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0篇
  免费   546篇
  国内免费   242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60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252篇
口腔科学   148篇
临床医学   709篇
内科学   484篇
皮肤病学   77篇
神经病学   102篇
特种医学   169篇
外科学   349篇
综合类   1310篇
预防医学   651篇
眼科学   85篇
药学   559篇
  12篇
中国医学   701篇
肿瘤学   151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301篇
  2022年   314篇
  2021年   259篇
  2020年   276篇
  2019年   297篇
  2018年   285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186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339篇
  2013年   314篇
  2012年   306篇
  2011年   278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247篇
  2007年   231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探讨方证对应、八纲辨证与六经理论的渊源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对三者内涵的分析,结合《伤寒杂病论》,阐明三者间的关系及应用。结果:八纲、六经是辨证之基础,医者临证,当首先厘清八纲,从整体上把握病情,然后再进一步明确其六经归属,最后以方证对应为原则遣方用药。结论:三者的有机结合是临床取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益肾健骨方药联合99Tc-MDP治疗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3例,治疗组静脉滴注99Tc-MDP,同时配合口服益肾健骨方中药颗粒治疗;对照组单纯静脉滴注99Tc-MDP治疗。2组均治疗10~15天(男10天,女15天)为1疗程,每年治疗3疗程。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L_1~L_4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情况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L_1~L_4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后随访治疗组仅1例复发,对照组2例,其余均疗效巩固。观察过程中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益肾健骨方药联合99Tc-MDP能改善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且优于单纯使用99Tc-MDP治疗。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变换速度牵引兔下颌骨15mm后新骨生成的质量,探讨提高牵引成骨效率的方法。方法:新西兰白兔5只,单侧下颌骨截开。延迟5d后,以0.75mm/次、2次/d的速率牵引6d,共9mm;再以0.5mm/次、2次/d的速率牵引6d,共6mm;固定15周,新骨分别行大体、放射学和组织学观察。结果:牵引结束后新骨逐渐成熟,到固定15周时,牵引区新骨与正常骨接近。结论:变速牵引成骨能够保证新骨的良好生成,缩短牵引时间,提高应用效率。  相似文献   
54.
变速牵引成骨对兔下牙槽神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变速牵引兔下颌骨15mm对下牙槽神经的影响。方法 5只新西兰白兔单侧下颌骨截开。延迟5d ,以每天1 5mm ,每天2次牵引9mm ,然后继续以每天1mm ,每天2次牵引6mm ,完成牵引后固定15周,分别行肉眼及组织学观察和电生理学检查。结果 下颌骨延长15mm ,新骨生成良好。下牙槽神经牵长2 1. 99% ,牵引结束时神经变性明显,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下降为术前的9. 70 % ,潜伏期较术前有所延长,随后出现恢复趋势,到固定15周时,波幅恢复到术前的33. 85 % ,潜伏期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下颌骨变速牵引15mm后,下牙槽神经受到明显的影响,到15周时,下牙槽神经的功能有恢复的趋势,但恢复尚不完全。  相似文献   
55.
目的:评价上颌第三磨牙拔除术中阿替卡因颊侧浸润注射对腭侧软组织的麻醉作用,讨论常规腭侧浸润麻醉注射是否必须。方法:28例拔除双侧上颌第三磨牙患者,每位患者作为其自身对照。对照侧利用盐酸阿替卡因行颊侧浸润麻醉及腭侧浸润麻醉,实验侧仅行颊侧浸润麻醉。注射3min后常规方法拔除患牙。利用100mm直观模拟标度尺(VAS)及问卷调查获得患者拔牙时的痛觉数据。结果:实验侧和对照侧的疼痛感觉(VAS值)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拔牙过程中的疼痛均可接受。结论:仅用阿替卡因颊侧浸润麻醉可顺利拔除上颌第三磨牙,无需常规腭侧浸润麻醉,从而避免腭侧注射的疼痛不适。  相似文献   
56.
