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1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66篇
药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尤其卡氏肺孢子虫性肺炎发生的特点,探讨有效控制措施,降低感染的发生.方法 对2004年1-2月肾移植术后发生肺炎的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对2003年1月-2004年12月所有肾移植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并比较卡氏肺孢子虫性肺炎与其他类型肺部感染的特点.结果 2003年1月-2004年12月肾移植术后病例92例,发生肺部感染19例,感染率20.7%;其中卡氏肺孢子虫性肺炎8例,占42.1%;卡氏肺孢子虫性肺炎发生感染时间的中位数为术后61 d.结论 肾移植术后感染以肺部感染为主,而在肺部感染的病例中,提示预防肾移植术后发生肺部感染,尤其是控制卡氏肺孢子虫性肺炎的发生,是降低肾移植术后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52.
目的 了解使用一次性鞋套对控制莺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的作用.方法 调查一次性鞋套使用与否,对外科ICU环境污染和医院感染的影响.结果 不穿一次性鞋套组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比穿一次性鞋套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达到卫生标准的合格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感染发病率使用一次性鞋套组为21.5‰,不使用一次性鞋套组为17.1‰.结论 使用一次性鞋套对改善外科ICU环境质量和控制医院感染无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3.
目的 通过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及实施控制措施,研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干预效果.方法 对某三级甲等医院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患者进行前瞻性监测及控制,按照统一的调查方法进行调查,研究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特点及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结果 共调查大肠埃希菌感染659例次,361例次检出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势54.8%,感染检出率较高的标本是痰或气管分泌物及伤口分泌物;在调查的感染病例中,61.2%属社区感染;采取干预措施前,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检出率一直呈明显上升趋势,从2003年的33.0%上升至2006年的63.0%,2007年采取干预措施后,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检出率由63.0%降至52.2%;院内感染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检出率呈下降趋势,从65.2%降至56.9%.结论 采取干预措施可有效控制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但社区感染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高是感染控制难点.  相似文献   
54.
目的 了解某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多药耐药菌(MDROs)干预效果。方法 前瞻性调查某医院2011-2013年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MDROs-HOI)患者临床资料,采取加强手卫生、接触隔离等预防医院感染干预措施,每月及每年对全院各科MDROs-HOI病例进行分析并临床反馈,对存在问题持续质量改进。结果 调查期间全院共收治188 245例患者,总住院日1 702 830d,共发生705例MDROs-HOI;2011-2013年全院MDROs-HOI千日感染率由0.48‰降至0.31‰,连续两年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5,P<0.05);各临床科室中ICU及内科MDROs-HOI控制成效显著;ICU MDROs-HOI千日感染率2013年2.11‰比2011年的4.82‰显著下降(χ2=23.17,P<0.05);内科2013年0.31‰较2012年的0.49‰显著下降(χ2=8.06,P<0.05);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及皮科MDROs-HOI千日感染率均有下降。结论 通过实施干预措施可显著控制全院MDROs-HOI,特别是ICU及内科MDROs-HOI控制成效显著,为降低MDROs-HOI、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
目的评价综合措施对提升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效果,探索我国综合医院提升手卫生依从率的有效措施。方法在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76个住院病区和15个医技部门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训、每月现场调查手卫生依从率并进行多种形式的反馈、将手卫生依从率纳入绩效评估等综合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手卫生依从率的变化。结果手卫生依从率从干预前的39.63%提升至干预后的82.08%,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84.33,P<0.01),各科室、专业人员、手卫生指征的手卫生依从率均提升明显(P<0.01),各类科室中五官科手卫生依从率提升效果最明显,从16.88%提升至86.09%,各类人员中医技人员的提升最明显,从8.00%至76.92%,各手卫生指征中接触患者前提升最明显,从37.98%至81.24%。结论本研究实施的综合干预效果对提升手卫生依从率效果明显,有推广价值,干预前手卫生依从率较低的部门和人群干预后的提升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56.
