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0篇
内科学   35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4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9篇
  2篇
中国医学   62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1.
患者男,16岁.因左侧胸痛、胸闷憋气1个月于2007年12月8日人院.胸片示左侧大量胸腔积液.体检:体温36.5℃,脉搏82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30/70 mm Hg(1 mm Hg=0.133 kPa).左肺叩浊音,左肺呼吸音消失,双肺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82次/min,律齐.入院后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引流液为血性,张力高,共引出8300 ml.  相似文献   
312.
目的探索分组汇报参与式教学法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结合护理管理学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将分组汇报参与式教学法引入护理管理学教学实践中,将学生分为6个学习小组,采用小组临床实践调查、制作PPT、分组PPT汇报竞赛评比等方式组织参与式教学,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学生对此种教学方法的态度和建议。结果 66%的学生赞同分组汇报参与式教学方法;50%的学生是由于集体荣誉感而积极投入到此项任务中的;36%的学生认为通过此种方式对护理管理学课程的认识变得真实具体;大部分学生认为通过此种方式的锻炼可大大提高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结论在护理管理学中引入分组汇报参与式教学法可有效达到培养学生沟通交流能力、强化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效果,并且使学生加深对护理管理理论知识的认识,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313.
赵丽红 《心脏杂志》2007,19(3):365-365
1 临床资料 例1:李某某,男,71岁。心率182次/min,节律规整。心电图检查提示室上性心动过速。静推心律平70mg,10min后室上速终止。之后查血糖1.06mmol/L。按低血糖给予补充葡萄糖,患者渐清醒,室上速自行消失。例2:戴某,女,26岁,心率124次/min,律不齐,可闻早搏2~4次/min。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  相似文献   
314.
患者男,70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常规12导联同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频率161次/min,P波呈双峰,时限0.12s,R_(v_5)电压2.8mV,S_(v_1)电压2.7mV。ST_(v_5,v_6)呈水平型压  相似文献   
315.
背景药物治疗慢性呼吸衰竭的效果有限;采用无创通气对慢性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干预,可能不失为一种改善其症状和体征的有效措施.目的观察夜间无创正压通气对高原地区慢性肺心病缓解期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肌功能、肺功能的作用.设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对比观察.单位解放军第四医院兰州军区呼吸内科中心.对象选择2002-10/2004-11在解放军第四医院兰州军区呼吸内科中心住院的慢性肺心病缓解期慢性呼吸衰竭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患者均知情同意参加.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方法[1]治疗组采用呼吸机治疗,时间为每晚2200~次日晨700,通气模式为压力支持通气和呼气末正压.在治疗前和治疗5周后测定肺功能、动脉血气、呼吸肌功能和6 min步行距离.对照组病情缓解1周后在出院前测定上述指标,出院后未经任何治疗,5周后复诊测定上述指标.[2]6 min步行距离试验让患者尽最大努力在20 m走廊内行走,完成6 min或以呼吸困难不能坚持为止,用计量表测算步行距离.用电脑膈肌功能测定仪测定口腔最大吸气压、最大呼气压后,用气道阻断法测定最大跨膈压.采用血气分析仪测定动脉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用电脑肺功能仪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3]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主要观察指标两组干预前后呼吸肌功能、肺功能、动脉血气和6 min步行距离比较.结果纳入慢性肺心病缓解期慢性呼吸衰竭患者6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动脉血气和肺功能各项指标相近(P>0.05).干预5周后,动脉血氧分压、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最大吸气压、最大呼气压、最大跨膈压和6 min步行距离治疗组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0.0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治疗组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1).结论夜间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显著改善高原地区肺心病缓解期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动脉血气和肺功能,增强呼吸肌力量.  相似文献   
316.
高原地区慢性肺心病低渗血症对肺性脑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慢性肺心病低渗血症对肺性脑病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高原地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89例,根据血气分析及血浆渗透压将其分为3组:①肺脑组(肺性脑病组)36例;②混合组(肺性脑病合并低渗血症组)28例;③低渗组(低渗血症组)25例。对3组的血电解质、血气、血浆胶体渗透压及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低渗组和混合组的血浆渗透压(分别257.22±9.35 mOSm/L、258.83±11.20 mOSm/L)、血Na+(分别120.33±6.59 mmol/L、121. 76±5.35 mmol/L)、血K+(分别3.31±0.49 mmol/L、3.25±0.46 mmol/L)、血Cl-(分别89.36±5.67 mmol/L、87.54±4. 02 mmol/L)显著低于肺脑组(分别303.44±9.87 mOSM,L、142.85±4.12 mmol/L、4.68±0.53 mmol/L、105.51±4.30 mmol/L),均P<0.01;低渗组PaCO2(54.30±5.29 mmHg)显著低于肺脑组和混合组(分别69.40±6.02 mmHg、72.12±6. 15 mmHg),均P(0.01。低渗组和混合组病死率(分别40.0%、42.9%)显著高于肺脑组(11.11%),均P<0.01。结论:低渗血症可明显加重高原肺心病并发肺性脑病患者的病情,使死亡率增高。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317.
