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523篇
  免费   18535篇
  国内免费   15816篇
耳鼻咽喉   1505篇
儿科学   2828篇
妇产科学   2118篇
基础医学   22091篇
口腔科学   3937篇
临床医学   37434篇
内科学   39415篇
皮肤病学   2604篇
神经病学   7100篇
特种医学   657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6篇
外科学   13925篇
综合类   93064篇
预防医学   19426篇
眼科学   2356篇
药学   41809篇
  569篇
中国医学   23987篇
肿瘤学   14931篇
  2025年   5篇
  2024年   3164篇
  2023年   10242篇
  2022年   12069篇
  2021年   14314篇
  2020年   10346篇
  2019年   10455篇
  2018年   5322篇
  2017年   8785篇
  2016年   9867篇
  2015年   10753篇
  2014年   15689篇
  2013年   15471篇
  2012年   19355篇
  2011年   20583篇
  2010年   18495篇
  2009年   17771篇
  2008年   18268篇
  2007年   15930篇
  2006年   14777篇
  2005年   15550篇
  2004年   12150篇
  2003年   10548篇
  2002年   8434篇
  2001年   7292篇
  2000年   5680篇
  1999年   4433篇
  1998年   3637篇
  1997年   3275篇
  1996年   2954篇
  1995年   2411篇
  1994年   1907篇
  1993年   1340篇
  1992年   1142篇
  1991年   1067篇
  1990年   879篇
  1989年   756篇
  1988年   264篇
  1987年   215篇
  1986年   135篇
  1985年   74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微RNA-26b和Unc-51自噬激活激酶-2(ULK2)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本院结肠癌患者150例,实时荧光逆转录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mi R-26b和ULK2在结肠癌组织及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结肠癌组mi R-26b、ULK2 mRNA表达水平、蛋白表达评分、蛋白表达阳性率低于癌旁组(P<0.01);mi R-26b、ULK2蛋白表达与TMN分期、病理学分级、复发、浸润深度、淋巴血管间隙浸润、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相关性明显,且TMN分期越高、病理学分期越高、有复发、浸润深度越深、有淋巴血管间隙浸润、肿瘤最大径≥5 cm、有淋巴结转移,mi R-26b、 ULK2蛋白阳性表达率越低(P<0.01);mi R-26b、ULK2阳性组3年生存率及生存期均明显高于mi R-26b、ULK2阴性组(P<0.01)。结论结肠癌组织mi R-26b、ULK2表达降低;mi R-26b、ULK2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抑制作用;Mi R-26b、ULK2高表达的结肠癌患者能获得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的疗效,观察丁苯酞治疗后血清中S-100B蛋白(S100B)、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管形成素-1(ANG-1)的改变。方法:选择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老年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1例)应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7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治疗,共治疗2周。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S100B、Hcy和ANG-1的表达。结果:治疗后2周末及3周末,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2周后血清中S100B、Hcy和ANG-1的表达均下降,但是观察组血清中S100B、Hcy和ANG-1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治疗,临床效果理想,且能有效下调血清中S100B、Hcy和ANG-1的表达,更好地调节机体内部环境。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病毒载量检测在HIV抗体不确定样本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102例HIV抗体不确定病例,1周内进行COBAS TaqMan HIV-1 Test v2.0病毒载量检测和CD4细胞计数,2~4周后随访蛋白印迹实验(western blotting,WB)检测,综合比对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  结果  102例HIV抗体不确定病例,病毒载量检测结果大于20 IU/mL的84例样本随访均转阳,2例病毒载量检测结果低于检测下限20 IU/mL,随访结果最终为阳性,病毒载量检测结果为TND的16例病例,随访结果为阴性。  结论  高精度病毒载量检测对HIV抗体不确定结果能快速准确鉴别,缩短随访复查的时间,提早对病情准确判断,核酸检测作为补充实验可用于艾滋抗体确证试验不确定样本的判定。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动态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情况控制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收治的5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其中治疗组28例,观察组27例,治疗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3c治疗和CSⅡ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波动控制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除了平均血糖波动次数与血糖低于3.9的曲线下面积这两项指标与对照组患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之外,其余各项参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动态胰岛素泵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波动,进一步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可以显著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探讨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清洁级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数字表法分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加味黄芪建中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共计48只。采用自由饮用MNNG复制CAG大鼠模型,HE染色观测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改变,运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黏膜组织中PCNA、bcl-2、bax的表达。结果:加味黄芪建中汤能够改善CAG大鼠胃黏膜病理形态学改变,能够下调增殖蛋白PCNA、上调抑制凋亡蛋白bax、下调促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P0.05),尤其以中、高剂量加味黄芪建中汤效果明显(P0.05)。结论:加味黄芪建中汤能够通过调节抑制胃黏膜细胞的过度增殖,调节胃黏膜细胞的过度凋亡,对CAG发挥治疗作用,对细胞增殖与凋亡相关因子的调节是其发挥治疗作用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7.
代谢综合征,它是一组常见的并且复杂的代谢紊乱症候群,一共由五个部分组成,包含中心性肥胖、高血浆甘油三酯、低高密度脂蛋白、高血糖和高血压,是目前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难题之一,它的重要性在于帮助早期识别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高风险人群。然而目前针对其诊断标准尚无共识,因此就目前常用的代谢综合征定义来探讨代谢综合征及其组成成分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相关联系。  相似文献   
28.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精神病患者口腔健康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4例老年2型糖尿病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中西医结合护理,6个月后对比两组口腔健康问题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统计患者生活质量的前后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口腔健康问题发生率较低,护理满意度较高,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接近(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较高,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有助于提升老年2型糖尿病精神病患者口腔健康水平、护理满意度,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究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疗效。方法:72例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观察组采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PR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灰度差异、时间指标、瘢痕程度、疼痛、不良反应及视觉评估。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的36.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灰度差异率均减小,且观察组患者的灰度差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炎性渗出时间、红肿时间、愈合时间、停工时间及瘢痕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疼痛度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PRP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瘢痕程度,减少治疗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者迅速回归正常工作与生活,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0.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5,(3):162-164
[目的]检测肝癌细胞HepG2株线粒体亮氨酸拉链EF-hand结构域(LETM1)基因突变.[方法]提取HepG2株细胞中的mRNA并合成cDNA,采用PCR方法扩增LETM1基因,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CMV-3Myc-2A上,构建重组质粒pCMV-3Myc-LETM1,酶切,测定序列并检测突变位点.[结果]肝癌细胞LETM1基因发生突变和氨基酸改变,突变发生于G148A(缬氨酸→异亮氨酸)、G320A(甘氨酸→天冬酰胺)、G344A(精氨酸→组氨酸)和A1760G(赖氨酸→精氨酸).[结论]肝癌细胞HepG2线粒体LETM1基因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