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density of Himalayan marmot (Marmota himalayana) and climatic factors such as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humidity, vapour pressure, sunshine percentage, wind velocity, which a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plagu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thods: We conducted a regression analysis to find the possible climat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density of Himalaya marmot, and analyzed the response characters of Himalayan marmot to climate change. Results: Daily precipitation days (〉=0.1 mm) and sunshine percentage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density of Himalayan marmot (P〈0.01). Conclusion: Climate change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risk of plague. This phenomenon is valuable for Himalayan marmot and plague prevention. More studies are needed to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Himalayan marmot and plague.  相似文献   
22.
目的 了解我国19个省病媒生物监测点白纹伊蚊密度消长趋势,为白纹伊蚊及相关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整理2006-2013年全国病媒生物监测系统中诱蚊灯法在居民区、公园、医院、农户、牲畜棚环境监测的白纹伊蚊数据,按监测点所在温度带、降水带,进行不同监测生境、月份、年份和温度带白纹伊蚊密度差异的统计学分析. 结果 2006-2013年全国白纹伊蚊总密度为0.036只/(灯h).不同生境白纹伊蚊平均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牲畜棚和农户环境中白纹伊蚊密度较高,且都是7月密度最高,而公园、医院和居民区7-8月密度均较高;白纹伊蚊密度最高年份为2006年,其后密度明显下降,2010年和2013年略有回升.不同温度带白纹伊蚊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热带的白纹伊蚊密度最高,达0.091只/(灯h),其后依次为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监测点未监测到白纹伊蚊;暖温带的密度高峰出现在8月,晚于亚热带的7月;热带的白纹伊蚊密度全年有2个高峰,分别出现在7月和10月;热带地区白纹伊蚊密度2010-2012年出现明显的上升.不同降水带中,发现白纹伊蚊分布的3个降水带白纹伊蚊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降水量400~800 mm区域的白纹伊蚊密度最高,达13.89只/(灯h),其后依次为800~1600 mm、 1600 mm区域, 400 mm区域未发现白纹伊蚊;不同降水带中白纹伊蚊密度全年均呈单峰曲线,年均降水量400~800 mm区域白纹伊蚊密度全年最高峰出现在9月,800~1600 mm区域密度最高峰出现在8月, 1600 mm区域6-11月密度均较高; 1600 mm区域密度在2008年后一直缓慢上升. 结论 不同监测环境、温度带、降水带、月份、年份的白纹伊蚊密度存在差异,提示在白纹伊蚊及相关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上不同的生境、温度带(地区)、月份应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23.
处暑     
《现代养生》2011,(16):1
处暑,每年的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时是24节气的处暑。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节令到了处暑,气温进入了显著变化阶段,逐日下降,已不再暑气逼人。"一场秋雨一场凉","处暑热不来"等谚语,就是对"处暑"时节气候变化的直接描述。但总的来看,处暑期间的气候特点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容易  相似文献   
24.
利用甘肃省春油菜种植区甘肃民乐县1987—2006年、合作市1987—1999年油菜生育期、产量资料及光温水气象资料,分析了气候变化特征及与油菜生长发育、产量形成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气候变暖背景下,甘肃油菜产区气温呈升高趋势,气温倾向率在0.28~0.31℃·10a-1,河西民乐产区气温增幅大于甘南合作产区。降水基本稳定,两地增(民乐)、减(合作)幅较小。关键生育期——苔花期降水民乐呈减少趋势,合作呈增加趋势;气候变暖使油菜生育进程加快,民乐现蕾—开花、开花—绿熟间隔日数减少趋势明显,1997—2006年平均日数较1986—1996年分别减少13 d和4 d;单位气候要素变化导致气候产量敏感程度不一,民乐产区降水影响以正效应为主,水分不足是产量提高的主要限制因子,最大影响时段出现在苔花期。合作产区光温影响以正效应为主,光温条件不足是主要限制因子,其次是现蕾—开花期降水呈正效应。总体而言,气候变化对高寒阴湿区油菜产量增加和品质形成更为有利,不利于温带草原气候区油菜生产,温带草原气候区应积极采取抗旱保墒、播种期提前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分析北方某典型大气污染城市(M市)冬季降水的阴离子成分及对发光菌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于2011-2012年冬季采暖期采集冬季降水,分别采用酸度计、电导率仪、离子色谱仪对样品进行指标检测。并用智能生物毒性测试仪观察降水对明亮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T3变种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采集到的11次冬季降水的pH变化范围为6.51~8.38,平均值为7.26,电导率的变化范围为192.2~1 343.0μS/cm,平均值为803.0μS/cm,SO42-的平均值为69.20 mg/L,Cl-的平均值为16.20 mg/L,NO3-的平均值为2.28 mg/L,F-的平均值为1.24mg/L。11次降水4种阴离子浓度大小顺序均为SO42->Cl->NO3->F-。M市冬季降水导致的发光菌发光损失率为4.31%~16.09%,平均值为10.12%。结论 M市冬季降水整体为中性偏碱,最主要的阴离子成分为SO42-,冬季取暖燃料的燃烧可能是其重要的来源。冬季降水对发光菌的生物活性产生了轻微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6.
