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33篇
  免费   415篇
  国内免费   7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4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95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766篇
内科学   220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9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2074篇
预防医学   98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42篇
中国医学   2199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220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251篇
  2007年   262篇
  2006年   249篇
  2005年   256篇
  2004年   277篇
  2003年   280篇
  2002年   276篇
  2001年   319篇
  2000年   235篇
  1999年   218篇
  1998年   227篇
  1997年   298篇
  1996年   307篇
  1995年   280篇
  1994年   248篇
  1993年   267篇
  1992年   229篇
  1991年   244篇
  1990年   141篇
  1989年   165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4篇
  1957年   9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2003年9月29日,从本院1例患者腹膜后脓肿的脓液中检出伤寒沙门氏菌,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男,27岁,农民.两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左上腹部胀痛不适.无发热、畏寒、黄疸,无恶心、呕吐,食欲及大小便亦无异常.   ……  相似文献   
32.
经方合方辨治疾病时,选方用药不囿于“十八反”配伍禁忌理论,经临床证实不仅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反而疗效显著,故而本文列举数则结缔组织疾病验案以佐证之。  相似文献   
33.
经方合方治疗临床疾病时若涉及到“十八反”配伍,当不囿于王怀隐、张子和等人提出的“十八反”配伍禁忌之说,果断用之。本文列举了数则心血管疾病的验案,这些验案在使用经方合方辨治时都涉及到“十八反”配伍用药。  相似文献   
34.
杨泽  陈佳丽  汪翔  夏永良 《新中医》2021,53(17):202-205
探究"清浊相干"的具体含义,治疗方法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以期更全面地掌握这一病机,并加以灵活地变通及运用。本文撷选《黄帝内经》相关原文,与气机升降出入相结合,对"清浊相干"理论进行系统整理与分析;查询伤寒、温病相关文献资料,挖掘伤寒、温病对其运用与发展。认为"清浊相干"导致气机紊乱失常可包括升降和出入两方面,治疗时要"以数调之",即升清降浊,宣清消浊,伤寒与温病诸多病证和治法围绕此理论展开。"清浊相干"是具有重大意义的病机,它是对气机升降出入紊乱的进一步诠释,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5.
《伤寒杂病论》经方防治肿瘤临床疗效显著。近年来大量基础研究表明,经方能通过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及抗肿瘤侵袭与转移等多种途径发挥抗肿瘤效应,其药理研究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经方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迅速,文章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6.
《伤寒论》是中医的首部外感热病学专著,张仲景在临床实践中总结了外感热病的发病规律,创立了六经辨证体系,明确了治法方药,开创了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先河。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补充、发展,从晋唐时期法不离伤寒,到金元时期百家争鸣,以热病论伤寒,以及明清后出现的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温病自成体系。近几十年,现代医家将经典理论与现代科技结合创新,提出新的理论和经验。文章从《伤寒论》六经辨证治疗外感热病谈起,结合各时期的代表性理论,阐述外感热病辨证论治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37.
伤寒254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院近7a收治的伤寒254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8.
肥达反应对儿童伤寒诊断价值的再评价——附87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玫  朱启镕  王晓红 《新医学》2002,33(2):73-75
目的:评价肥达反应在儿童伤寒的诊断价值以及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对251例伤寒患儿中伤寒杆菌培养阳性的87例患儿(伤寒组)及922例非伤寒发热患儿(非伤寒组)的肥达反应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伤寒组肥达反应的肥达反应阳性率为97%(84/87),非伤寒组为4%(40/922),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1,肥达反应的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81%,准确性为82%。伤寒患儿发病后第一、二、三、四周的阳性率分别为79%、86%、94%、89%。66例伤寒患儿重复1次以上肥达反应,并非O、H抗体凝集效价都呈上升趋势。虽然非伤寒患儿肥达反应可呈假阳性反应,但O、H抗体凝集效价极少达到1:800。结论:肥达反应仍是当今诊断儿童伤寒尤其是细菌培养阴性的伤寒患儿的可靠、有意义的辅助性诊断指标,其诊断价值应得到肯定。  相似文献   
39.
40.
头孢噻肟钠为第三代头孢菌素 ,具有杀菌作用 ,对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较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强许多倍 ,近年来头孢噻肟钠与氧氟沙星合用于治疗伤寒、副伤寒。作者自1996年6月~2001年5月 ,用阿米卡星 +氧氟沙星、头孢噻肟钠 +氧氟沙星及单用氧氟沙星治疗伤寒、副伤寒92例 ,并对三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对比观察 ,现分析如下。1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本组伤寒59例 ,甲型副伤寒28例 ,乙型副伤寒5例均经临床和血培养细菌学确诊。全部病例肥达氏反应阳性。其中70例血或粪培养检出伤寒或副伤寒杆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