材料和方法从北京市解放军总后幼儿园3~5岁儿童704名中,选出汉族正常乳牙(牙合)207人作为测量对象,其中男118人,女89人,平均年龄4.0岁.选择标准:发育正常、颜面谐调,牙齿数目正常,排列整齐,覆(牙合)、覆盖正常、上下(牙合)牙弓中线相对,无颞颌关节病史及面部外伤史.测量方法:张口度指最大张口时上下切牙间距加覆(牙合).测量时令受试者端坐,头直立,面部肌肉放松,首先用笔于下中切牙唇面标记正中(牙合)位时上下切牙的覆(牙合)位置A点,随请受试者最大限度张口,用面规测量上中切牙近中切角处至A点的距离即为张口度。(如图)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椎动脉优势(VAD)与后循环梗死发生率的相关性及VAD病人合并后循环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病人286例,分为前循环梗死组(ACI组)178例和后循环梗死组(PCI组)98例,比较2组病人VAD发生率、发生侧及相关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指标;对PCI组进行梗死部位分类,比较VAD与非VAD病人不同分区后循环梗死发生率;分析伴有VAD的后循环梗死病人两侧椎动脉直径差与NHI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ACI组和PCIS组病人年龄、性别及各常见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D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AD发生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病人中,VAD病人的小脑后下动脉供血区及基底动脉供血区梗死发生率均高于非VAD病人(P<0.01和P<0.05)。PCI组中伴VAD病人的两侧椎动脉直径差与NHISS评分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466,P<0.01)。结论与其他常见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共存时,VAD可被认为是后循环梗死的一个危险因素;VAD病人更易发生后循环小脑后下动脉供血区及基底动脉供血区梗死,且双侧椎动脉直径差异越大,预后相对越差。  相似文献   
58.
为改善美洛昔康(1)的水溶性,该研究采用超声辅助沉淀法制备其纳米混悬液,并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了处方和工艺参数。所得优化处方工艺为:以0.2%的泊洛沙姆188和0.2%的羟丙甲纤维素作为联合稳定剂,水、油两相体积比为30∶1,超声功率比为50%,超声35 min。制备的1纳米混悬液粒径为263.8 nm,多分散性指数(PDI)为0.189,ζ电位为–20.54 mV。将所得纳米混悬液冻干粉末复溶后,药物颗粒的粒径和PDI相比冻干前增大、ζ电位减小。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法(XRD)表征结果显示,纳米混悬液中1以原晶体的形式存在。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药物、泊洛沙姆188和羟丙甲纤维素之间形成了分子间氢键。体外溶出试验结果显示,1纳米混悬液在pH 6.0和pH 6.8的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溶出速度和程度明显高于原料药及其与联合稳定剂的物理混合物。  相似文献   
59.
生物制品发展迅猛,在应对多类疾病的治疗时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与潜力。然而目前常用的口服、注射等给药方式中,生物制品常存在稳定性差、体内半衰期短、中枢神经系统利用度差等问题,限制了生物制品的应用范围与发展。通过鼻腔对生物制剂进行给药的鼻用生物制品,充分利用鼻腔中天然存在的鼻脑通路、黏膜免疫淋巴组织等功能组分递送药物分子,具有高效递送、提高药物利用度的潜力,成为一种很有前景的策略。本文通过已发表文献、临床试验数据库、相关产品信息等公开资料,从作用机制、应用现状、发展前景等方面对鼻用大分子治疗药物、鼻用疫苗及鼻用细胞疗法等鼻用生物制品主要类别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进一步对鼻用生物制品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0.
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肿瘤疾病机制的认识逐渐加深,人工智能在抗肿瘤药物的研发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人工智能的主要模型及在药物研发方面的优势,并基于结构、配体、肿瘤细胞表型及电子健康记录四大方面综述了近年来人工智能在抗肿瘤药物研发中的应用与进展,并总结了人工智能应用于抗肿瘤药物研发中的机遇与挑战,以期为从事相关领域的科研技术人员提供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