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39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17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2篇
  2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目的 探讨牛磺酸对高浓度葡萄糖(HG)损伤血管内皮细胞(EC)是否有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为对象,研究了HG(20mmol/L)对EC产生的前列环素(PGI2)、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的影响及牛磺酸的干预作用。PGI2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而NO及MDA的测定则分别应用Griess法与Schuh法。结果 HG明显降低EC的NO与PGI2生成,同时增加MDA的含量。而牛磺酸则能拮抗HG所致EC的NO与PGI2生成的减少,并能降低MDA。结论 牛磺酸对HG损伤的内皮细胞有一定保护作用,其可能机制与牛磺酸能增加EC的NO与PGI2合成、降低MDA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282.
目的:了解心肌梗塞PCI术后伴发焦虑、抑郁的发生率。方法:采用疾病、健康对照研究的方法,将103例心肌梗塞PCI术后的应用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HAMD)对入选患者的术后当天和术后一月进行评定,同时对焦虑、抑郁的发生率与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把所得量表总分及焦虑、抑郁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CI术后当日HAMA、HAMD评分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当日与术后1月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1;PCI术后当日焦虑、抑郁的发生率表与健康对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焦虑、抑郁的发生率术后当日与术后1月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心肌梗塞PCI术后患者有焦虑和抑郁情绪障碍,且可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283.
目的分析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与炎症、血脂谱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纳入MS患者131例,及162例同期体检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GDF-15、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S组血清GDF-15水平显著升高[289.74(187.22,411.56) ng/L比159.30(114.13,245.87) ng/L,P0.01],且随MS代谢组分数量增加呈升高趋势(P0.01);在所有人群中,血清GDF-15水平与肥胖相关参数(体质指数、腰围、体脂百分比)、不良血脂谱(甘油三酯增加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和HOMA-IR)及炎症标志物(MCP-1和IL-6)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IL-6为血清GDF-15的独立相关因素;在调整混杂因素后,血清GDF-15水平与MS及血脂异常发生风险独立正相关,风险比分别为1.438(1.093,2.063)(P=0.018)、1.003(1.000,1.007)(P=0.043)。结论血清GDF-15水平在MS患者中显著升高,且与机体炎症和血脂谱密切相关,提示GDF-15可能参与了MS发生的病理机制及未来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潜在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84.
<正>胫骨平台C型骨折是复杂的关节内骨折,多为高能量直接暴力所致。骨折复位及软组织处理始终为此类骨折治疗的难点,治疗旨在恢复骨折关节面解剖位置,获得稳定的对合关系,关节活动正常且无疼痛,以利于早期功能锻炼。我院自2004年5月至2009年6月采用双侧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胫骨平台C型骨折患者31  相似文献   
285.
目的 探讨脂多糖 (LPS)活化的巨噬细胞对胰岛细胞的损伤作用及 15脱氧前列腺素J2 (15d PGJ2 )的保护作用。 方法 应用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水平。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测定培养上清中胰岛素、一氧化氮 (NO)的浓度 ,bcl 2 /bax在胰岛细胞中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和定量分析检测。 结果 巨噬细胞经LPS处理后 ,IL 1β生成明显增多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15d PGJ2 LPS组与 15d PGJ2 组及对照组相比 ,IL 1β亦明显升高 ,而低于LPS组 ,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 <0 0 5 )。体外巨噬细胞和胰岛细胞共同培养加入LPS处理后抑制高糖刺激的胰岛素的释放及促进NO的产生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 <0 0 5 ) ,第 6天与 15d PGJ2 LPS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LPS组bax表达上调 ,bcl 2表达下调 ,而 15d PGJ2 LPS组无明显改变。 结论  15d PGJ2 能拮抗LPS活化的巨噬细胞对胰岛细胞的损伤 ,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巨噬细胞细胞因子的产生 ,抑制bax/bcl 2的异常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86.
