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5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82篇
内科学   60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408篇
预防医学   19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40篇
中国医学   572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3 毫秒
31.
《吉林医学》2012,(22):4921
<正>医学论文中,前言是整篇文章的开场白,应以简短的篇幅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以及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概况(以不超过200字为宜),说明该研究与前人的关系,目前研究的热点、存在的问题及作者所进行研究的意义,引出本文的主题,引导读者阅读下文。前言中也可点明本文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2.
斑蝥的有效成分斑蝥素是我国的传统天然药物,可抑制DNA的一级,二级结构使癌细胞进入死亡过程。但斑蝥素属剧毒药物,所以限制了使用。近年来将斑蝥素去除1,2位甲基进行人工合成去甲斑蝥素,能明显减轻对泌尿系统的刺激作用,并增强抗癌效果。  相似文献   
33.
糖尿病是全球最常见的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中医药具有病证同治、整体综合调治优势,在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近年来许多医家突破了以滋阴清热法治疗糖尿病的认识,提出了糖尿病中医治法新观点。通过系统检索文献,文章整理了辛开苦降法、养阴清热法、苦甘合化法、滋阴解毒法、清热解毒法、苦酸制甜法、益气养阴法、健运脾胃法、疏肝理气法、活血化瘀法、温阳补肾法、祛湿化痰法等目前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治法,阐述了其应用的理论依据及在减轻胰岛素抵抗、修复胰岛功能、改善糖脂代谢等方面的作用,以期为临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4.
目的 通过对2016年重庆市学校结核病疫情处置现状进行分析,了解当前学校结核病疫情处置的不足,为学校结核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利用Excel 2007建立重庆市学校结核病疫情监测及处置数据库,以辖区内学校为监测单位,收集重庆市2016年学校结核疫情处置信息,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2016年重庆市39个区县528所学校发生了结核病疫情,其中303所学校发现528次散发病例,13所学校发现14次聚集性疫情苗头,1所学校发现1次聚集性疫情,主要集中在公办、寄宿制、高级中等教育阶段。筛查学校结核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46 831例,发现结核病患者53例,检出率为0.11%,学生(0.11%)、教职工(0.05%)、家属(0.63%)接触者中结核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 P=0.000)。寄宿制学生、非寄宿制学生休学比例分别为70.87%、8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8,P=0.004)。学校发生结核病疫情后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培训、感染控制比例较低,分别为67.80%、56.44%、69.32%,不同教育阶段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的比例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84,P=0.018),其中学前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比例较低,分别为42.86%、58.72%、58.82%。 结论 2016年重庆市学校结核病疫情主要为散发病例,寄宿制高级中等教育阶段是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重点,规范密切接触者筛查方式,加强休学管理,重视健康教育、培训、感染控制对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5.
中成药金水宝具有补益肺肾、秘精益气功效,用于肺肾两虚、精气不足、久咳虚喘、神疲乏力、不寐健忘、腰膝酸软、月经不调,阳痿早泄等。主要成分冬虫夏草所含的腺苷、维生素E、锌、硒、铜等可直接参与肌体超氧化歧化酶(SOD)等代谢,它可使SOD升高,清除自由基,降低脂质过氧化物(LPO),保护患者肾脏免受损伤,改善肾血流,抑制血小板聚集,稳定溶酶体膜,降低NAG酶,维护肾小管功能,减轻氮质血症,保护和维护肾功能,促进肾细胞的修复。此药使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降低、保护患者肾脏的功能,预防和治疗早期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能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脂质过氧化物,增加心肌与脑供血,有缓解气道高反应患者支气管黏膜下的非特异炎症的作用,并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聚积,防止收缩支气管平滑肌的因子释放;还能明显改善管腔阻塞,降低气道高反应性,促进气道的修复,增强机体免疫力和舒张肺支气管平滑肌等作用。现代药理学证明:虫草不但具有扩张支气管、镇静催眠、调节心跳、雄激素样作用,而且具有抗癌、抗炎免疫调节、降血糖作用等。  相似文献   
36.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以冬春季节多发,本病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较高,尤其在儿童患者,对其听力、言语、学习、生理发育有较大的影响,成为疑难病症。现将有关分泌性中耳炎中医药认识及治疗综述如]己1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中医将本病归于耳胀、耳闭和耳聋中。中医的耳胀耳闭是以耳内胀闷堵塞感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疾病。耳胀多为病之初起,以耳内胀闷为主,或兼有疼痛;耳闭多为病之久者,耳内如物阻隔,清窍闭塞,听力明显下降,多为耳胀反复发作,邪毒滞留耳窍,迁延日久转化而致。其病因病机为:耳胀多为病之初起,多由凤邪侵袭,经气痞塞而致;耳闭多为耳胀反复发作,迁延日久,由邪毒滞留而致,与脏腑失调有关,为虚实夹杂之证。干祖望[1]认为本病是鼓室内被中医称为痰饮的分泌物所积潴占领而致。这里的痰饮有风邪之痰、湿浊之痰、脾虚之痰和肾虚之痰。  相似文献   
37.
