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4篇
药学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吕淑荣  潘晓群  向全永  武鸣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5):3017-3021,3028
[目的]了解江苏省城乡居民身体活动水平与模式.[方法]利用江苏省2007年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对3 932名15~69岁城乡居民的身体活动情况进行分析.参考世界卫生组织《身体活动问卷数据处理与分析指南》及美国身体活动纲要,用代谢当量(M ETs)计算身体活动量,将身体活动分为不足、中等、活跃3个水平.[结果]江苏省15~69城乡居民身体活动水平为不足、中等、活跃的比例分别为15.90%、37.28%、46.82%(标化后分别为18.41%、39.57%、42.02%);总身体活动量来自工作、交通、休闲时间锻炼的比例分别为58.09%、33.02%、8.89%(标化后分别为53.05%、34.77%、12.12%);每日静坐、睡眠时间分别为3.59、7.86 h,每日静态时间合计为11.45 h.[结论]江苏省15~69岁城乡居民整体身体活动水平尚可,工作与交通是居民身体活动的主要来源,今后应倡导居民更多的参加休闲时间锻炼、并减少每日静坐时间.  相似文献   
22.
本文简析了主要的个人健康行为改变理论,即跨理论模型、计划行为理论、社会认知理论、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比较它们的异同,探索将这些理论予以整合的可能。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江苏省成年人肥胖测量指标与糖尿病患病关系.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江苏省14个成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点随机抽取8 400名≥18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肥胖、中心型肥胖、体质指数(BMI)、腰围和腰身比等肥胖测量指标与糖尿病患病关系.结果 江苏省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8.5%,肥胖率为13.6%,中心型肥胖率为30.8%.不同年龄组居民糖尿病患病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77,P<0.05),且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肥胖、中心型肥胖、BMI、腰围和腰身比均与糖尿病患病显著相关(χ^2=39.01、86.82、95.11、114.61、119.76,均P<0.05),且随着BMI、腰围和腰身比的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也不断升高;BMI、腰围和腰身比每增加1个测量单位,糖尿病患病风险相应升高13%(OR=1.13,95%CI:1.10~1.15)、5%(OR=1.05,95%CI:1.04~1.06)和8%(OR=1.08,95%CI:1.07~1.10);腰身比、腰围和BMI每增加1个标准差(SD),糖尿病患病风险分别增加62%(OR=1.62,95% CI:1.49~1.76)、61%(OR=1.61,95%CI:1.48~1.75)和49% (OR=1.49,95%CI:1.38~1.62),BMI、腰围和腰身比对糖尿病患病风险的影响依次升高. 结论 BMI、腰围和腰身比与糖尿病患病密切相关.肥胖是糖尿病患病的重要影响因素,糖尿病患病风险随肥胖程度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吸烟与收缩压、舒张压及血压级别的确切的相关关系,为高血压防治和烟草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和KISH表法,共抽取江苏省14个调查点的4 480名15~69岁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吸烟、饮酒、饮食习惯及体力活动等;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等指标;共获有效问卷4 318人。数据处理采用SPSS统计软件,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男性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显著高于女性,吸烟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也显著高于不吸烟者。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吸烟量与收缩压(r=0.067,P=0.004)、舒张压(r=0.075,P=0.001)及血压级别(r=0.053,P=0.022)有非常显著的相关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了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和腰围等因素后,吸烟与不吸烟组比较OR值为1.196,95%可信区间为1.056~1.355,且随着吸烟量的增加OR值逐渐增加。结论吸烟与收缩压、舒张压及血压分级有非常显著的相关关系,吸烟可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25.
目的 了解江苏省居民吸烟行为,分析吸烟者烟草消费情况。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江苏省14个疾病监测点中抽取8 400名≥18岁成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现在吸烟率为27.1%,男性为56.9%,女性为2.5%,男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年龄和学历增长,现在吸烟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吸烟者吸烟量中位数为15支/d,男、女性吸烟者重型吸烟(吸烟量≥20支/d)比例分别为48.8%和23.7%,35~64岁和中小学学历吸烟者重型吸烟比例>50%;吸烟者购买卷烟价格中位数为7元/盒,62.1%的男性吸烟者购买卷烟价格为5~19元/盒,64.7%的女性吸烟者购买卷烟价格<5元/盒,年龄越大、学历越低、收入越低的吸烟者,购买卷烟价格<5元/盒比例越高;吸烟者每月烟草消费中位数为150元,38.5%的男性吸烟者烟草消费≥200元/月,82.4%的女性吸烟者烟草消费<100元/月,34.5%的城市吸烟者烟草消费≥300元/月,44.3%的农村吸烟者烟草消费<100元/月。结论 江苏省男性吸烟率和吸烟量较高,吸烟者购买低价卷烟的比例较高,应有效提高烟草税收和价格,控制烟草消费,改变吸烟行为,降低人群吸烟率。  相似文献   
26.
