例组,另外选取同期出生且未发生脑损伤的100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后第1天的动脉血气指标、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并根据病情程度将病例组分为轻度组、中重度组进行分层对比;分析上述指标与脑损伤患儿的改良Sarnat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pH、PaO2、BE低于对照组,乳酸、PCO2高于对照组(P <0.05)。病例组MCA的Vd、Vs、RI、S/D较对照组高(P <0.05)。轻度组pH、PaO2、BE高于中重度组,轻度组乳酸、PCO2低于中重度组(P <0.05)。轻度组MCA的Vd、Vs、RI、S/D低于中重度组(P <0.05)。脑损伤新生儿的Sarnat评分与pH、PaO2、BE呈负相关(r =-0.671、-0.612和-0.495,均P <0.05),与乳酸、PCO2呈正相关(r =0.486和0.433,均P <0.05)。Sarnat评分与MCA的Vd、Vs、RI、S/D测定值呈正相关(r =0.664、0.598、0.639和0.670,均P <0.05)。结论 脑损伤早产儿在出生30 min内检测脑动脉血流及动脉血气指标即可发现显著异常,并且与患儿脑损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