目的了解通过采取综合控制措施,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多重耐药菌(MDROs)医院感染控制效果。方法对2007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检验科报告的所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阳性的SICU住院患者进行调查。2008年7月1日—2010年12月31日,采用前瞻性方法调查,并对感染及定植患者采取"Bundle"控制措施(如手卫生、单间隔离、戴手套、穿隔离衣等)。2007年1月1日—2008年6月30日,对住SICU且上述5种病原体阳性患者(未采取"Bundle"控制措施)的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调查内容相同,分析采取"Bundle"控制措施的效果。结果 2007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SICU共收治3 526例患者,11 207患者住院日,共发生104例次MDROs感染,其中ICU相关的感染65例次(62.50%),非ICU相关的感染39例次(37.50%)。随着"Bundle"控制措施的有效落实,ICU相关感染明显下降(18.75%),以MRSA和MDR-Ab医院感染控制效果最为显著(均P<0.05)。结论 SICU内MDROs医院感染严重,通过采取"Bundle"控制措施,ICU相关感染能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57.
目的 评估经腹直肠癌切除术(Dixon术)术后器官腔隙感染防控措施的效果。方法 对2017-2018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实施Dixon术的直肠癌患者(对照组)术后器官腔隙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基于分析结果,建立风险分级评分系统,针对2019-2021年手术患者(研究组)进行目标性监测,对于中高风险患者给予精准关注,同时结合患者情况,与临床医生共同探讨行保护性造口的作用。比较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感染情况及保护性造口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中高风险分组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整体器官腔隙感染率从7.83%降至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16,P<0.001)。通过干预措施,研究组中高风险组患者整体感染率从29.23%降至4.72%(P<0.001),并与低风险组感染情况相近;癌距肛门5~<7 cm患者行保护性造口比例从18.35%上升至39.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89,P<0.001),癌距肛门5~<7 cm患者术后器官腔隙感染率从16.51%降至4.20%。结论 通过...  相似文献   
58.
 目的 了解国内外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暴发情况,为临床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暴发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全球医院感染暴发数据库及CNKI数据库,对ICU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全球医院感染暴发数据库1 091起ICU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涉及68个国家及地区,2000—2006年是暴发事件发布的高峰期。ICU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中明确感染源的事件590起(占54.08%),依次是患者(37.46%)、环境(22.88%)、污染的医疗设备(15.09%);明确感染途径的事件占63.98%,依次是接触传播(73.78%)、侵入操作(15.19%)、呼吸道传播(8.17%)及胃肠道摄入(2.86%);医院感染病原体为:细菌类(83.68%)、病毒类(8.16%)及真菌类(7.52%);暴发案例控制主要根据传播途径及感染来源采取相应的措施。国内侵入性操作引起的感染(38.37%)高于国外(15.17%),国内ICU医院感染暴发检出的首要病原体为鲍曼不动杆菌(32.56%),国外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2.20%)。结论 医院感染暴发存在一定规律可循,应针对其暴发流行的特征,制定干预措施,有效预防、控制感染的暴发。  相似文献   
59.
目的 通过定量适合性测试,描述医用防护口罩的适合现状以及探索适合性测试的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分层抽样选取6所不同级别、性质的医院中不同呼吸道传染病暴露风险部门,即低风险(普通病区)、中风险(如急诊、呼吸科门诊)、高风险(发热门诊、核酸采样点、感控处)的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技、工勤人员,对两个品牌的拱形和折叠形口...  相似文献   
60.
 

目的 分析医院感染管理风险评估的效果。方法 2016、2019年分别对某院36个部门进行风险评估,将两次评估结果(包括风险评估因素的变化、高风险科室的变化、当前管理体系完整性的变化等)进行比较。另外评价风险评估对医院感染感染管理工作的影响,即各项医院感染相关指标的变化,如医院感染发病率、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发病率、手卫生依从性、手卫生正确率、呼吸机使用率、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导尿管使用率、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发病率、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发病率。结果 2019年风险评估显示,心外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ICU、心内科ICU、外科ICU、肾内科、儿外科、老年内科ICU、新生儿ICU、儿童ICU属于高风险科室,其中儿童ICU、新生儿ICU、儿外科和肾内科为2019年新增高风险科室。2016年神经内科、风湿免疫科、血液内科、泌尿外科四个高风险部门风险级别明显降低。与2016年各项监测数据进行比较,2019年各科室当前管理体系完整性提升,医院感染发病率、MDRO医院感染发病率、CAUTI发病率、导尿管使用率明显降低,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明显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通过风险评估可提示下一步重点关注科室和风险因素并实施干预,可有效推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