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5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14篇
内科学   53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88篇
综合类   248篇
预防医学   7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9篇
  1篇
中国医学   91篇
肿瘤学   4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我院自1985年以来,按新的甲状腺手术方法,进行了25例手术,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经病理诊断为甲状腺腺瘤者1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7例;女19例,男6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19岁;病史最长者11年,最短者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CDFI、能量多普勒成像(PDI)及B-flow三种技术在颈动脉血流量检测中的差异,推举三者中最佳的检查方案。方法使用CDFI、PDI及B-flow分别观测35例健康志愿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椎动脉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时间平均血流速度(TAMEAN)及血流量,比较三者所测血流量的差异。结果 CDFI、PDI及B-flow检测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椎动脉PSV、EDV、RI及TAMEAN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检测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椎动脉内径和血流量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PDI检测数值最大,其次为CDFI,B-flow检测数值最小。结论颈动脉内径的检测对于准确检测血流量至关重要。三种超声技术在检测颈动脉内径及血流量中,PDI检测数值最大,其次为CDFI,B-flow无血流外溢,检测的内径及血流量应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43.
颈椎病是现代生活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多见于中老年人.另外,随着驾车人数的增多,电脑的广泛应用,颈椎病的发病日趋年轻化、普遍化.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率较高,表现为颈部僵硬活动受限,上肢放射痛,麻木或有浅感觉迟钝,肌力减退,腱反射减弱[1],严重者还伴有重度睡眠障碍.我们应用"董氏奇穴"中的重子、重仙、镇静、肾关等穴位,并结合"十四经"中的大椎和复溜穴位治疗有上述症状的患者,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4.
加强人性化导诊服务提高国际医疗门诊护理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健康已成为第一要素.作为青岛市首家执行国际标准医疗保健服务的涉外门诊,聘请美国、韩国全科医学专家坐诊,配备朝鲜族护士、英语熟练的专业护士提供全程一体化的护理陪诊服务,拥有独立的诊疗区域和诊室.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44例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44例软骨肉瘤X线、CT示大片状骨破坏31例,斑片状骨破坏13例;骨破坏边界模糊36例,边界清晰8例;有分隔5例.钙化37例,其中可见弧形钙化9例,无钙化7例.显示软组织肿块29例.20例MRI检查中,T1WI 15例呈等信号,其内可见斑片状低信号(与肌肉信号比),其中2例可见条状高信号分隔,3例呈不均匀低信号,2例呈不均匀高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与肌肉信号比),其间可见斑点状低信号,其中10例呈囊状高信号,其间可见低信号分隔.19例CT或MRI增强检查中,呈环形小叶状壁样、弓状强化.结论 软骨肉瘤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影像学对其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浆糖盏蛋白水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伤科病房与门诊就诊的52例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和48名健康志愿者的血浆糖盏蛋白水平、血小板聚集率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对每位受试者均做Harris评分。结果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浆糖盏蛋白水平较正常人升高,血小板聚集率较正常人降低。血浆糖盏蛋白水平与股骨头坏死危险因素不相关,与Harris评分及纤维蛋白原呈正相关。血小板聚集率4 min和10 min时与纤维蛋白原正相关,2 min时与纤维蛋白原不相关。结论高含量纤维蛋白原促进糖盏蛋白的产生,其通过竞争性抑制血小板聚集缓解临床症状。血浆糖盏蛋白升高可能是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47.
背景: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组织来源丰富,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着类似的形态、表面标记物、潜在分化能力,是人体理想的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之一。目前对胎盘间充质干细胞超微结构和吞噬功能的研究较少,对其在胎盘组织中的生理功能也鲜有探讨。目的:了解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的超微结构和吞噬功能。方法:分离培养5个正常娩出胎盘来源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经体外培养后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在培养上清中添加荧光微球,孵育3 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吞噬能力。结果与结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在透射电镜下表现为细胞核比较大,核仁明显;核膜折叠、内陷显著,常染色质多,核浆比例正常。内质网系统发达,可见大量狭小或扩张的粗面内质网。胞浆内高尔基器、溶酶体常见;细胞表面微绒毛发达,偶可见细胞间连接。5个标本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中均有部分细胞能吞噬荧光微球,最多有49.6%,最少有18.4%。上述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提示细胞功能活跃,可合成和分泌大量蛋白质,并具有吞噬功能;而吞噬实验进一步验证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吞噬异物的能力,提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在胎盘中可能起着维持微环境稳态、清除异物的功能。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48.
目的:分析直肠癌放射治疗过程中,不同放疗技术和不同治疗体位对小肠受照射体积的影响。方法:选取18例直肠癌患者,膀胱充盈的状态下,治疗体位为仰卧位和俯卧位下分别扫描两组定位CT图像,分别传输至计划系统。在两组CT图像上分别制作三维适形(3D-CRT)和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比较小肠在接受不同剂量的受照绝对体积差异(V5~45)。结果:相同体位,IMRT相比3D-CRT,小肠V45明显降低,V15两者基本接近。采用相同放疗技术,俯卧位相比仰卧位小肠V45和V15均明显降低。结论:直肠癌放射治疗,相比放疗技术,治疗体位对小肠受照体积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QLB)与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在西电集团医院行剖宫产的2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产妇术后采用超声引导下QLB,对照组产妇术后采用超声引导下TAPB。比较两组产妇术后镇痛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后4 h、12 h、24 h、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比较两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对镇痛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产妇首次按压静脉自控镇痛(PCIA)时间为(10.39±1.47) h,明显长于对照组的(7.85±1.59) h,术后24 h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分别为(3.40±0.65)次、(41.83±5.73)μg,明显少于对照组的(5.18±0.49)次、(60.32±7.69)μ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的排气时间、坐起时间、下床时间、泌乳时间分别为(22.82±3.69) h、(5.27±1.32) h、(25.83±3.51) h、(3.27±0.24) d,明显短于...  相似文献   
50.
王艳阳  折虹  傅小龙  夏冰 《肿瘤防治研究》2010,37(12):1430-1432
目的 量化分析胸部肿瘤影像引导放疗剩余摆位误差,为制定合理的临床靶体积(CTV)到计划靶体积(PTV)外放边界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8年3月至2008年8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根治性放疗的胸部肿瘤患者21例,1例患者自动退出,20例进入最终研究分析。每周行一次千伏锥形束CT(KVCBCT)引导分析。以2mm作为摆位误差是否在线校正的界值,分析在线校正前、后患者的摆位误差。结果 20例患者共获取225幅KVCBCT影像。采用KVCBCT引导放疗技术校正前,患者在前后(anterior posterior, AP)、 上下(superior inferior, SI)和左右(left right, LR)三个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2±4.6)mm、(0.5±4.5)mm和( 0.8±4.4)mm。根据van 等[5]提供的公式:2.5∑+0.7σ, CTV到PTV的预留边界应设定为12mm。采用KVCBCT在线引导放疗技术校正后,患者在LR、SI和AP三个方向上的剩余摆位误差分别为:(-0.2±1.3)mm、(0.1±1.3)mm和(0.3±1.3)mm,CTV到PTV的预留边界应设定为3mm。结论 采用KVCBCT在线引导放疗技术可以减少患者摆位误差,提高治疗精确性、保证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