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3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深圳市福田区1997-2006年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福田区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规律为制定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病例对象来源于疫情报告资料、EHF个案调查表和实验室结果。EHF鼠密度调查采用笼日法,带毒率用ELISA法检测鼠血清EHF特异性抗体。将上述疫情报告资料和实验室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和统计学分析。结果福田区的EHF病例在1997~2006年间共发生40例,呈低度活跃,发病人群多见于男性和青壮年,男性占总数的90%,青壮年则占总数的80%,职业分布中以工人和民工多发,占42.5%;EHF在区内呈现明显春夏峰型;鼠媒监测方面褐家鼠占总捕获鼠的94.59%,平均捕获率9.72%,发现鼠EHF感染率高达32.41%。区内EHF病毒分型主要为汉坦病毒(HV)Ⅱ型即汉城病毒(SEOV)。结论福田区EHF符合家鼠型传播特点,褐家鼠是区内的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加强对于EHF防治的健康教育、重视环境和食品卫生、加强对EHF的疾病监测、科学灭鼠防鼠、开展重点人群的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EHF疫情、防止疫情传播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2.
[目的]分析福田区艾滋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和整理福田区1994—2006年HIV/AIDS疫情监测资料、流行病学个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福田区1994—2006年累计报告HIV/AIDS231例,其中AIDS 31例,死亡3例;男女比为2.9∶1;感染者多为文化程度较低、年龄较轻的非深圳人;感染途径:静脉吸毒占40.3%,性途径占34.2%(其中男男同性恋占6.9%),不详21.2%;孕产妇、住院手术病人、无偿献血员等人群艾滋病抗体筛查阳性率低。[结论]福田区艾滋病疫情于2002年进入快速增长阶段,疫情集中于艾滋病高危人群,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有效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53.
2000~2006年深圳市HIV感染孕产妇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HIV感染孕产妇进行流行病学及干预效果分析,为孕产妇艾滋病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深圳市2000-2006年HIV感染孕产妇的流行病学个案及干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鳍果深圳市共通过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途径发现90例HIV感染孕产妇,性途径传播74例,占82.2%,其中非婚性行为占57.8%;有82例接受卫生机构提供的干预措施,占91.1%,8人失访或回原籍;暂发现2例母婴传播病例,均为产后发现感染的产妇生产,其中1例已死亡。鳍论深圳市艾滋病疫情正处于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母婴项目的实施可有效预防母婴传播,但在发现时机、干预措施选择方面尚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