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9篇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吴友苏  江毅  刘松  石嘉 《四川医学》2011,32(9):1454-1455
目的探讨血清维生素D在儿童期哮喘患者中含量变化,及与儿童哮喘发生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09年7月~2010年5月我院就诊患儿86例,均符合儿童期哮喘诊断标准。ABC-ELISA法检测患儿25-羟维生素D含量,结合相关临床指标,评价其与儿童期哮喘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86例患儿,男44例,女42例,平均年(7.83±3.76)岁,病程3个月~1年不等;两组比较显示哮喘患儿组血清VitD含量显著低于CON组(CON组VitD含量为(36.09±3.73)ng/ml,患儿含量(21.32±7.21)ng/ml(,P〈0.05)。37例患儿血清VitD含量低于CON组单侧95%可信区间;患儿年龄,1年内复发次数,FEV1,FEV1/FVC及糖皮质激素使用量与患儿VitD含量相关。结论血清维生素D降低可能与儿童期哮喘发生有关,其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胃黏膜中核因子-κB( 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检测NF-κB p65在HP阳性及阴性儿童胃黏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HP阴性胃黏膜中主要在细胞质发现p65蛋白阳性染色;而HP阳性胃黏膜中细胞质、细胞核均有阳性染色,HP感染者胃黏膜NF-κB p65...  相似文献   
33.
目的 调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群华支睾吸虫高发人群与低感染人群的分布状态及MN 血型基因的相关性,深 入了解华支睾吸虫的感染情况,为预防与治疗华支睾吸虫病打下基础。方法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武鸣区、贵港平南区 两个代表性地区作为调查研究对象,以酶联免疫法随机筛查贵港平南区500 例、武鸣区700 例的15~65 岁居民,分别 采集3ml 抗凝血与3ml 不抗凝血,共检测1 200 例人群血清中的华支睾吸虫IgG 抗体;通过血型血清学检测样本的红细 胞血型糖蛋白MN 血型,用基因分型的方法鉴定MG 与MT 的型别。结合两个区的调查总人数、华支睾吸虫抗体阳性率、 阴性率、MN 血型的血清学与基因分型作为统计数据。结果 两个具有相同生活饮食习惯地区人群的华支睾吸虫感染率 具有显著差异,即武鸣区华支睾吸虫感染率高达62%,其M 基因频率、N 基因频率、MG 基因频率和MT 基因频率分别 为72%,28%,68.6% 和31.4%。贵港平南区华支睾吸虫阳性感染率只有3.4%,其M 基因频率、N 基因频率、MG 基因 频率和MT 基因频率分别为69%,31%,82.3% 和17.7%。结论 广西壮族自治区华支睾吸虫的感染率具有地区间的明 显差异,而红细胞糖蛋白血型的M,N,MG 和MT 基因频率未发现明显差异,另外未发现饮食习惯与两区华支睾吸虫 的易感因素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34.
目的了解晚发现和非晚发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配偶/固定性伴(简称配偶),在随访期1年内发生血清阳转的情况。方法对2010年1月1日到12月31日期间登记的HIV/AIDS病人的配偶建立观察队列,按是否是晚发现分组,统计基线调查后12个月内HIV/AIDS病人配偶的HIV血清阳转频率,并比较各分层因素HIV血清阳转优势比,计算晚发现和非晚发现两组随访1年内患者配偶血清阳转密度,明确晚发现和HIV血清阳转的关系。结果 1 649例HIV/AIDS病人中,晚发现HIV/AIDS病人占66.28%(1 093/1 649),非晚发现HIV/AIDS病人33.72%(556/1 649)。282例(17.10%)HIV/AIDS病人的配偶发生HIV血清阳转,晚发现病人配偶的血清阳转占总阳转患者比例为73.40%(207/282),非晚发现病人配偶的阳转比例为26.60%(75/2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随访12个月时HIV/AIDS病人配偶的HIV血清阳转密度为30.97/100人年,其中晚发现病人的配偶为36.76/100(207/563.17)人年,非晚发现病人的配偶为21.58/100人年(75/347.47)。和非晚发现病人的配偶相比,晚发现病人配偶的HIV血清阳转在年龄、性别、职业、教育程度、感染途径等分层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发现HIV/AIDS病人配偶的血清转化密度最高是55~64岁组,30~40岁组是另一血清转化高峰。结论观察期1年内,广西HIV/AIDS病人配偶的HIV血清转化率较高,以55~64岁组为血清转化高峰,主要由晚发现患者导致。应提高HIV/AIDS病人早发现能力,和家庭计划生育干预、抗病毒治疗等干预措施相结合,减少HIV家庭内传播。  相似文献   
35.
