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68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40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208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凝血酶时间法的改进及对四物汤类方筛选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改进凝血酶时间(TT)法,使其更适合体外凝血酶抑制剂筛选。并用此方法测定比较四物汤类方及方中代表性成分的抗凝血酶活性。方法:建立凝血酶浓度对lgTT延长率(%)的标准曲线,对影响凝血酶活性的相关因素进行考察,如血浆的储存条件;药物溶媒的选择;药物与凝血酶预温时间。并且测定比较四物汤(SW)、少腹逐瘀汤(SF)、香附四物汤(XF)、桃红四物汤(TH)、芩连四物汤(QL)的抗凝血酶活性。对方中代表性成分的抗凝血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获得改进凝血酶时间法的适宜条件;筛选结果显示四物汤类方均有明显的抗凝血酶活性,抑制性的强弱顺序为QL(IC50=1.30mg·mL-1)>SF(IC50=1.39mg·mL-1)>XF(IC50=3.55mg·mL-1)>SW(IC50=8.14mg·mL-1)>TH(IC50=10.94mg·mL-1);活性成分槲皮素也具有显著抗凝血酶活性。结论该研究建立了一种凝血酶抑制剂筛选的便捷方法,证实了四物汤类方及成分具有直接抗凝血酶的活性,为深入解析活血化瘀方中靶向凝血酶的活性物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2.
目的:应用代表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模型及体外脾细胞IFN-γ、IL-4的分泌,考察玉屏风散醇提液和乙酸乙酯萃取物抑制迟发型超敏反应的不同特点。方法:用二硝基氯苯(DNCB)诱导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考察玉屏风散提取物诱导相和效应相分别给药的干预作用;用ELISA法检测ConA刺激的脾细胞IFN-γ、IL-4的分泌水平。结果:玉屏风散醇提液在诱导相和效应相给药均能减轻小鼠耳肿胀度,改善耳组织病理学改变,体外显著抑制ConA诱导的脾细胞IFN-γ、IL-4的分泌;乙酸乙酯萃取物效应相给药显著减轻小鼠耳肿胀度,改善耳组织病理变化,在诱导相则影响不明显,显著抑制ConA诱导的IFN-γ分泌,一定程度促进IL-4分泌。结论:玉屏风散醇提液和乙酸乙酯萃取物抑制迟发型超敏反应具有不同的特点,且与对T细胞的不同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23.
酸枣果肉资源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酸枣Ziziphus jujuba var. spinosa果肉的化学成分,为其资源开发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各种色谱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酸枣果肉中分离鉴定了14个化合物,分别为大枣皂苷I(1)、大枣皂苷II(2)、苹果酸(3)、苹果酸乙酯(4)、水杨酸(5)、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6)、胡萝卜苷(7)、D-葡萄糖(8)、芦丁(9)、二十二烷酸(10)、硬脂酸(11)、棕榈酸(12)、油酸(13)、棕榈油酸(14)。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酸枣果肉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6为首次从酸枣植物中分离得到,研究结果为酸枣果肉及酸枣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4.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在中药现代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ADD)是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在药物研发过程中起着枢纽作用,特别在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和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中药现代化是当前我国中药产业发展之路,也是新药研发的有效途径。借助现代高新技术,特别是CADD技术,结合传统中医药理论进行中药研发,似可为中医药发展开辟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创新道路。本文主要探讨CADD在药物作用靶点的发现与验证以及中药现代化中的应用及其前景。  相似文献   
25.
基于三维图形化数据挖掘方法的四物汤类方配伍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研究用于不同血瘀证证型的四物汤类方的配伍特点,从组方药物性味归经及功效等属性研究各类方之间的共同特征。方法:在本实验室开发的二维方剂图形化挖掘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药物的功效属性,分别以性味、归经、功效属性为坐标,将方剂信息表现在三维图形上。分别将用于各类血瘀证型的方剂转化为三维图形,并寻找各类血瘀证型方剂对图形中的共同节点,分析四物汤类方治疗血瘀证的用药特点。结果:通过适用于不同证型的各类方间的三维方剂图形比较,发现了部分四物汤类方治疗血虚血瘀证的部分共同特征。组方药味性味以辛、甘、温为多,大多归肝、心、脾经,功效以补血、活血、止痛为主。这类节点在各证型类方中均出现较多,平均每方出现0.5~1.5次。这些节点可代表四物汤类方治疗血瘀证的一般特点,与传统理论相符。结论:三维图形化数据挖掘方法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便于从复杂数据中发现规律,非常适用于类方数据挖掘研究。  相似文献   
26.