论文前言(亦称引言)是论文的开场白,要求开门见山,简明扼要,介绍论文的写作目的、范围和相关领域研究概况,说明目前研究的热点及存在的问题,引出本文主题,给读者以引导。  相似文献   
38.
该研究通过对已发表的治疗便秘中成药的临床研究证据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以期为未来该领域的临床研究及用药提供决策依据。基于概况性综述的方法,对三大药物目录中治疗便秘的中成药进行检索,获得待评价的中成药,然后基于8个中英文数据库对相关中成药治疗便秘的临床研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检索,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整合分析,结合可视化图表对结果进行展示。本研究共纳入34种中成药,118篇研究,按功效将中成药分为消积通便、泻火通便、行气通便、润肠通便4大类,涉及125味中药。便秘研究的关注度整体呈升高趋势,关注度最高的是麻仁丸(颗粒、软胶囊),发文量达42篇,随后依次是芪蓉润肠口服液21篇,便通片(胶囊)19篇,苁蓉通便口服液10篇,有17种中成药没有相应的临床研究;研究设计类型共8种,除当归龙荟丸仅有1篇病例系列研究外,各个药物均以随机对照试验为主;干预类型中中成药对比西药的干预方式最多,关注度最高的结局指标是有效率、安全性评价和主证症状或评分,缺乏统一的核心结局指标集,不良反应和经济学研究较少,仅11.86%的研究获得了资金资助。临床上中成药治疗便秘的应用较为广泛,近年来相关研究数量呈升高趋势,然而仍然还有一部分中成药缺乏相应的临床研究证据,已发表的研究在设计上存在设计不严谨,疗效评价标准不一,缺乏证据综合的研究、资金资助较少等问题。希望未来在该领域加大投入,提高对研究相对空白的药物及药物较少的便秘证型的关注度,积极开展系统综述等证据综合类研究,同时应规范研究设计,开展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为中成药治疗便秘提供可靠证据。  相似文献   
39.
莪术油制剂多由莪术的干燥根茎提取的挥发油精制而成,能行气破血、消积止痛、化聚消症,具有抗病毒和肿瘤的确切疗效。莪术油作为一种新的有潜力的抗病毒制剂,已引起人们的重视,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已被收入1995年中国药典。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莪术油的多种药理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将近几年来其临床应用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0.
《中国药房》2019,(22):3160-3164
目的:为进一步完善枇杷叶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以"枇杷叶""质量标志物""质量控制""药理活性""化学成分""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 leaves""Q-marker""Quality control""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Chemical composition"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PubMed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03年10月-2019年2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在汇总枇杷叶质量控制现状的基础上,从枇杷叶的传统药性、传统药效、植物亲缘学及化学成分生源途径、不同产地和采收时期、不同炮制方法、药物体内代谢过程、可测性化学成分等7个方面出发,对其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602篇,其中有效文献38篇。枇杷叶可清肺止咳、降血糖等,并对2型糖尿病和非脂肪性酒精肝具有一定的疗效。目前多以单个或几个成分作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从而控制药材质量,具有专属性、特征性不强的缺点。通过现有文献预测分析发现,枇杷叶的质量标志物可能存在于三萜酸类、黄酮类、氰苷类等化学成分中,可将熊果酸、齐墩果酸、橙花叔醇苷、枇杷苷Ⅰ、苦杏仁苷、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等主要药效成分作为枇杷叶质量标志物筛选的候选化合物。今后可聚焦与其药效相关的三萜酸类、黄酮类、氰苷类等成分的定性、定量研究,并加强对相应疾病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及相关制剂的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