韩立强  江毅  肖联平  田永刚  徐炜 《天津医药》2011,39(10):969-970,988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terrible triad of the elbow)是指肘关节后脱位伴尺骨冠状突、桡骨头骨折,最早由Hotchkiss[1]于1996年提出,张世民等[2]2005年在国内最先介绍了这一新概念。临床上典型的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比较少见,因骨折复杂、治疗困难且预后不佳,很少有学者对其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2009年1月—2010年9月我科共收治该类骨折7例,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后循环T IA的疗效及治疗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100例后循环T IA患者随机分为丹红注射液加阿司匹林(治疗组)和盐酸川芎嗪加阿司匹林(对照组),治疗2周后复查TCD及血小板聚集率,比较用药前后椎-基底动脉收缩峰值流速(V p)值的变化,血小板聚集率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2%,对照组为6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椎-基底动脉收缩峰值流速(V p)值和血小板聚集率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对扩张脑血管,改善脑供血,抗血小板聚集,预防脑血栓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37.
背景:目前组织工程骨构建研究中的种子细胞主要来源于骨、骨膜、骨髓及骨外组织,近年来的研究多集中于骨髓基质细胞。而脂肪中基质细胞的发现,有望取代骨髓基质细胞。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脂肪基质细胞与骨髓基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并比较二者成骨诱导后的碱性磷酸酶活性,从成骨活性方面来评价脂肪基质细胞能否取代骨髓基质细胞。 方法:手术中收集同一人体的脂肪组织与骨髓组织。脂肪组织经机械切割后以Ⅰ型胶原酶消化获得脂肪基质细胞,骨髓组织以淋巴细胞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传代后以诱导培养液行成骨诱导培养。诱导后第2,3周各检测1次细胞中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并行Von Kossa钙结节染色鉴定成骨细胞。 结果与结论:共获得15例患者的脂肪与骨髓组织,其中10例完成实验。与骨髓基质细胞相比,脂肪基质细胞更易培养成活,扩增速度快;二者细胞形态相似,诱导培养后细胞外基质中均有黑色的钙结节形成;碱性磷酸酶活性二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提示脂肪组织来源丰富,脂肪基质细胞成活容易,具有与骨髓基质细胞相似的生物学性能,且易培养、增殖快,二者的成骨活性相似,脂肪基质细胞比骨髓基质细胞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38.
田永刚  江毅 《临床医学》2010,30(1):116-118
脑脊液漏(cerebrospinal fluid,CSF)是脊柱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率约为2.31%~9.37%。如果处理不当可形成硬脊膜假性囊肿,引起神经根损伤,严重者可以发生感染,引起蛛网膜炎或脑膜炎,甚至合并脑脓肿及颅内出血。一直以来,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都是一个复杂而棘手的问题。本文现就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9.
目的 分析伴髓系抗原表达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的免疫分型特点与临床疗效预后的关系.方法 根据国际白血病欧洲协作组 (EGIL)标准,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细胞的免疫表型,对98例初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儿童分为My- -ALL和My+ -ALL组,My+ -ALL包括My+ B-ALL和My+ T-ALL组,给予正规治疗,对其预后进行观察.结果 My+-ALL患儿25例发生率为25.5%(25/98),其中My+ B-ALL 18例,占72.0%(18/25),My+ T-ALL 7例,占28.0%(7/25).My+ B-ALL和My+ T-ALL患儿中,髓系表达指标CD13阳性率最高,其次为CD33,而CD117均未表达.My+ B-ALL与My- B-ALL、My+ T-ALL与My- T-ALL患儿CR率相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在My+ B-ALL组患儿达缓解所需的时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免疫表型的研究为儿童急性白血病亚型提供了临床诊断的依据.My+ -ALL的预后没有因髓系抗原的表达而与My--ALL表现出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0.
自 1 996年以来 ,我院在食道贲门癌根治术等胸科手术中 ,联合应用气管插管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 ,效果良好。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1 6例 ,男 75例 ,女 41例 ,年龄 2 0~ 75岁 ,ASAⅠ~Ⅱ级 1 0 5例 ,Ⅲ级 1 1例。食道上中段癌 2 3例 ,食道中下段或贲门癌 87例 ,肺癌或肺大泡 6例。均经剖胸切口或颈胸切口、胸腹联合切口行根治术。术前肌注阿托品 0 5mg、苯巴比妥钠 0 1 g。硬膜外阻滞选T5~8间隙穿刺 ,头向置管 4cm。试验量为 2 %利多卡因 3~ 4ml,首次量及维持量分次间断给 0 2 %~ 0 2 5%丁卡因 1 %利多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