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34篇
皮肤病学   7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9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脑卒中患者社会心理康复,使患者得到连续性完善护理,减少复发率,使肢体功能及早得到康复,达到生活自理,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32.
目的 回顾性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100 d内腹泻的临床特点及病因谱.方法 总结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6年9月至2007年3月125例Allo-HSCT患者移植后100 d内的资料.结果 76例发生移植后腹泻的患者累计发病114例次,总发生率60.8%(76/125).病因分析显示,预处理毒性62例次(54.4%),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32例次(28.1%),感染性腹泻15例次(13.2%),血栓性微血管病(TMA)及植入综合征各2例次,治疗相关性腹泻1例次.76例移植后腹泻治愈72例,死亡4例(5.3%).Cox回归分析显示,HLA配型不合(R=6.643,P=0.026)及高危疾病状态(R=3.749,P=0.001)是腹泻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腹泻是Allo-HSCT后的常见症状,其病因包括感染和非感染因素,针对病因的治疗可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ganciclovir,DHPG)胶囊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患者巨细胞病毒(CMV)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6年2月至5月在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行HSCT的30例移植后CMV血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CMV感染预防采用更昔洛韦10 mg/(kg·d),分2次静脉滴注,移植前第9天至移植前第2天,连续8 d.移植后应用定量多聚酶链反应(PCR)定期进行病毒DNA检测,CMV-DNA定量>6.0×102拷贝/mL或<1×105拷贝/mL的患者应用更昔洛韦胶囊1 g每日3次治疗.结果 HSCT后发生CMV血症的中位时间为移植后42 d,诊断时CMV-DNA中位数4.626×103拷贝/mL.更昔洛韦胶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14 d转阴率66.67%,转阴中位时间10 d.4例(13.3%)出现不良事件,程度为轻至中度,表现为血细胞计数减少3例,转氨酶升高1例.结论 更昔洛韦胶囊用于治疗HSCT后CMV血症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PTLD)的临床特点,提高对PTLD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于2014年5月-2017年4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接受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244例患者(随访时间截止至2017年11月30日),总结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PTLD的发病率、危险因素、治疗疗效以及生存情况。结果:244例移植患者中,发生PTLD 22例,发病率为9.02%,其中病理确诊5例,临床诊断17例。22例PTLD患者均伴有EB病毒感染,均为使用ATG的亲缘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或非亲缘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20例应用了利妥昔单克隆抗体单药或以利妥昔单克隆抗体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案,17例有效,有效率85%。中位随访时间122 d,中位生存时间5(1-22)个月,总生存率50%。结论: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PTLD的发病与EB病毒感染关系密切。预处理方案中应用ATG是PTLD发病的高危因素。在无法取得病理诊断的情况下,应积极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给予临床诊断。临床上越来越多地选用利妥昔单克隆抗体治疗PTLD。  相似文献   
35.
目的 初步探索在各类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动态检测WT1基因表达水平对监测微小残留病(MRD)及预测临床复发的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RQ)-RT-PCR技术动态检测31例allo-HSCT后患者的WT1基因表达(共计102份骨髓标本),测定其WT1 mRNA及内参基因ABL mRNA拷贝数.结果 复发组和未复发组WT1基因中位表达水平分别为0.80%、0.17%,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动态检测复发组WT1基因表达,显示WT1基因表达在临床复发前或伴随临床复发时可有明显的升高(均>1.0%),复发时WT1基因表达水平较复发前一次明显升高(P<0.05).结论 应用RQ-RT-PCR技术动态检测WT1基因表达,可能是移植后监测MRD及预测复发的一种有希望的手段.  相似文献   
36.
目的 了解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晚发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3年1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allo-HSCT后发生晚发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在行allo-HSCT的1538例患者中共有20例发生晚发重症肺炎,发生率为1.3%,其中同胞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全相合移植17例(85%),半相合移植3例(15%).重症肺炎发生中位时间为移植后第227(150 ~ 690)天.14例(70%)发病时动脉氧分压低于60mmHg(1 mmHg=0.133 kPa).所有患者首发表现为胸部影像学异常,其中18例(90%)为双侧渗出性病变.全部患者发生重症肺炎时无活动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表现.18例经验性或针对培养阳性病原的特异性抗细菌、真菌感染治疗无效.8例获得病原学证据.因呼吸衰竭治疗无效或死亡11例,治疗有效9例.6例接受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输注后低氧血症及影像学改善4例,其中存活3例.结论 移植后晚发重症肺炎进展迅速,预后差.DLI可能成为提高晚发重症肺炎存活率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比较两种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uG-CSF)惠尔血和特尔津,对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的动员疗效.方法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52例,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全相合的同胞供者52例,随机采用两种rHuG-CSF特尔津和惠尔血分别进行供者造血干细胞动员,对供者千细胞动员参数及患者移植后造血重建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惠尔血组和特尔津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高峰时间均为第4天(38.9±3.0)×109/L和(37.8±2.9)×109/L(P>0.05).惠尔血和特尔津两种动员剂对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参数的影响,其结果分别为采集物MNC计数(4.8±0.7)×108/kg vs(5.1±0.4)×108/kg;CD34+(1.6±0.3)×106/kg vs(1.9±0.7)×106/kg;惠尔血和特尔津两种动员剂对供者骨髓血造血干细胞参数有诸多方面的影响,其结果分别为采集物MNC计数(3.8±0.5)/L vs(3.9±0.7)/L;CD34+(1.3±0.7)×106/kg vs (1.5±0.4)×106/kg(均P>0.05).特尔津和惠尔血两种动员剂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重建的影响,其结果分别为移植后中性粒细胞植活时间(14.6±0.9)d vs(15.2±1.6)d;血小板的植活时间(18.1±0.8)d vs(17.0±1.9)d(P>0.05);两种动员剂对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结论 惠尔血和特尔津两种动员剂分别对供者外周血及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动力学,以及对患者造血重建影响均无显著性差异.特尔津能可靠用于造血干细胞供者的动员及患者移植后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38.
