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8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32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2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83篇
  1篇
中国医学   387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中成药》2019,(5)
目的分析三角帆蚌和马氏珍珠贝软体中的脂肪酸成分。方法采用超声和索氏提取2种方法对2种软体中的油脂进行提取,将提取出来的油脂进行甲酯化,过膜后GC-MS分析。结果 GC-MS结果显示三角帆蚌中有25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19.45%,饱和脂肪酸48.25%;马氏珍珠贝共有26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55.81%,饱和脂肪酸21.92%。结论超声提取脂肪酸与传统索氏含有量差异不大,但后者操作繁琐,提取时间久;马氏珍珠贝中脂肪酸含有量高于三角帆蚌,且不饱和脂肪酸含有量也更高。  相似文献   
502.
《中成药》2019,(6)
目的研究水苏碱在乙醇中的纳滤分离行为。方法以乙醇体积分数、pH值、膜孔径为影响因素,水苏碱截留率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分析各因素对截留行为的影响,膜通量衰减系数表征膜溶胀行为,综合评价水苏碱在乙醇中的分离行为。结果 pH值递增(3~7)时,水苏碱截留率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并随着乙醇体积分数提高而加剧,在30%时最明显,而且衰减系数绝对值与其呈正相关。结论水苏碱作为两性化合物,其存在状态决定了在乙醇中的纳滤分离行为。等电点时该成分的电荷排斥效应弱于解离态,同时在膜分离层溶胀的综合作用下产生多样的分离行为。  相似文献   
503.
《中国药房》2019,(14):1981-1984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连翘挥发油中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和α-松油醇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色谱柱为HP-5毛细管色谱柱,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为230℃,检测器温度为250℃,分流进样(分流比为8∶1),空气流速为300 mL/min,氢气流速为30 mL/min,尾吹气流速为30 m L/min,进样体积为1μL。以柠檬烯为内参物,建立α-蒎烯、β-蒎烯、α-松油醇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采用不同色谱仪和色谱柱以及待测成分色谱峰定位考察相对校正因子及相对保留时间的重现性;以一测多评法计算4种成分的含量,同时将其与外标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α-松油醇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6.5~990.0、38.1~2 287.5、8.2~491.2、2.4~142.5μg/mL(r≥0.999 1);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的RSD均小于3%(n=6);平均回收率为99.7%~105.5%(RSD<4%,n=9)。相对于柠檬烯(1.00),α-蒎烯、β-蒎烯、α-松油醇的相对校正因子平均值分别为0.91、0.86、1.11(n=3);其相对保留时间分别为0.69~0.74、0.81~0.86、1.25~1.35(RSD<3%,n=3);在不同色谱仪或色谱柱条件下其相对校正因子的RSD为0.21%~4.65%(n=6)。采用上述方法测得4种成分的含量与外标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相对误差绝对值均小于7%)。结论:一测多评法可用于连翘挥发油中4种有效成分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504.
《中国药房》2019,(11):1497-1501
目的:优化芡实中总维生素E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芡实总维生素E提取量为考察指标,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超声功率、粉碎度为考察因素,采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芡实总维生素E的提取工艺,并进行3次(芡实用量分别为2.0、20.0、40.0 g)验证试验。结果:芡实中维生素E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80 min,提取次数3次,超声功率240 W,粉碎度80目。在验证试验中,总维生素E的提取量分别为2.063、2.103、2.085 mg/g(RSD分别为2.6%、1.5%、1.3%,n=3),与预测值(2.092 mg/g)的相对误差分别为0.14%、0.53%、0.33%。结论:优化的提取工艺的方法合理、稳定、可行,可用于芡实中总维生素E的提取。  相似文献   
505.
目的观察盐酸氨基葡萄糖(glucosamine hydrochloride,GH)和硫酸氨基葡萄糖(glucosamine sulfate,GS)中氨基葡萄糖在大鼠体内药动学和生物利用度特征。方法大鼠经口服(ig)和静脉注射(iv)GH或GS后,LC-MS/MS检测血浆中氨基葡萄糖的血药浓度,采用DAS 3.0药动学处理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及生物利用度。结果 GH和GS的T_(1/2)、Vz、绝对生物利用度等参数接近。口服GH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大于GS,而GS的达峰时间早于GH。结论 GH和GS在药动学参数和生物利用度方面具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506.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呼吸系统疾病,多种因素介导该病的发生与发展,其中尤以E-钙粘蛋白(E-cadherin,E-cad)的异常表达最为关键。研究发现,Ecad是一种重要的细胞黏附分子,其主要功能在于维持细胞之间的结构完整性以及参与改善气道的重塑和免疫功能的修复。进一步研究表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气道上皮细胞其粘膜屏障功能常常遭受破坏,且黏膜分子E-cad的表达明显降低,这表明E-cad的异常表达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生。该文对近年来E-cad的异常表达与支气管哮喘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对E-cad异常表达介导支气管哮喘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进行概述,并对靶向E-cad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策略进行探讨,为临床的后续研究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7.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属于代谢综合征, 已成为一个普遍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SH)是NAFLD的进展性病变, 是由多种风险因素和多种组织器官平行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NASH的潜在病理生理机制十分复杂, 目前还没有获批的药物来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医将NAFLD归为“肝癖”范畴, 并将NASH分为肝郁脾虚、痰湿内阻、湿热蕴结及痰瘀互结4个证型。中医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策略, 可以对不同NASH症型进行有效干预和治疗。随着现代药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药复方和单味中药活性成分通过多种机制改善NASH, 从而推进了中医药的应用。为此该文分别从中药复方和单味中药活性成分这两方面重点论述了中药改善NASH的相关机制, 以期为合理有效治疗NASH提供理论和实验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508.
后莫紫檀素、美迪紫檀素对人肝癌细胞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刺果甘草活性成分后莫紫檀素 (homopterocarpin)、美迪紫檀素 (medicarpin)的体外抗癌活性 ,通过人肝癌细胞 (Hep 2 )进行体外实验 ,结果表明它们均有抑制和杀灭人肝癌细胞的作用 ,并且美迪紫檀素的作用强于后莫紫檀素。此 2个单体化合物是刺果甘草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509.
目的观察脉络宁注射液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生类型以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2009年),以"脉络宁"、"不良反应"、"治疗"及"病例报道"等为关键词,下载原文。收录中国期刊网全文428篇,经筛选纳入314篇文献,包含217篇关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97篇不良反应发生类型的文献。结果脉络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1.898%,发生类型有全身性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胃肠系统损害,呼吸系统损害,心血管外损害,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等,其中全身性损害构成比为20.93%,呼吸系统损害构成比为20.06%。70.24%的患者都是循环系统疾病,发生时间集中在用药后10分钟内,且60岁上的老年人发生不良反应较多。结论加强脉络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监测,完善药品说明书内容和临床医务人员的合理用药,防止其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10.
目的探讨回阳复脉注射液抗休克的疗效机理.方法采用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及肠系膜上动脉夹闭型休克模型,观察药物对休克模型动物的血压、肾血流量、脂质过氧化物、细胞超微结构等的影响.结果回阳复脉注射液能升高失血性休克模型及肠系膜上动脉夹闭型休克模型动物的血压,增加肾血流量,并能降低心、肝、肾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减轻细胞结构在休克过程中的损伤,保护细胞功能.结论回阳复脉注射液对休克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