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43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目的]探讨如何护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方法]对107例日龄为出生后1 d~20 d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采取精心护理,制定有效护理措施.[结果]治愈82例,好转20例.[结论]日龄为出生后1 d~20 d的患儿通过精心的治疗、护理干预,降低了后遗症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得到了患儿家属的好评.  相似文献   
232.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80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教育,实验组应用CNP进行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治疗依从性、住院天数、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医疗护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主动参与性、满意度、住院天数、治疗依从性、医疗护理质量均优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CNP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治疗依从性,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233.
目的:观察非营养性吸吮联合益生菌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随机分为红霉素组30例,非营养性吸吮和益生菌组30例.两组均给予保温,体位疗法,部分静脉营养及改善喂养等常规治疗.红霉素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霉素每次3 mg/kg,每8h口服1次,非营养性吸吮加益生菌组在常规基础上给予贝飞达口服,每次1/2粒,2次/d,且应用非营养性吸吮,疗程5d.结果:两组患儿在病程和呕吐时间、胃残留、平均增加体重、日增加奶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非营养性吸吮联合益生菌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好、无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234.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在B超引导下行中心静脉置管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7月—2016年6月静脉置管中心12 379例需行中心静脉置管的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观察组8 156例病人采用B超引导下行颈内静脉及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对照组4 223例病人由主治医生采用传统体表标志定位法进行颈内静脉及股静脉穿刺置管术。比较两组病人的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平均穿刺次数以及机械并发症发生率。调查观察组医护患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置管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100.0%vs87.52%,P0.05);观察组置管平均穿刺次数(1.0次±0.2次)少于对照组(3.0次±3.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时间(5.0min±2.5min)短于对照组(17.3min±6.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需更换穿刺位置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20%vs 15.01%,P0.05);观察组置管的血肿形成和误穿动脉等机械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护患非常满意占95%,满意占5%。[结论]专科护士独立完成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置管可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置管相关并发症、提高医护患满意度,专科护士在超声引导下行中心静脉置管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35.
粒细胞肉瘤5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粒细胞肉瘤(GS)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GS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并进行随访.结果 GS临床表现高度异质性,易发部位为软组织、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结、胃肠道、乳腺等,表现为肿块占位症状及受累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单纯化疗组、单纯放疗组、放化疗联合组及未治疗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6个月、8个月、12个月及5个月,3 a生存率分别为14.3%、0.0%、11.1%及0.0%,单纯化疗组与单纯放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纯化疗组与放化疗联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7),4组均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的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治疗效果.结论 GS应接受标准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方案化疗,有条件者应尽早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236.
目的:探讨海分枝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查阅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临床药师会诊病例中诊断为海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病例资料,考察患者暴露史、受伤部位、确诊时间、治疗方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5例海分枝杆菌感染患者中均有海鲜或海鲜环境暴露史,所有患者受伤部位均为手,其中3例为Ⅱ型感染、2例为Ⅲ型感染。确诊时间29~368 d,疗程121~249 d。4例采用2种药物联合治疗方案、1例采用3药联合治疗方案,5名患者均改善,无1例患者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临床药师与临床医生合作可缩短确诊时间,促进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37.
目的 分析恶性血液病合并毛霉菌病的临床特点、预后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1日至2022年2月28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的51例恶性血液病合并毛霉菌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疗效分为好转组(n=26)和进展组(n=25),分析其临床特点、治疗、生存情况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51例患者中,发热44例(86.27%),胸痛38例(74.51%),咳嗽或咳痰33例(64.71%)。19例患者行痰免疫荧光染色,11例(57.89%)检测到毛霉菌。41例患者共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检测43次,标本包括痰液、血液、肺泡灌洗液,36例患者检测到毛霉菌,5例为阴性,阳性率87.80%。好转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57.5 d,优于进展组(12 d)。原发病未缓解、毛霉菌病诊断时粒细胞缺乏及粒细胞缺乏超过5 d的患者预后更差,而药物联合手术治疗的患者预后更好(P<0.05)。抗毛霉菌治疗联合用药与单药治疗对预后无明显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病未缓解是影响恶性血液病合并毛霉菌病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荧光染色技术和mNGS技...  相似文献   
238.
目的 比较泊沙康唑与伏立康唑预防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1年6月于我院行allo-HSCT且应用泊沙康唑或伏立康唑进行真菌预防的104例患者(泊沙康唑组54例,伏立康唑组50例),对比两组移植后180 d内IFI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相关指标。结果 泊沙康唑组和伏立康唑组IFI发生率分别为7.4%(4例)和20.0%(1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5);在IFI高危风险的患者中,两组IFI发生率为10.0%(3例)和34.9%(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4例)和18.0%(9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1)。结论 泊沙康唑较伏立康唑可进一步降低allo-HSCT后高危风险患者的IFI发生率,且未增加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39.
目的 建立测定羟丙甲纤维素中亚硝酸盐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优化羟丙甲纤维素的前处理方法。色谱柱为Agela Venusil HILIC亲水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pH 3.8)-乙腈(50∶50,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5 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20μL。结果 采用水和乙腈为溶剂,交替递加使羟丙甲纤维素均匀溶胀,再用过量乙腈消溶胀并析出沉淀,制成亚硝酸盐溶液,多余乙腈经甲苯萃取浓缩。亚硝酸根离子质量浓度在25~1 000 n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9);检测限为10 ng/mL,定量限为25 ng/mL;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结果的RSD均小于1.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6%,RSD为0.41%(n=9)。结论 优化的前处理方法可较好地避免羟丙甲纤维素在水中强烈的溶胀作用,有助于样品的充分提取。建立的HPLC法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羟丙甲纤维素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40.
背景: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与较高的植入功能不良相关,因此经常要求更高的CD34+细胞数量,但现有研究关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CD34+细胞剂量和研究终点关系的结论是有争议的。目的:探究CD34+细胞数对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疾病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行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恶性血液病患者,总计135例。结合既往研究结果及移植中心经验,以CD34+细胞数5.0×106/kg为截止点,将队列分为2组。评估两组的移植物植入情况、复发率及非复发死亡率、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等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与结论:(1)CD34+细胞剂量与血小板的植入相关,高剂量组血小板的植入时间早于低剂量组(14 d vs. 16 d,P=0.013)。(2)两组患者3年总生存期无显著差异(67.5%vs. 53.8%,P=0.257);两组间的无进展生存期也无显著性差异(65.6%vs. 4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