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24篇
  免费   1135篇
  国内免费   150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7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81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971篇
内科学   453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269篇
特种医学   118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7408篇
综合类   7154篇
预防医学   1069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2232篇
  30篇
中国医学   4241篇
肿瘤学   165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548篇
  2022年   482篇
  2021年   628篇
  2020年   758篇
  2019年   750篇
  2018年   285篇
  2017年   609篇
  2016年   664篇
  2015年   868篇
  2014年   1404篇
  2013年   1424篇
  2012年   1760篇
  2011年   1892篇
  2010年   1810篇
  2009年   1734篇
  2008年   1600篇
  2007年   1535篇
  2006年   1276篇
  2005年   1317篇
  2004年   1237篇
  2003年   1071篇
  2002年   809篇
  2001年   654篇
  2000年   554篇
  1999年   619篇
  1998年   614篇
  1997年   547篇
  1996年   427篇
  1995年   337篇
  1994年   293篇
  1993年   166篇
  1992年   133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SCT)重建在腰椎峡部裂(L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8月至2018年8月经MSCT诊断为LS患者120例,分别应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技术对图像进行重建处理。综合对比MPR、MIP、VR图像。结果 120例患者中共检出LS 227处,滑脱73例;MPR图像、MIP图像对LS检出率高于VR图像(P<0.05)。MPR图像可清楚显示LS情况及椎体滑脱程度;MIP图像也可显示LS情况,但对周围软组织观察效果不佳;VR图像可立体观察峡部结构,但对较小裂隙显示较差。结论MSCT重建技术可全方位评估LS情况,推荐MPR作为临床首选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52.
目的:比较青少年L_5S_1发育不良性滑脱与峡部裂性滑脱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特点。方法:对2002年5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4例影像资料完整的青少年L_5S_1滑脱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8例,女16例,年龄10~18(13.4±2.0)岁;其中发育不良性滑脱(发育不良组)9例,峡部裂性滑脱(峡部裂组)15例。在站立位脊柱侧位片上测量滑脱相关指标(滑移距离、滑脱率、滑脱角)和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指标(矢状面偏移、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L_5入射角、骨盆入射角、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骨盆矢状面厚度、腰骶角、骶骨平台角)。对两组影像学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滑脱距离、滑脱率和滑脱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育性滑脱组矢状面偏移、L_5入射角、骨盆倾斜角和骨盆矢状面厚度均明显高于峡部裂性滑脱组(P0.05)。发育性滑脱组的骶骨倾斜角、腰骶角和骶骨平台角则显著低于峡部裂性滑脱组(P0.05)。两组间胸椎后凸角和腰椎前凸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峡部裂性滑脱明显不同,发育不良性滑脱表现为躯干前倾明显,骨盆后倾。对于发育不良性滑脱,需要严密观察,出现矢状面失平衡时则应早期手术干预。  相似文献   
53.
54.
55.
目的探讨微创经单侧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和半椎板切除入路开放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侧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并进行比较。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月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后的60例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伴侧椎管狭窄症患者。按手术方法不同,将之分为观察组(MIS-TLIF组)和对照组(半椎板切除开放手术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以及手术前后VAS评分、ODI指数和JOA评分的改善情况,观察其植骨融合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的VAS和JOA、ODI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MIS-TLIF组的术中失血量、卧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IS-TLIF组术后1年植骨融合率为93.33%(28/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25/30)(P0.05)。结论 MIS-TLIF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侧椎管狭窄症,可以取得与开放融合术相同的临床疗效,且有显著的微创优势,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6.
