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目的研究Stathmin和Cathepsin B在人结直肠癌组织及其转移灶中的差异表达,探讨Stathmin和Cathepsin B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158例高分化,中分化及低分化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及64例相应转移灶组织中Stathmin蛋白和Cathepsin B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Stathmin蛋白及Cathepsin B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及其转移灶中均高表达;高分化结直肠癌样本中Stathmin蛋白及Cathepsin B蛋白在细胞膜或细胞浆阳性表达,而在低分化结直肠癌细胞核,细胞膜及细胞浆中可见二者的阳性表达。 结论Stathmin及Cathepsin B可能是判断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分级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组织中的表达与血管生成拟态(VM)的关系.方法 收集84例GIST患者石蜡包埋肿瘤标本(有VM者21例),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指数评定MMP-2、MMP-9和VEGF的表达.另收集42例GIST患者组织标本库储存的新鲜肿瘤标本(有VM者22例),以明胶酶谱技术检测肿瘤组织中MMP-2和MMP-9活性.结果 84例GIST患者中,有VM组患者MMP-2和MMP-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指数(分别为4.10±2.05、3.43±1.89)明显高于无VM组(分别为2.98±1.97、2.38.4±1.84,均P<0.05);V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例GIST患者中,有VM组患者MMP-2和MMP-9活性(分别为3.62±3.95、4.77±5.29)均明显高于无VM组(分别为1.26±l.21、2.11±1.54,均P<0.05).结论 GIST中MMP-2、MMP-9表达与VM形成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53.
目的检测人乳腺癌石蜡组织及人乳腺癌细胞株中miRNAs的表达情况,初步筛选人乳腺癌miRNAs表达谱。方法(1)应用组织微阵列平台,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对91例人乳腺癌和26例癌旁乳腺组织标本42种miRNA进行检测;(2)培养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和正常乳腺上皮细胞株HBL-100,分别抽提细胞总RNA,分离小分子RNA,荧光标记后与miRNAs微阵列杂交,通过芯片扫描和数据分析,获得人乳腺癌miRNAs表达谱。结果(1)与癌旁乳腺组织相比,14种miR-NAs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发生了显著变化(P0.05),其中9种表达上调,5种表达下调。(2)利用miRNAs微阵列,筛选获得71种与人乳腺癌相关miRNAs,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相比,34种miRNAs表达上调,37种表达下调。结论筛选出与乳腺癌相关的差异表达miRNAs,为进一步研究其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肿瘤局部微环境对肿瘤细胞发生线形程序性坏死(LPPCN)的影响.方法:C57BL小鼠9只,结扎小鼠左后肢股动脉,注射B16单细胞悬液于左后肢(缺血组)和右后肢(对照组),构建B16F10小鼠黑色素瘤后肢缺血模型;C57BL小鼠10只,注射B16单细胞悬液于小鼠腹腔(腹腔组)和左后肢(后肢组),构建小鼠黑色素瘤生物力学模型;HE切片观察不同组间LPPCN分布的差别;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组织基质金属蛋门酶(MMP)-2、MMP-9的表达.结果:LPPCN细胞百分率比较,缺血组高于对照组,后肢组高于腹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MMP-2、MMP-9阳性细胞百分率比较,缺血组高于对照组,后肢组高于腹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肿瘤局部缺氧和压力变化可以上调MMP-2、MMP-9的表达并诱导肿瘤细胞发生LPPCN.  相似文献   
55.
乳腺癌转移相关基因表达蛋白组织微阵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通过MMP2、P27Kipl、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MDM2、P21WAF1免疫组化染色,分析上述不同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乳腺癌转移相关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收集具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病例100例,制作成组织芯片,进行MMP2、P27Kipl、fibronectin、MDM2、P21WAF1免疫组化染色,根据染色指数(staining index,阳性细胞百分数×染色强度)对乳腺癌原发灶和转移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上述不同指标在乳腺癌转移中的作用.结果:100例乳腺癌标本中,转移灶MMP2、P27Kipl、fibronectin、MDM2、P21WAF1的表达均高于原发灶肿瘤组织的表达,其中转移灶MMP2、P27Kipl、fibronectin、P21WAF1的表达与原发灶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2、P27Kipl、fibronectin、MDM2、P21WAF1表达相关基因可能参与乳腺癌转移,肿瘤细胞表达MMP2、P27Kipl、fibronectin、MDM2、P21WAF1蛋白增加,可能更易于其转移和浸润.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在乳腺癌演进的过程中,肿瘤细胞获得侵袭能力可能不是由单个基因进行调控的,而是多个基因相互协调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6.
