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直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松解膝关节外纤维粘连导致的伸直型关节外强直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方法 :对 17例 (18个膝 )伸直型关节外强直患者施行了关节镜松解术 ,术后使用被动活动器 (CPM )锻炼和骨伤治疗仪治疗 ,并进行主动锻炼(ROM)等康复护理。结果 :本组出院时优良率 82 .35 % ,随访优良率 6 1.11%。结论 :伸直型膝关节僵直行关节镜术后早期使用CPM和骨伤治疗仪并进行主动活动 ,具有住院时间短、康复快、再粘连几率低的优点 ,而康复护理对保证关节镜术后的治疗效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3H-牛膝蜕皮甾酮在小鼠体内组织定量分布及药动学和归经的关系.方法:采用氚标记苋科植物牛膝的有效成分牛膝蜕皮甾酮为示踪剂,经小鼠尾静脉注入,测定36 h期间9个不同示踪时相器官组织样品中示踪剂含量.观察3H-牛膝蜕皮甾酮在体内动态定量分布、排泄状况和药动学,并探讨其与归经的关系.结果:同一器官的不同示踪时相和同一示踪时相的不同器官,其示踪剂含量呈现显著性差异(P<0.01).3H-牛膝蜕皮甾酮较集中分布于肝脏、肾脏、肾上腺、小肠和肺脏等器官.其药-时过程符合二室开放模型特征,符合线性动力学,t1/2β为(778.65±12.36) min.结论:3H-牛膝蜕皮甾酮对器官组织选择性分布的特点与牛膝归经的脏腑络属关系基本一致,实验结果为牛膝的传统归经理论提供了一定的现代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3.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股骨头血液供应破坏或骨细胞变性导致骨的有活力成分死亡的病理过程.其病因、发病机制较复杂,易出现疼痛、功能障碍从而影响生活质量,甚至致残.其治疗关键是尽早发现,干预性治疗,重建血供,防治股骨头塌陷、变形.对已发生塌陷和变形者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并进行手术治疗.临床上治疗方法很多,现对其治疗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4.
背景: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建立过程中动物的死亡成为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 目的:观察以脂多糖和地塞米松建立股骨头坏死模型,提高模型成功率的方法。 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8只随机等分为模型组、庆大霉素组、庆大霉素+兰索拉唑组和对照组,前3组连续2 d经耳缘静脉注射脂多糖,再连续3 d,臀部肌肉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建立股骨头坏死模型,庆大霉素组和庆大霉素+兰索拉唑组在建模成功后连续7 d以庆大霉素灌胃,同时庆大霉素+兰索拉唑组肌肉注射兰索拉唑注射液。对照组兔仅注射生理盐水。 结果与结论:模型组、庆大霉素组和庆大霉素+兰索拉唑组均造模成功;其中庆大霉素+兰索拉唑组存活状况最好,3组动物死亡率分别是33.3%,25%,8.3%,模型组、庆大霉素组、庆大霉素组+兰索拉组和对照组兔的死亡数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在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建立中,庆大霉素+兰索拉唑的使用,可以提高实验动物的生存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25.
背景:良好的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的建立,有助于研究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为股骨头坏死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研究内毒素脂多糖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液诱导兔股骨头坏死的实验效果。 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21只和对照组15只。模型组连续2 d每日经耳缘静脉注射内毒素脂多糖10 μg/kg,再连续3 d,每日肌肉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25 mg/kg;对照组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 结果与结论:模型组4周后X射线显示兔关节间隙增宽,密度增大,关节软骨下骨密度增高,股骨头变平,骨小梁模糊,软骨下骨与骨松质界限不清,在股骨头内出现斑块状高密度区域,股骨颈变短粗。双能量X射线骨密度测量仪进行股骨头局部骨密度测量,兔股骨头骨密度检测发现模型组股骨头骨密度、骨矿物质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组织学切片见模型组骨细胞陷窝空疏,脂肪细胞增多,部分血管栓塞,其中存活动物的骨坏死率和骨陷窝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证实地塞米松联合脂多糖可有效建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  相似文献   
26.