目的探讨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高原地区(海拔2260~3300m)3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和30例当地健康人血清bFGF含量,并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仪测定肺动脉血流频谱,计算平均肺动脉压(MPAP),使用血气分析仪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结果肺心病组血清bFGF(87.54±12.15)ng/L、MPAP(45.86±5.63)mmHg(1mmHg=0.133kPa)显著高于COPD组分别为(55.72±9.08)ng/L和(22.95±2.56)mmHg,P均<0.01,COPD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49.83±8.78)ng/L和(20.34±2.23)mmHg,P均<0.05;肺心病组PaO2(38.79±4.56)mmHg显著低于COPD组(58.22±6.18)mmHg,P<0.01,COPD组则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66.57±5.48)mmHg,P<0.01。肺心病组和COPD组血清bFGF水平与MPAP均呈显著正相关(r肺心病=0.788,rCOPD=0.674,P均<0.01),与PaO2均呈显著负相关(r肺心病=-0.735,rCOPD=-0.587,P均<0.01)。结论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清bFGF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与其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18.
目的:探讨体外膈肌起搏治疗高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患者膈肌疲劳的效果,并比较不同脉冲幅度、治疗时间及次数的差异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1-02/2004-10解放军第四医院兰州军区呼吸内科中心住院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患者84例,男52例,女32例。原发基础疾病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且均知情同意。根据膈肌起搏治疗仪治疗情况随机分为2组,每组42例。脉冲幅度60V组:男26例,女16例;脉冲幅度100V组:男26例,女16例。①两组患者病情缓解1周后,停止所有治疗包括氧疗。采用膈肌起搏治疗仪进行治疗。脉冲幅度60V组为脉冲幅度60V,30min/次,1次/d;脉冲幅度100V组为脉冲幅度100V,40min/次,2次/d。2组均14d为1个疗程。②用电脑膈肌功能测定仪测定两组患者呼吸肌功能,包括最大吸气压、最大呼气压、最大跨膈压。用公式计算呼吸肌力量指数(呼吸肌力量指数=最大吸气压+最大呼气压/2。③采用血气分析仪测定动脉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用电脑肺功能仪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④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患者84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脉冲幅度60V组患者:治疗后最大吸气压、最大呼气压、最大跨膈压、呼吸肌力量指数、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氧分压明显高于治疗前[(5.04±0.62),(5.15±0.67),(5.38±0.67),(5.09±0.65)kPa,(46.5±5.8)%,(1.3±0.4)L,(47.9±5.3)%,(7.05±0.72)kPa;(4.12±0.66),(4.32±0.64),(4.28±0.51),(4.34±0.56)kPa,(41.2±6.1)%,(0.9±0.4)L,(43.5±5.6)%,(6.22±0.76)kPa,t=3.32~7.86,P<0.01]。②脉冲幅度100V组患者:治疗前后相近(P>0.05)。③最大吸气压、最大呼气压、最大跨膈压、呼吸肌力量指数、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及氧分压:治疗前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脉冲幅度60V组明显高于脉冲幅度100V组[(5.04±0.62),(5.15±0.67),(5.38±0.67),(5.09±0.65)kPa,(46.5±5.8)%,(1.3±0.4)L,(47.9±5.3)%,(7.05±0.72)kPa;(4.19±6.60),(4.58±0.56),(4.51±6.00),(4.39±0.58)kPa,(42.3±5.6)%,(1.0±0.3)L,(44.3±6.1)%,(6.32±6.90)kPa,t=2.61~6.12,P<0.01]。治疗后二氧化碳分压脉冲幅度60V组明显低于脉冲幅度100V组[(5.64±0.73),(6.33±0.76)kPa,t=4.12,P<0.01]。结论:高原慢性肺心病患者存在着严重的呼吸肌疲劳。采用电刺激膈肌神经方法,适当地电刺激膈肌神经(脉冲幅度60V组)能够明显加强膈肌运动,改善肺通气功能,提高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从而有效地改善呼吸功能。脉冲幅度100V组结果表明较大的脉冲幅度、较长的时间和短时间内多次刺激膈肌神经,不能增强膈肌运动和改善肺通气,反而会加重膈肌疲劳和呼吸功能障碍。因此,选择适宜电刺激方法对恢复膈肌疲劳性呼吸功能障碍患者很重要。  相似文献   
319.
目的:调查分析医学高校专利现状及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情况,为驱动医学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强校建设提供参考策略。方法:利用智慧芽全球专利检索数据库对17所医学高校的专利申请趋势、授权率、转化率和专利寿命等进行专利质量分析,同时调查其近年来开展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现状。结果:尽管不同医学高校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相差较大,但整体授权率较高,调查的17所医学高校中有12所高校专利授权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医学高校专利信息服务刚刚起步,发展不均衡,专利申请门槛低,未形成完整的服务体系,因此,专利权人普遍存在对专利转化和维系意识不强的情况。首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得益于前期已开展专利相关信息服务,其专利整体表现比同类高校相对领先。结论:医学高校应重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将专利查新深入到专利审核环节,与专利代理机构协同共建,以期为医学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320.
衰老与抗衰老的研究是老年学与老年医学领域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国医学专家都在试图通过生物学年龄与各脏器功能测定来解决测量人体衰老的进程,评价抗衰老药物的效果。近年来,根据祖国医学理论,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研究抗衰老药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我们从1992年末开始对养生宝延缓衰老作用进行了临床观察,并将观察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肯定了本药在改善老化症状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