当归-桃仁药对配伍特点及其效应物质基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当归-桃仁药对不同配比的应用特点及其效应物质基础。方法:基于自建的中医方剂数据库,采用关联规则分析方法,挖掘归纳出当归-桃仁药对在方剂中的配伍特点;采用HPLC法分析当归-桃仁药对共煎液与单煎液不同配比中苦杏仁苷、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的含量变化;采用凝血时间、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清除DPPH自由基实验评价配伍效应及其作用特点。结果:挖掘归纳出当归-桃仁药对在方剂中的配伍特点及其出现频度;实验结果表明当归-桃仁配伍有利于苦杏仁苷、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等效应成分的溶出;桃仁当归配伍比同等生药量的桃仁单味药材凝血时间延长,血小板聚集率抑制率增加,DPPH清除率增加;当归桃仁配伍比同等生药量的当归单味药材血小板聚集率抑制率增加,说明两者配伍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结论:当归-桃仁药对具有合理性,有利于两味药中芳香酸类化合物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及苷类化合物苦杏仁苷的溶出;配伍后凝血时间延长,血小板聚集率抑制率增加和DPPH清除率增加,但各配伍比例之间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四物汤类方组方特点,探讨四物汤方中药物间的配伍关系。方法:采用"以药类方"的方法,从中医方剂数据库(源于《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检索得到含有当归、地黄、川芎、白芍其中任意3味药物的方剂5842首,建立数据库,采用Apriori算法,研究类方中药物间配伍关系。结果:从支持度来看,当归对白芍、地黄、川芎均为强支持;地黄对白芍、川芎,川芎对白芍,白芍对地黄为较强支持。药物对全方的影响:当归>地黄>白芍>川芎;药对对全方的影响:当归-地黄>当归-白芍>当归-川芎>地黄-川芎>地黄-白芍>川芎-白芍。结论:作为四物汤类方核心的当归、地黄、川芎、白芍4味药中,当归与其它药物的联系最为紧密,表现为四物汤类方的中心环节;当归-地黄药对则为方中的中心药对。  相似文献   
28.
当归-红花药物组合效应物质基础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不同配比当归-红花药物组合的物质基础与效应的相关性,探索两味中药配伍应用的变化规律。方法利用中医方剂数据库归纳分析当归-红花配伍比例,并以此设计方案,采用HPLC法分析不同配比当归-红花共煎液与单味药材煎液中阿魏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绿原酸、香豆酸量的变化。采用凝血时间和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药效指标评价当归-红花配伍的药理效应。结果获得应用频率前10位的当归-红花不同配比;HPLC分析结果显示,当归配伍红花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与同等生药量的单味药相比,当归配伍红花能延长凝血时间,增加DPPH自由基清除率。结论当归配伍红花具有合理性,有利于两味药材中芳香酸类成分的溶出,这与配伍后凝血时间延长、DPPH自由基清除率增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9.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我国麋鹿资源的发展历程、药用价值及其本草记载,并基于麋鹿种群数量的有效恢复和快速扩大的资源现状,提出了以发展药用经济动物资源为目的,引导和推动麋鹿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建立野化驯养与人工规范化养殖相结合的麋鹿生物资源发展模式;以麋鹿角、麋鹿茸等药用部位的科学合理利用为目的,开展系统的应用性基础研究;研究制定符合国家法定标准的麋鹿各药用部位加工药材的生产技术体系与质量标准体系;以麋鹿资源为原料研究开发独具特色的系列健康产品.通过实施麋鹿药用资源的规范化与规模化养殖,以提高麋鹿种群的质量与数量;通过麋鹿入药部位功效物质基础的系统研究,以揭示这一生物资源宝贵的药用等经济价值和不可替代性,促进麋鹿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0.
目的: 建立一种从整体角度研究中药效应物质的方法。方法:以红花为例,利用制备液相色谱剔除其主要成分,然后分别对剔除后的样品进行抗氧化效应评价,进而比较分析得出红花抗氧化活性的主要效应物质及各成分的贡献度。结果:从红花样品中分别剔除了7个主要物质,并通过质谱数据分析和对照品对照鉴定了其中6个成分。通过对包括剔除物质在内的所有样品进行抗氧化效应比较评价,结果发现羟基红花黄色素A,脱水红花黄色素B,6-羟基山柰酚-3,6-二氧葡萄糖-7-氧葡萄醛酸苷是红花抗氧化活性的主要效应物质。结论:该研究探索了一种较新颖而有效的中药效应物质的研究方法,通过这种方法,能从一定程度上阐明不同成分对中药效应表达直接或间接的贡献以及贡献度,使得中药效应物质表达更加明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