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目的评估多层螺旋CT对结肠癌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30例结肠癌患者行全腹部CT检查,研究其CT表现,并和病理作对照分析。结果CT显示早期结肠癌4例,中晚期结肠癌26例。CT肿瘤分期正确23例,占76.7%;估高3例,占10%;估低4例,占13.3%。结论多层螺旋CT对诊断早期结肠癌有一定价值,对中晚期癌肿价值较大,可指导临床手术及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在南京市儿童医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HSPN患儿40例,同时检测同年龄段正常体检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吸附法检测HSPN患儿外周血血清IL-17水平。结果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血清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且与肾脏早期损伤相关。结论 IL-17参与了儿童HSPN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23.
目的了解尿IgG、α1-MG联合检测在诊断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早期肾损害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对188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99例紫癜性肾炎(HSPN)、28例对照进行尿IgG和α1-MG检测,同时对18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尿蛋白定性检测。结果HSP组尿IgG、α1-MG联合检测的异常率远高于尿蛋白定性的异常率(P〈0.05);HSP组尿IgG和α1-MG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HSPN组尿IgG和α1-MG浓度高于HSP组(P〈0.05)。结论尿IgG和α1-MG联合检测对发现过敏性紫癜患儿早期肾损伤有很高价值。  相似文献   
24.
目的 通过估算冷却剂丧失事故(LOCA)时间内的安全壳内剂量率,推测事故的大小和发展趋势,为防止事故扩大、保护公众辐射安全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国内某核电站安全分析报告及LOCA事故应急演习的实际情况基础上,提出了冷却剂丧失事故工况序列MCNP耦合计算方法,将该计算方法用于LOCA事故实际演习边界条件计算。结果 计算结果与现场事故期间安全壳内γ辐射剂量率监测通道的实际读数比对,数据匹配较好。结论 该计算方法经验证可以用于类似事故工况下安全壳内剂量率的估算,为事故工况下安全壳内的放射性变化情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挪威最早发现操作视屏显示终端(VDT)发生皮炎,以后英国、美国亦有相继报道[1]。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观察甘草泻心汤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PU)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PU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服用甘草泻心汤加味,对照组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胃镜下疗效,并对临床治愈患者随访半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66%,高于对照组的71.43%;其胃镜下总有效率86.21%,高于对照组的71.43%;其症状的改善亦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复发率为22.2%,低于对照组的57.1%(均P< 0.05).结论 甘草泻心汤加味治疗PU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7.
目的评价手机使用与脑肿瘤危险性的联系。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2000年至2011年发表的关于脑肿瘤与手机使用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13篇病例对照研究文献纳入,规律使用手机者未见脑瘤危险性增高;而长期使用手机10年以上者与脑肿瘤发生存在关联(OR=1.11,95%CI:1.01~1.22),长期同侧使用手机发生脑肿瘤危险性增加32%(OR=1.32,95%CI:1.14~1.54)。结论规律使用手机并不增高脑肿瘤发生的风险,长期使用手机可能增加脑肿瘤发生的风险,但分析中的偏倚与混杂因子可能影响因果关系的解释。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逆几何形特殊设计的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DRGPCL)改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视觉质量下降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2010年1月至2010年10月期间因LASIK术后视觉质量下降要求验配RGDRGPCL的患者20例(28眼).采用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仪、CGT-1000对比敏感度测量仪测量角膜波前像差、对比敏感度.询问并记录主观症状。并选择同期普通近视患者15例(30眼),比较两组对象的角膜波前像差。对相关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及直线相关性分析。结果LASIK术后患者总像差、总高阶像差、球差、角膜后表面球差的均方根(RMS)值与普通近视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84、-5.658、-5.342、4.039,P〈0.05):与自身配戴RGDRGPCL状态下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4.510、4.520、3.826、-4.672,P〈0.05);彗差(水平、垂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ASIK术后角膜前表面球差值与配戴RGDRGPCL状态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61,P〈0.01);配戴RGDRGPCL时的角膜前表面像差与普通近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普通近视患者的总三叶草与LASIK术后(t=-7.464.P〈0.01)及戴镜状态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27,P〈0.01);LASIK术后与配戴RGDRGPCL时的总三叶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配戴框架眼镜矫正与配戴RGDRGPCL比较,两者的对比敏感度、眩光对比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ASIK术后配戴RGDRGPCL时的矫正视力与角膜总像差RMS值成负相关关系(r=-0.469,P=0.037),患者戴镜时主观视觉症状改善满意度为95%。结论角膜高阶像差的增加是引起LASIK术后患者视觉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术后患者配戴RGDRGPCL时角膜总像差、球差均方根值等明显降低,有利于改善术后患者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29.
30.
目的:探讨2013年南京地区儿童下呼吸道感染非发酵菌的菌种分布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住院患儿下呼吸道分泌物分离的病原菌,采用 K-B 法,对其进行菌株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离出869株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分离率居前3位的非发酵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占56.2%、铜绿假单胞菌占32.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占6.4%,以上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结论非发酵菌为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菌,抗菌治疗应以病原学及耐药性监测结果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