陆地远程转运危重病人的经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云松 《中国急救医学》2004,24(7):F003-F003
危重病人的转运是危重病救治工作的重要环节。我院急危重病救治中心自 2 0 0 0 - 12开始在省内及周边地区协助各级医院转运危重病人 ,并逐渐建立了规范的管理制度。现总结实施措施及经验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截止 2 0 0 3- 0 6共转运 15 9例病人 ,其中男12 5例 ,女 34例 ,年龄 17~ 82岁。病种 :外科疾病以颅脑损伤、脑血管意外、脑外科术后以及严重多发伤为主 ;内科疾病主要是需要呼吸机支持的疾病 ,如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格林 -巴利综合征、急性脊髓炎以及有机磷中毒和鼠药中毒。里程 :<15 0km 70例 ,15 0~ 30 0km 5…  相似文献   
27.
陆地石油勘探开发作业噪声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关于陆地石油勘探开发作业噪声调查的报道不多,且多为较小范围的调查。为了解陆地石油勘探开发作业噪声的特点,以更好地开展噪声控制、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我们对五大油田和管道局的8项作业点的生产噪声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并提出了噪声控制建议。一、调查方法1.对辽河、玉门、江汉、四川、长庆油田及管道局的地球物理勘探、钻前安装、钻井、固井、修井、酸化、压裂和油气集输作业的28个工种和1527个作业点的生产噪声进行了调查。按GBJ1221988《工业企业噪声测量规范》进行噪声检测,通过跟班计时和统计原始…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极端降水事件对广州市不同特征人群登革热发病的影响,识别脆弱人群。 方法 收集2015~2019年6~9月广州市气象资料和登革热病例监测资料。采用广义相加模型评估极端降水事件对登革热发病的滞后效应,然后进行亚组分析探究极端降水事件对不同性别、年龄段(<18岁、18~59岁、≥60岁)人群登革热发病的效应差异。 结果 研究期间广州市共报告登革热病例7 228例,周发病中位数22例。极端降水事件在滞后4周时可增加全人群登革热发病风险(RR=1.30,95%CI: 1.10~1.54)。脆弱人群是男性(RR=1.52,95%CI: 1.24~1.87, lag 4)和≥60岁人群(RR=1.99,95%CI: 1.51~2.63, lag 2)。 结论 极端降水事件可增加登革热的发病风险,该效应存在一定的滞后期,男性和老年人是脆弱人群。应加强极端降水事件后的登革热监测和预警,制定相应卫生政策应对极端降水事件发生后登革热的潜在流行风险。  相似文献   
29.
对南京地区历年肠道传染病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病终 均可发生,8-9月达到高峰,指出年发病率与同年前期的气温、降水有较好的相关,并且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该病年发病数的预报方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0.
陆地核事故经验对预防舰船核事故的启示鲁永杰,马晓林关键词核事故;预防───陆地;舰船THEENLIGHTENMENTOFLESSONSFROMTHELANDNUCLEARACCIDENTSINPREVENTINGACCIDENTOFNUCLEARP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