目的 评价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Q-PCR)法监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血浆巨细胞病毒(CMV)DNA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之间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318例患者,自移植应采用RQ-PCR每周监测血浆CMV-DNA水平,6×102拷贝/ml视为CMV-PCR阳性.结果 共136例患者(42.8%)检测出1025例次血浆CMV-DNA阳性,首次阳性出现的中位时间为42 d,最高拷贝数及初始拷贝数中位值分别为1.5×104拷贝/ml和4.5×103拷贝/ml.318例患者中共发生CMV肺炎及肠炎23例,累积发病率为7.2%.14例患者在发生CMV病之前出现CMV血症,4例在出现临床表现后方检测出病毒阳性,另有5例CMV血症阴性的患者诊断为CMV疾病.发生CMV病的患者其CMV-DNA最高拷贝数高于未发生组患者(4.3×104拷贝/ml比1.3×104拷贝/ml,P=0.009),但初始拷贝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7×103拷贝/ml比4.7×103拷贝/ml,P=0.63).CMV-DNA最高拷贝数随着发生CMV感染的次数增加而增高,在发生CMV感染1~4次的患者中,中位数值分别为82.6×102、261.3×102、440.8×102和10 659.0×102拷贝/ml(P<0.01),且CMV肺炎及CMV肠炎发病率也从2.7%(5/182)明显上升至50%(2/4)(P=0.001).结论 采用RQ-PCR法监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血浆CMV-DNA水平对CMV病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意义,高CMV-DNA拷贝数及多次感染者预示着CMV病发生概率升高.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氟达拉滨(Flu)替代环磷酰胺(Cy)的预处理方案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接受allo-HSCT治疗的高龄(≥55岁)和(或)合并脏器功能损害的恶性血液病患者12例,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6例,急性淋巴细胞自血病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例.预处理时,HLA相合供者移植的9例采用改良白消安-氟达拉滨(BuFlu)方案,其中Flu为50 mg/d,用5 d;行HLA不相合移植的2例采用改良BuFlu联合兔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方案;行二次移植的1例采用全身放疗(TBI)-Flu方案.采用环孢素A、吗替麦考酚酯及短程甲氨蝶呤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 患者输注单个核细胞的中位数为6.68× 10~8/kg,输注CD34~+细胞的中位数为1.502 × 10~6/kg.allo-HSCT后所有患者均达到白细胞植入,植入时间中位数为17.5 d;除1例外,其余11例患者均达到血小板植入,植入时间中位数为14 d;HSCT后30 d,11例患者为完全供者型,仅1例为供受者嵌合状态.患者对预处理方案的耐受性良好,未发生严重预处理相关并发症.12例中,6例出现Ⅰ度以上急性GVHD,其中Ⅰ度2例,Ⅱ度3例,Ⅲ度1例;10例存活100 d以上的患者中,8例发生慢性GVHD;无GVHD相关死亡.随访62~554 d,10例无原发病复发存活,存活时间中位数为424 d,2例患者死亡,其中1例死于原发病未缓解,另1例死于移植后淋巴系统增殖性疾病.结论 高龄和(或)脏器功能损害的患者对应用Flu替代Cy的预处理方案的耐受性较好,且异体造血干细胞的植入顺利,原发病复发率未见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40.
,P=0.065).以移植物中CD34+细胞的中位数为界,输入CD34+数量>2.45×106/ks的78例患者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植入的时间分别为14.5 d和11 d显著快于CD34+细胞数量≤2.45×106/kg的79例患者(16 d和14 d)(P值分别为0.021、0.010).结论 移植物中CD34+细胞是同胞HLA相合骨髓和allo-HSCT后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入的影响因素,病程也是血小板植入的一个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