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药品盘存微机管理系统简介郭素芬张华远(北京辽回龙观医院北京100085)我们采用汉字Foxbase+编制了“药品盘存微机管理系统”,利用计算机进行药品月盘点的统计。经过几个月的运行,认为该系统功能较为齐全、操作简便实用,现介绍如下。1系统流程图2系统...  相似文献   
32.
引起猩红热暴发流行的缓症链球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冬末至1991年春,江苏海安、无锡及如东等地几乎同时发生数千例猩红热样疾病暴发流行。经对病源体进行分离鉴定、生化试验及血清学调查,并结合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分析,作者认为这是一次由缓症链球菌引起的猩红热。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筋膜内多重子宫动脉缝扎术联合垂体后叶素封闭治疗剖宫产术中胎盘源性难治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将80例胎盘源性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嚼服米索前列醇片、按摩子宫、宫内肌肉注射卡前列素、传统的子宫动脉结扎及宫腔内填塞纱条治疗。研究组采用筋膜内多重子宫动脉缝扎术、垂体后叶素封闭治疗。观察两组止血效果。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平均出血量分别为(675.10±212.02)ml、(1547.66±761.31)ml(P〈0.05)、平均手术时间(49.72±15.16)min、(80.26±40.10)min(P〈0.01)、输血率(20.00%、52.39%)(P〈0.05)、子宫切除率(0、28.58%)(P〈0.01)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产后42~60d复查子宫复旧及晚期产后出血情况,研究组38例(95.00%)子宫复旧良好,对照组28例(70.00%)子宫复旧良好,两组均无产褥感染、晚期产后大出血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该缝合方法是防治胎盘源性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它具有操作简便、易于掌握、止血迅速、效果可靠、能降低输血率、保留子宫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 应用EB病毒(EBV)感染末梢血CD5+B细胞,建立体内储存EB病毒的静息B细胞模型。方法 应用磁珠技术分离脐胎血中的CD5+B细胞;从新酶素耐性的Atada-EBV细胞中提取EB病毒对CD5+B细胞进行转染制备CD5+B/EBV细胞;流式细胞仪、Western blot法检测CD5+B/EBV细胞的病毒免疫表型和基因表型;免疫荧光双重染色BrdU、Ki67和EBNA2检测CD5+B/EBV细胞增殖活性。结果 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CD5+B/EBV细胞病毒免疫表型CD20、CD80、CD38和CD86表达增强,CD23没有表达;CD5+B/EBV细胞EBNA2和LMP1病毒相关潜伏感染基因显著增高;免疫荧光染色检测EBNA2阳性的CD5+B/EBV细胞可见BrdU阴性细胞。经因子激活CD5+B/EBV后可见Brdu阴性细胞中有Ki67阳性细胞存在,而在EBNA2阳性细胞中可见Ki67阴性细胞,验证CD5+B/EBV细胞中静息B细胞的存在。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CD5+B/EBV细胞具有体内EBV潜伏感染的静息B细胞的特征。  相似文献   
35.
目的 分析儿童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 36例HSE患儿经脑脊液HSV-IgM及PCR检查确诊,对其临床特点、辅助检查结果及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36例,预后良好组24例(67%),预后不良组12例(33%).75%的患儿年龄分布在1~6岁之间.发热28例(78%),抽搐17例(47%),嗜睡15例(42%).在预后不良组中,抽搐、嗜睡和意识改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CT/MRI和脑电图异常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结论 脑脊液HSV-IgM及PCR检查诊断迅速.抽搐、嗜睡和意识改变持续时间长的HSE患儿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36.
37.
38.
病理学所涉及的相关专业较多,无论是教师授课,还是学生学习都有一定难度。目前虽然使用了多媒体直观教学,但在内容理解上教师的授课方法仍起主导作用。病理是基础与临床的桥梁,病理教师在授课时不但要灵活的联系病理基础课,如解剖、组胚、生理、免疫等,还要联系临床各科知识,所以病理教师要讲好课,一是要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二是要有好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三是通过教学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在教学中,教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中药在高血压病眩晕治疗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本院2014年8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性眩晕患者中随机选取90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的眩晕、头胀、口苦症状改善情况和高血压控制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其血压并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治疗结束时,观察组患者的DARS、DHI-S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性眩晕患者,采用中医方药进行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血压下降,进而改善患者的眩晕、头胀、口苦症状。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对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内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脱耦联的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00 mg•L-1牛血清清蛋白糖基化终末产物(BSA AGEs)与5,10,20 μmol•L-1普罗布考作用于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24 h,检测四氢生物喋呤(BH4)、一氧化氮(NO)和超氧阴离子(O2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NOS蛋白表达情况,荧光染色检测活性氧簇(ROS),Western blot检测p47phox蛋白。结果随着普罗布考浓度增加,NO生成增加,O2 生成减少,eNOS表达减少,BH4含量增加,ROS表达降低,p47phox表达减少(P<0.01或P<0.05)。结论普罗布考能抑制AGEs诱导的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eNOS脱耦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ADPH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