腰椎吻合棘病,又称吻合椎综合征和棘间骨关节病等。该病于1933年首次被提出,主要由腰椎相邻两棘突互相碰撞而引起,常导致慢性下腰部疼痛。该病并未引起广泛的关注,以致其临床漏诊或误诊率极高,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现将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不同类型影像学特征及相关影像学研究进行综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应用一期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联合前路病灶清除、同种异体骨重建术治疗儿童活动性脊柱结核的中、长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月共19例采用一期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联合前路病灶清除、同种异体骨支撑重建的术式治疗胸、腰椎结核感染导致至少连续两个椎体破坏的患儿资料,年龄3~10岁,平均6.3±2.1岁,随访时间5~11年,平均7.5±2.0年,受累椎体2~4个。所有患儿分别于术后1周、3、6、12个月行X线检查,随后每年行X线检查一次,测量后凸Cobb角,同时观察有无植骨块移位、松动、塌陷以及有无后凸畸形发生,记录患儿术前、术后1周及每次复查时的Frankel分级、后凸角、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对于随访超过5年的患儿(19例)行高分辨率三维CT扫描通过Bridwell分级评估植骨块融合情况。结果:随访期间均未发现结核复发,未发现钉棒松动、断裂,术后6个月ESR、CRP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B级2例,C级5例,D级9例,E级3例,术后1周时Frankel分级:B级1例,C级3例,D级1例,E级14例,末次随访时D级1例(术前B级),E级18例,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后凸角平均41.32°±13.19°,术后即刻后凸角度平均9.74°±5.80°,即刻矫正率76.4%,末次随访后凸角平均12.32°±6.40°,平均丢失2.58°±0.60°,末次随访时矫正度数为29.0°±8.9°,矫正率为70.1%,术后即刻后凸角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后凸角与术后即刻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19例患儿植入的同种异体骨的上下两端及后方的附件均与周围骨形成骨性连接,Bridwell分级1级融合;2例发生骨块下端轻度塌陷但形成骨痂且有骨小梁通过植骨接触面并且无明显植骨块松动及移位,1例出现局部轻度后凸畸形,但无神经损害及局部疼痛。结论:一期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联合前路病灶清除、同种异体骨重建的方法治疗儿童胸腰椎结核导致的椎体破坏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术式,中、远期随访观察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结果。  相似文献   
58.
目的:评价功能锻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术后的时效性及对腰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纳入标准的 100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50 例,治疗组在经皮椎间孔镜靶向穿刺定位治疗后给予系统腰腹肌功能锻炼,对照组给予直腿抬高练习和背伸肌适度锻炼,随访 1 年;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 d、3 月、6 月及 1 年采用VAS、ODI 评分和术后 1 年的腰背部不适例数、腰椎稳定性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腰痛、腿痛 VAS 评分、ODI 评分术均低于术前(P<0.05),两组术前、术后 1 d 腰痛、腿痛 VAS 评分、ODI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腰痛 VAS 评分术后 3 月 [(1.31±0.42) 分 vs (2.01±1.03) 分 ]、术后 6 月 [(0.67±0.32) 分 vs (1.58±0.74) 分 ]、术后 1 年 [(0.41±0.17) 分 vs (1.37±0.64) 分 ] 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腿痛 VAS 评分术后 3 月 [(1.31±0.42) 分 vs (2.01±1.03) 分 ]、术后 6 月 [(0.67±0.32) 分 vs (1.58±0.74) 分 ]、术后 1 年 [(0.41±0.17) 分 vs (1.37±0.64) 分 ] 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 ODI 评分术后 3 月 [(10.14±1.07) 分 vs (12.33±1.28) 分]、6 月 [(8.21±0.14) 分 vs (10.34±0.75)分 ]、1 年 [(7.92±0.05) 分 vs (9.28±0.42) 分 ] 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 1 年,两组腰椎曲度、前凸指数、骶骨倾斜角方面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 1 年前凸指数 [(2.52±0.27) cm vs (2.32±0.58) cm]、骶骨倾斜角 [(31.08±4.81)° vs (28.19±3.05)° ] 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 1 年腰腿部不适阳性率比较,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靶向穿刺定位治疗 LDH 术后给予系统腰腹肌功能锻炼,可明显缓解疼痛不适,维持腰椎的稳定性,降低复发率,且症状随系统功能锻炼次数的增加改善越明显。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对50例(57椎)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PKP。观察患者术后疼痛VAS评分、后凸角度(Cobb)、巴塞尔指数(BI)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本组手术时间25~90 min,单椎体注射骨水泥量2.5~5.5 mL。术后出现6例骨水泥渗漏,未发生神经损伤、感染、肺栓塞等其他并发症。随访6个月,术后1周、1个月和6个月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度等指标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创伤小、止痛效果确切,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和强度,后凸畸形发生率低,患者生存质量高。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腰大肌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治疗的腰大肌损伤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就诊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2组均给予针灸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针刀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疼痛评分(视觉模拟量尺VAS)及腰椎活动度(MMS),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VAS及MMS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在治疗后VAS及MM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针灸结合针刀治疗能有效减轻腰大肌损伤引起的腰部疼痛症状,缩短治疗时间以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