葡萄糖对人血管内皮细胞多元醇通路的激活作用及其机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观察葡萄糖对人血管内皮细胞多元醇通路的影响 ,并探讨其作用机理。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加不同浓度葡萄糖或作用不同时间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硝酸还原酶法、生物化学检测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等方法测定内皮细胞山梨醇、一氧化氮、醛糖还原酶活性及醛糖还原酶基因mRNA。结果发现 ,经高浓度葡萄糖处理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山梨醇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一氧化氮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醛糖还原酶基因mRNA水平及其活性均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 ,但是内皮细胞经 2 2mmol L葡萄糖作用 48h或 44mmol L葡萄糖作用 2 4h后 ,醛糖还原酶基因mRNA水平及其活性均不再升高 ,而呈下降趋势 (P <0 .0 5)。结果提示 ,高浓度葡萄糖能引起内皮细胞功能改变 ,其机制可能是高浓度葡萄糖能增强醛糖还原酶基因的转录并提高其活性 ,从而活化多元醇通路。  相似文献   
287.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肺通气功能以及弥散功能的改变情况,分析不同病程、不同并发症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82例T2DM患者及39例健康人进行肺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的测定,进行对比分析。结果:T2DM组,用力肺活量(FVC)、肺总量(TLC)、最大通气量(MVV)、1s用力呼气量(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和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单位肺泡容积的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VA)及占预计值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病程>10年T2DM组VC、FEV1、MVV、TLC、DLCO和DLCO/VA与病程<10年T2D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2DM有并发症组DLCO和DLCO/VA均明显低于无并发症组(P<0.05)。结论:T2DM患者存在肺通气功能及弥散功能损害,肺弥散功能损害主要与T2DM病程有关,早期监测肺功能指标对T2DM患者肺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88.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狭窄的关系及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方法:对634例患者(包括72例脑梗死患者及52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分别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并记录2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部位、数目、性质和颈动脉内径。用水银柱式血压计、医用磅称、自动生化分析仪完成血压、身高、体重、血糖、血脂检测,统计吸烟指数。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左右颈总动脉内径[81.94%、(7.24±0.07)mm、(7.21±0.60)mm]与腔隙性脑梗死组[28.85%、(7.45±0.10)mm、(7.52±0.75)mm]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血脂、血糖、高血压、肥胖、吸烟、脑梗死有明显相关性。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发生有密切关系,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脂、血糖、高血压、肥胖、吸烟等指标进行干预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89.
目的建立高脂饲料喂养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模型,动态观察锌alpha2糖蛋白(ZAG)的表达变化,初步探讨ZAG与NAFLD的关系。方法将48只8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成高脂饮食组(HFD组)和标准饮食组(SD组),分别给予高脂饲料和标准饲料饲养4周、8周、12周和16周。HE染色分析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肝脏甘油三酯(TG)含量、血清ZAG以及炎症因子水平。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肝脏ZAG的mRNA表达。结果 4周开始,HFD组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较SD组小鼠明显升高(P<0.05),且随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展而持续增加。8周起HFD组小鼠白细胞介素6(IL-6)、IL-8以及IL-1β水平逐渐升高(P<0.05)。4周起,HFD组小鼠肝脏ZAG mRNA表达逐渐下降(P<0.05),而血清ZAG浓度从8周开始明显降低(P<0.05)。结论肝脏ZAG表达水平降低可能参与NAFLD的发生。  相似文献   
290.
目的:对急诊内科患者昏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对其临床诊治的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急诊内科从2010年6月到2013年6月收治200位昏迷患者,其中有125位男性患者,75位女性患者,分析与总结患者昏迷的原因以及临床诊治的过程。结果:在急诊内科发生昏迷的患者中,急性脑血栓的患者有27.4%,有机磷中毒的患者有13%,急性酒精中毒的患者有21%。结论:对急诊内科患者昏迷的原因进行询问,常规的对患者进行血尿检查以及身体检查等,能使患者昏迷的概率得到降低,有助于治疗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