MVD及VEGF、TGFβ1表达与肺癌转移预后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微血管密度(MVD)及VEGF、TGFβ1表达与肺癌转移和预后之间的关系,分析VEGF、TGFβ1共同表达在预测肺癌预后上的意义。方法:对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肺癌89例,按有无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5年生存期限分别分组,并进行MVD计数和VEGF、TGFβ1免疫组化染色。染色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合随访资料探讨MVD及VEGF、TGFβ1与肺癌转移预后中的作用。结果:MVD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1),在肺癌5年生存期限上MVD的差别也有显著意义(P<0.01)。TGFβ1表达在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有远处转移组TGFβ1、VEGF表达也明显高于无远处转移组肺癌的表达(P<0.01);VEGF、TGFβ1共同表达5年以上生存组明显低于5年以下生存组。结论:MVD及VEGF、TGFβ1表达是预测肺癌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及预后的良好指标。VEGF、TGFβ1共同表达可以促进肺癌血管形成和肿瘤细胞转移。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恶性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 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表达特征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及预后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6例(56眼)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中MMP-2、MMP-9的表达特征,以CD34标记检测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并分析其与肿瘤血管生成及肿瘤转移的关系.结果 56例患者中MMP-2和MMP-9的表达阳性率较高,分别为91.07%和96.42%,两者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关系(r=0.45,P=0.001);有转移病例出现MMP-2、 MMP-9高表达的比例明显高于无转移病例(P=0.004,P=0.006);MMP-2 、MMP-9高表达者的MVD明显大于其低表达者(P=0.025,P=0.021).结论 MMP-2和MMP-9的过度表达可能与脉络膜黑色素瘤血管生成及肿瘤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内皮抑素对黑色素瘤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对肿瘤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的影响,并阐述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C57/BL6小鼠40只,建立小鼠B16黑色素瘤动物模型,分为内皮抑素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两组肿瘤内血管生成拟态(VM)和内皮依赖性血管的数目;构建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染色检测肿瘤组织PCNA的表达;电镜观察两组肿瘤内微血管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实验组肿瘤中VM和内皮依赖性血管数量均少于对照组,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PCNA表达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皮抑素可抑制黑色素瘤内皮依赖性血管和拟态样血管的生长,进而影响肿瘤细胞PC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59.
胃肠道间质瘤中血管生成拟态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胃肠道间质瘤中是否存在血管生成拟态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84例CIST标本及临床病理资料.CD31/PAS双重染色结合CD117、CD31免疫组化染色证实VM存在,分析VM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84例GIST中21例具有VM;核分裂数≥5个/50HPF组和〈5个/50HPF组和有无肝转移组间VM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8)。极低危/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三组VM阳性率分别为5.9%,12.5%,39.5%,三组之间VM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020)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有VM组和无VM组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表明有VM、肿瘤大小≥10cm和出血是影响GIST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00.0.005,0.032)=结论:GIST中存在VM,VM是影响GIST患者预后的不利因素,有VM的患者易发生肝转移.预后比无VM的患者差、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染矽尘大鼠肺组织FasL表达及细胞凋亡在矽肺病理变化中的意义。方法将9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染矽尘组。对染矽尘组以暴露式气管内一次注入二氧化硅粉尘悬液(1 ml,0.2 g/kg)建立大鼠矽肺模型,对照组气管内注入1 ml灭菌生理盐水。分别于处理后1、3、7、14、21和28 d,每组分别取8只大鼠处死取肺组织,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化SP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不同时间点FasL的表达;末端脱氨核苷酸转移酶末端标记技术(TUNEL)法检测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并采用Image-Pro Plus Version 4.5 for windowsTM图像分析计算积分光密度。结果染矽尘组大鼠肺组织FasL在染矽尘后的7、14、21和28 d时,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 d时表达最高为157.50±23.12;染矽尘组大鼠肺组织凋亡阳性细胞在染矽尘后的1、3、7、14、21和28 d时,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和14d,分别最高为32.95±20.40和31.07±7.15。结论矽尘能导致肺组织细胞凋亡;FasL在染矽尘大鼠肺组织多种细胞中表达并介导细胞的凋亡,凋亡细胞主要以炎性细胞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