中国成人腰围、体质指数与高血压关系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 采用腰围(WC)、体质指数(BMI)综合评价中国18~69岁成年人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患病风险。方法 利用2004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样本人数,采用多级抽样方法抽取18~69岁成年人30686人,采用问卷调查和人体测量方法收集数据,比较各BMI组别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的OR值。结果 体质指数正常、超重和肥胖组中,男性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6.1%,32.0%和49.2%;女性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2.5%,28.2%和41.5%;除男性肥胖组外,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同组内的正常腰围人数(P<0.01);调整混杂因素(年龄、吸烟状况、饮酒状况和锻炼等)后,与正常腰围人群比较,各BMI组别中男性中心性肥胖者患高血压患病的OR值分别为1.9(95%CI=1.6~2.3),1.6(95%CI=1.3~1.9),1.6(95%CI=0.7~3.7);女性患高血压患病OR值分别为1.5(95%CI=1.3~1.8),1.4(95%CI=1.2~1.6),2.5(95%CI=1.2~5.2)。结论 中心性肥胖者与正常腰围者比较具有更高的高血压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2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现状及其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统称,其概念在不同时期随着对疾病认识程度的不同而变化。2001年防治COPD的全球策略—COPD全球创意[1](简称GOLD)将COPD定义为:“COPD是一种具有气道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颗粒物或有害气体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新定义在强调COPD气流受限的基础上,将以往没有包括在内的无气流受限的慢支也列入其范畴。COPD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呈缓慢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  相似文献   
28.
目的 了解江苏省城乡居民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慢性病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在江苏省14个区/县随机抽取的8 400名≥18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 江苏省城乡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75.55%,江苏省标化患病率为68.46%,全国标化患病率为67.35%;患病率居于前3位的慢性病依次为高血压(49.14%)、中心性肥胖(41.86%)和血脂异常(32.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35岁、居住区域为苏中和苏北地区、戒烟、肉食性膳食模式得分最高四分位数组是江苏省城乡居民慢性病患病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健康膳食模式得分第二和最高四分位数组是江苏省城乡居民慢性病患病的保护因素。结论 高血压、中心性肥胖和血脂异常是江苏省城乡居民的主要慢性病,该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的影响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区域、吸烟情况和膳食模式。  相似文献   
29.
目的 了解静态行为与心脑血管病死亡的关系。方法 于2010年10月-2014年12月应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江苏省8 275名≥18周岁未患心脑血管病的常住居民作为研究队列进行随访,以队列中96例新发心脑血管病死亡患者作为病例组,并按照成组设计、病例与对照1:5的原则从随访队列中未发生心脑血管病事件人群中抽取480人作为对照组,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在调整可能的混杂因素后分析静态行为与心脑血管病死亡间的关系。结果 在调整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平均年收入、吸烟、饮酒和血压等因素后,每日静态行为时间≥6 h者心脑血管病死亡风险为每日静态行为时间<2 h者的5.94倍(95%CI=2.01~17.60);静态行为与吸烟行为在心脑血管病死亡上存在交互作用(OR交互=1.37,95%CI=1.01~3.56),现在吸烟同时每日静态行为时间≥6 h者心脑血管病死亡风险为从不吸烟且每日静态行为时间<2 h者的2.46倍(95%CI=1.03~5.88),未发现静态行为与饮酒行为在心脑血管病死亡上存在交互作用(OR交互=0.91,95%CI=0.78~1.06)。结论 每日静态行为时间过长可以单独或通过与吸烟行为相互作用而增加心脑血管病的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30.
目的合成喹羟酮水溶性前药—丙氨酸喹羟酮盐酸盐,提高其溶解性。方法以2-硝基苯胺为起始原料合成丙氨酸喹羟酮盐酸盐。结果合成目标化合物,其结构采用1H-NMR验证。结论目标化合物水溶性有很大幅度提高,工艺简单可行,适宜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