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19篇
  免费   1210篇
  国内免费   784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65篇
妇产科学   429篇
基础医学   468篇
口腔科学   38篇
临床医学   2537篇
内科学   786篇
皮肤病学   241篇
神经病学   318篇
特种医学   370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491篇
综合类   9636篇
预防医学   2313篇
眼科学   36篇
药学   7201篇
  32篇
中国医学   4289篇
肿瘤学   150篇
  2024年   107篇
  2023年   358篇
  2022年   355篇
  2021年   507篇
  2020年   598篇
  2019年   711篇
  2018年   340篇
  2017年   717篇
  2016年   730篇
  2015年   884篇
  2014年   1448篇
  2013年   1557篇
  2012年   1808篇
  2011年   1948篇
  2010年   1789篇
  2009年   1637篇
  2008年   1681篇
  2007年   1526篇
  2006年   1365篇
  2005年   1423篇
  2004年   1245篇
  2003年   1145篇
  2002年   962篇
  2001年   925篇
  2000年   782篇
  1999年   599篇
  1998年   500篇
  1997年   396篇
  1996年   310篇
  1995年   264篇
  1994年   182篇
  1993年   128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52.
目的产后出血是导致围产期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产妇生命安全,而产后宫缩乏力是诱发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临床针对产后出血患者及时促进宫缩,以减少产后出血量,改善机体凝血功能,尤为关键。本研究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垂体后叶素对产后出血患者凝血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为产后出血患者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2018-04-03-2019-03-27汝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孕周和分娩方式等因素组间匹配的原则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垂体后叶素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凝血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3%,高于对照组的8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1,P=0.046。治疗后,观察组凝血活酶时间为(39.68±13.71)s,低于对照组的(49.57±11.64)s,t=3.927,P<0.001;观察组纤维蛋白原为(3.24±0.62)g/mL,低于对照组的(4.02±0.84)g/mL,t=5.335,P<0.001;观察组凝血酶时间为(19.24±3.65)s,低于对照组的(25.34±5.34)s,t=6.735,P<0.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5,P=0.799。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垂体后叶素可有效改善产后出血患者凝血功能,提高产后止血效果,且联合用药未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3.
54.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孕妇产后出血临床治疗上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由于子宫收缩乏力而导致的产妇出血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经常规治疗后无效,均给予前列素氨丁三醇进行治疗,统计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28例患者效果显著、2例有效,治疗显著率为93.33%(28/30)。结论:在孕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磷酸鞘氨醇受体2(S1PR2)基因在颞叶癫痫大鼠海马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将72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实验组使用氯化锂—匹罗卡品进行颞叶癫痫诱导制模,成功后持续大发作1h终止待检,对照组以相同剂量生理盐水注射,然后以进行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印迹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两组1d、3d、7d、28d、56d海马S1PR2阳性细胞计数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两组3d、7d、28d、56d海马S1PR2蛋白表达水平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显示,S1PR2蛋白表达阳性为红色,星形胶质细胞为绿色,细胞核为蓝色。结论颞叶癫痫大鼠海马中S1PR2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说明颞叶癫痫发病机制可能与神经元功能、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受到S1PR2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56.
目的分析在绝经后妇女取环手术中联合使用米索前列醇、利多卡因的具体效果。方法将2018年3月~2019年3月间在本院接受取环手术的82例绝经后妇女分为联合组和单药组,联合组患者术前置入米索前列醇,术中使用利多卡因麻醉,单药组仅在术中使用利多卡因,对比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联合组的手术状况和顺利取环率都要优于单药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绝经后妇女取环手术中联合运用米索前列醇和利多卡因能够显著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57.
58.
目的:总结绝经后取环困难患者术前应用米非司酮、米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2017年绝经后要求取环患者2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就诊后行取环术,试验组于术前应用米非司酮、米索,患者术后均进行抗炎治疗。结果:组间取环顺利占比对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取环困难以及取环失败占比对比,对照组均高于试验组(P<0.05);组间术中疼痛0级占比对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术中疼痛2级、3级占比对比,对照组均高于试验组(P<0.05)。结论:术前应用米非司酮、米索配伍,可以提高绝经后取环成功率,缓解患者术中疼痛感,具有实施价值。  相似文献   
59.
骨质疏松症常易导致骨折,致残和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药地黄及组方在临床上抗骨质疏松效果显著,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和报道了其活性成分梓醇在这方面的作用和机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将通过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等对于近10年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搜集并整理有关地黄、梓醇抗骨质疏松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归纳梓醇通过颅骨缺损模型、卵巢切除模型和糖尿病骨质疏松模型等体内动物模型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等体外细胞模型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的实验结果,分析其研究动态、给药剂量、作用指标以及可能影响Wnt、Hedgehog和PTEN/RANKL等相关信号通路,挖掘潜在的作用靶点和分子机制,为更好地发挥、研究地黄和梓醇抗骨质疏松的作用及机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1,25-二羟维生素D_3[1,25(OH)_2D_3]对Ig A肾病(Ig AN)大鼠肾组织中白细胞介素-4(IL-4)的影响。方法将造模成功的32只Ig A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未干预组、1,25(OH)_2D_3治疗组、泼尼松组、1,25(OH)_2D_3+泼尼松组,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大鼠肾脏组织中IL-4表达的变化。收集Ig AN大鼠的尿蛋白定量(24 h)及尿红细胞计数等生化指标,分别对各组IL-4表达情况与相应的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尿蛋白定量(24 h):正常对照组(A组)为(6.9±0.6)mg/24 h;未干预组(B组)为(50.8±2.9)mg/24 h;泼尼松组(C组)为(12.1±1.3)mg/24 h;1,25(OH)_2D_3治疗组(D组)为(25.4±1.0)mg/24 h;泼尼松+1,25(OH)_2D_3治疗组(E组)为(9.6±0.6)mg/24 h;经治疗后C、D、E组尿蛋白定量(24 h)较B组均有下降(P<0.05),其中E组下降最显著(P<0.05);2尿红细胞计数:A组为(3.3±1.5)个/μl;B组为(377.4±11.1)个/μl;C组为(19.3±2.7)个/μl;D组为(196.6±7.3)个/μl;E组为(9.3±2.2)个/μl;经治疗后C、D、E组尿红细胞计数较B组均有下降(P<0.05),其中E组下降最显著(P<0.05);3IL-4平均光密度值:A组为0.080±0.030,B组为0.230±0.013,C组为0.162±0.021,D组为0.199±0.031,E组为0.092±0.024;经治疗后C、D、E组平均光密度较B组均有下降(P<0.05),其中E组下降最显著(P<0.05);4IL-4的表达与尿蛋白定量(24 h)呈正相关(P<0.05),与尿红细胞计数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1,25(OH)_2D_3下调了肾组织内的IL-4的表达,调节Ig AN大鼠的自身免疫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