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02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不同分期的直肠癌治疗方案截然不同,如早期患者可行局部切除术,而晚期患者往往先采取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因此,准确的术前分期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指导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从而降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提高5年生存率[1]。  相似文献   
272.
目的 探讨影响T1~2期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1999年1月至2005年1月行结直肠癌根治手术并经病理证实为T1~2期的1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部位和肿瘤浸润深度是影响本组T1~2期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为P<0.01和P<0.05);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体类型、肿瘤组织学类型、肿瘤分化程度、CEA水平、肿瘤直径均与其淋巴结转移无关(均P>0.05).淋巴结转移和术后随访过程中远处脏器的转移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为P<0.05和P<0.01).结论 影响T1~2期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因素并不影响患者的生存,但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脏器转移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73.
前哨淋巴结定位检测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制定术后辅助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但是,目前临床上通过常规方法检出的阳性淋巴结的数量和位置与实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常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分期过低.其原因除了与病理科医师取材的方法和认真程度有关外,还在于淋巴结中存在常规病理检查无法检测到的隐匿转移[1-2].虽然,通过多层连续切片、免疫组织化学(IHC)及反转录聚合酶链(RT-PCR)等技术,能够提高对淋巴结转移检测的准确性,发现隐匿转移的淋巴结,但尚不能对手术获取的所有淋巴结均采用这些昂贵而复杂的检测方法.因此,需要更准确的评估方法帮助判断肿瘤周围淋巴结的转移情况,从而针对不同患者实施个性化治疗.  相似文献   
274.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3D腹腔镜无切口直肠癌肝转移同期手术的可行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行同期手术治疗的56例高龄直肠癌肝转移患者(≥80岁)的临床资料,其中3D腹腔镜无切口手术43例(无切口组),直肠肿瘤切除采用经直肠腔内拖出式或经直肠腔翻出式,肝脏肿瘤同期切除;开腹手术13例(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VAS疼痛评分、初次肛门排气时间、初次进食流质时间、淋巴结检出数、下切缘长度、术后并发症以及1年无病生存期(DFS)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87,P=0.375)。与开腹组患者相比,无切口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更少,初次肛门排气时间、初次进食流质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更短,术后VAS疼痛评分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841、16.118、12.105、3.803、10.922,均P<0.01)。无切口组9例(20.9%)发生不同程度的术后并发症,其中Clavien-Dindo分级Ⅰ级7例,Ⅱ级2例;开腹组患者术后Ⅰ级并发症3例(23.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42,P=0.180)。无切口组和开腹组标本下切缘长度分别为(3.9±1.3)cm、(4.0±1.7)cm,术后淋巴结检出数分别为(13.1±4.6)枚、(13.5±2.8)枚,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26、0.296,P=0.835、0.773),术后1年DFS分别为62.8%、6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7,P=0.935)。 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部无切口直肠癌肝转移同期手术安全可行,且能减少术后出血量、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并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275.
目的 分析大肠类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肛肠外科自1993年1月至2007年11月收治的121例大肠类癌临床资料。结果 121例大肠类癌病人男女比例为男:女=1.42:1,年龄平均(49.3±13.0)岁,其中位于直肠111例(91.7%),阑尾6例(5.0%),结肠4例(3.3%)。5年累计存活率83.5%,肿瘤直径和浸润深度相关(P <0.001),且二者分别与症状出现与否有关(P <0.05);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表达与肿瘤直径有关(P <0.01)。结论 直肠类癌发生率高,并有增加趋势。大肠类癌无特异性表现,病理诊断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判断预后有重要作用,外科手术应施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276.
277.
结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主要原因和处理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原因不仅与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和病程的早晚有关,更重要的是与术者的专业化程度、手术方式、手术操作以及是否采用综合治疗有直接关系。对于局部复发的处理应采取积极而慎重的态度,根据复发的类型、部位、病人的全身状况和术者医院及术者本身的经验等条件做出决定,给病人带来最大的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