背景:“肾主骨”符合骨代谢调节机制,依此“引经报使”和“骨靶向亲和性”理论研制的补肾复方在骨质疏松症虽取得较好效果,应用大、小药引子不同比例配伍补肾复方临床观察骨质疏松症指标,有望阐明大、小药引子两种争论的观点。 目的:通过大、小药引子不同配伍比例的补肾方药靶向给药治疗经络辨证的骨质疏松患者,观察引经药对不同经络病症是否存在主动靶向特异选择性差异? 方法:将180例经络辨证的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6组。大剂量药引子肾经、肝经、脾经组分别口服牛膝 20 g,配伍抗骨松丹杞颗粒10 g/次,3次/d;小剂量药引子肾经、肝经、脾经组分别口服牛膝 10 g,配伍抗骨松丹杞颗粒10 g/次,3次/d。各组均以6个月为1个疗程,用药期间不进行其他抗骨质疏松治疗。比较6组患者的骨痛等症状与腰椎骨密度及血清钙、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尿羟脯氨酸、尿钙、尿肌酐、雌二醇、睾酮等指标,评价综合疗效。 结果与结论:大药引子配伍抗骨松丹杞颗粒可有效治疗经络辨证属于肝、肾经的骨质疏松症,能明显提高腰椎骨密度,提高骨痛缓解率,未见相关不良反应。大、小药引子相比较,“大药引子”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27.
背景:体外培养扩增获取大量、高纯度的神经干细胞是其移植应用的前提,无血清培养主要目的是去除血清中可能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的生长因子等干扰因素.目的:在无血清条件下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5-03/2006-03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14~16 d龄SD胎鼠2只,由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方法:无菌条件下取胎鼠大脑皮质,剪碎后机械分离法制作单细胞悬液,加入含B27神经营养添加剂的无血清MEM/F12培养基进行培养,1周后传代.主要观察指标: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神经干细胞巢蛋白的表达及传代能力,加入含血清的MEM/F12培养基诱导分化1周后免疫组化检测细胞分化情况.结果:培养48~72h细胞聚集悬浮生长,形成典犁的神经球,呈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抗原巢蛋白阳性表达.传代的神经干细胞置于BrdU培养液中5~7d形成次代神经球,呈BrdU阳性,表明次代神经球中绝大部分细胞为传代后细胞分裂而来,具有传代能力,传代后加入含血清的培养基后可以分化为微管相关蛋白2阳性细胞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结论:利用无血清培养技术可成功从胎鼠脑皮质中分离培养出具有分裂增殖能力及多向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小儿智力糖浆治疗儿童短暂性抽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18年2月曲阜市中医院儿科诊治的短暂性抽动障碍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口服小儿智力糖浆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硫必利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根据耶鲁抽动严重程度量表,从抽动的数目、频率、强度、复杂性和干扰5个维度对患儿进行临床疗效评估;根据治疗副反应积分量表进行药物安全性评价。结果同组治疗前后耶鲁抽动障碍整体严重度量表总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耶鲁抽动障碍整体严重度量表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副反应积分为(2.05±0.1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3.55±4.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轻微的胃肠道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嗜睡、头晕、恶心、学习成绩下降等。结论小儿智力糖浆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轻微,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9.
目的分析改良后路手术治疗脊髓型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及对颈部生物力学相关参数的影响,为脊髓+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符合纳入条件的脊髓+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后路手术治疗。两组患者均随访2年以上,比较两组治疗前、术后6个月、1年、2年的日本骨科协会脊髓功能(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JOA评分改善、颈椎功能残障指数表(neck disabilitv index,NDI)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s,VAS)、颈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和颈椎被动活动度(passiverange of motion,PROM)的变化。术后6个月行根性症状疗效进行评价并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JOA评分、颈椎ROM、颈椎肌张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1年、2年的JOA评分、JOA评分改善率、ROM和肌张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NDI评分和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根性症状疗效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改良后路手术治疗脊髓型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一次解决脊髓和神经根压迫,减轻患者身心痛苦及经济负担,对脊髓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0.
摘要:检索Pubmed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文献,总结各种类型和性质的纳米骨修复材料的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纳米仿生骨常用多孔陶瓷为支架,在体外培养细胞,扩增形成骨组织再植入体内。常见的原料有纳米磷酸钙/胶原材料、多孔仿珊瑚人工骨、纳米羟晶磷灰石/胶原仿生骨、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材料、脱钙骨基质/胶原材料等。羟基磷灰石、氧化铝陶瓷、磷酸三钙是用于制备纳米陶瓷的材料。纳米陶瓷是最常用的组织工程材料。纳米复合陶瓷材料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钙为主要成分,采用最新的生物纳米技术合成的可吸收注射型纳米骨浆具有自塑能力,植入后重塑良好。这些结果证实,纳米骨修复材料的主要用途是作为细胞外支架和骨折的固定材料,已在组织工程和生物材料研究中显示出优异的生物学性能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