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81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目的 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后10年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胃溃疡(GU)发病情况.方法 选择胃癌高发区山东烟台高陵镇随机抽样自然人群进行内镜普查,其中Hp阳性者552例均分为治疗组和安慰剂组,治疗组276例予以奥美拉唑20 mg、克拉霉素0.5 g和阿莫西林1.0 g,每日2次口服,疗程7 d.停药1个月后治疗组行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证实根除成功.此后对两组在10年期间进行内镜随访(第1、5、8和10年),观察两组患者消化性溃疡发病率的变化及复发情况,同时观察两组Hp感染状态的变迁.结果 治疗组消化性溃疡第1、5和8年的发病率分别为3.70%、5.86%和4.40%,均明显低于安慰剂组(12.85%、14.93%和9.39%,P值分别=0.0002、0.0017和0.0440).随访10年间,治疗组消化性溃疡新发病例数及复发病例数均低于安慰剂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组Hp再感染率较高,第10年时Hp阳性率达46.4%.根据Hp感染状态重新进行分组,结果显示随访10年间Hp阴性组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均低于Hp阳性组(P值均<0.05).结论 根除Hp治疗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和复发率均明显降低,消化性溃疡患者根除Hp是必要的.成功根除Hp后再感染率仍较高.  相似文献   
172.
日本胃癌治疗指南首次发表于2001年,其目的是为了明确不同治疗方案的适应证,从而减少不同医疗机构间治疗方式的差异。随着病例的积累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发展,早期胃癌(EGC)内镜下切除(ER)的适应证和治愈性范围有所扩大,但是,仍有部分问题亟待解决。使用风险评分系统(eCura system)评估淋巴结转移(LNM)的情况,可能有助于确定不符合内镜切除标准的EGC患者的治疗方案。对于不符合内镜切除标准的EGC患者,即最新指南中的eCura C-2分期的患者,尽管他们的LNM风险较高,但对于很多患者来说,追加胃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术仍然是过度的治疗。而保留功能的低侵入性手术,如内镜下非开放式胃壁反转切除术联合腹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有可能会解决该问题。此外,对于拒绝追加胃切除术的患者,可采取更多的低侵入性治疗方式,如ER联合化疗。  相似文献   
173.
目的 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后10年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胃溃疡(GU)发病情况.方法 选择胃癌高发区山东烟台高陵镇随机抽样自然人群进行内镜普查,其中Hp阳性者552例均分为治疗组和安慰剂组,治疗组276例予以奥美拉唑20 mg、克拉霉素0.5 g和阿莫西林1.0 g,每日2次口服,疗程7 d.停药1个月后治疗组行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证实根除成功.此后对两组在10年期间进行内镜随访(第1、5、8和10年),观察两组患者消化性溃疡发病率的变化及复发情况,同时观察两组Hp感染状态的变迁.结果 治疗组消化性溃疡第1、5和8年的发病率分别为3.70%、5.86%和4.40%,均明显低于安慰剂组(12.85%、14.93%和9.39%,P值分别=0.0002、0.0017和0.0440).随访10年间,治疗组消化性溃疡新发病例数及复发病例数均低于安慰剂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组Hp再感染率较高,第10年时Hp阳性率达46.4%.根据Hp感染状态重新进行分组,结果显示随访10年间Hp阴性组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均低于Hp阳性组(P值均<0.05).结论 根除Hp治疗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和复发率均明显降低,消化性溃疡患者根除Hp是必要的.成功根除Hp后再感染率仍较高.  相似文献   
174.
幽门螺杆菌阴性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  丁士刚  张静  张莉  周丽雅  林三仁 《胃肠病学》2008,13(10):584-586
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引起消化性溃疡(PU)的重要因素,而H.pylori阴性溃疡在PU中占有一定比例,其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有其特殊性。目的:分析H.pylori阴性PU并发出血的危险因素,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7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住院治疗的PU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内镜检查确诊,并经病理学检查排除恶性病变,对其中H.pylori阴性患者行出血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共有480例PU患者入选,其中H.pylori阴性120例(25.O%),男95例(79.2%),女25例(20.8%),中位年龄65(19-87)岁;并发出血者共95例(79.2%)。对可能与H.pylori阴性PU并发出血相关的因素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无腹痛(P=0.015)、溃疡形状为类圆形(P=O.027)、溃疡分期为活动期(P〈0.001)、无反流性食管炎(RE)(P〈0.001)、凝血酶原活动度〈80%(P=-0.034)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无腹痛、溃疡分期为活动期、无RE、溃疡最大直径〈20mm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腹痛、溃疡形状为类圆形、分期为活动期、无RE、凝血酶原活动度〈80%与H.pflori阴性PU发生出血相关。无腹痛、溃疡分期为活动期、无RE、溃疡最大直径〈20mm为H.pylori阴性PU发生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5.
消化性溃疡出血是主要的消化系统疾病急症之一,治疗不及时可以引起死亡。本文总结了我院自1994年1月以来应用内镜注射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结果,对其疗效进行了评价。1资料和方法1.1病人选择1994年1月~1996年6月因呕血或/和黑便来我院急诊或...  相似文献   
176.
探讨低剂量兰索拉唑长期抑制酸维持治疗预防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复发的有效性。方法:将经4周兰索拉唑30mgqd治疗进入瘢痕期的67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入两个治疗组:组Ⅰ:兰索拉唑15mgqd,维持3个月,组Ⅱ:兰索拉唑15mgqd维持6个月,在维持治疗开始后第3、6、9、12个月末和出现溃疡复发症状时复查胃镜,并在维持治疗结束后胃镜检查时取胃液及胃粘膜测定胃液PH、总酸度、胃蛋白酶及胃粘膜氨基己糖含量。结果:经1年追踪随访,组Ⅰ和组Ⅱ患者的溃疡一年累积复发充分别为20.6%(7/34)和21.2%(7/33),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溃疡复发患者的胃液总酸度和胃蛋白酶含量高于未复发者,PH值和胃粘膜氨基己糖含低于未复发者,差异均有显著性。红色瘢退期(S1期)溃疡患者的复发率高于白色瘢痕期(S2期)患者,吸烟者的复发率高于不吸烟者。4例幽门螺杆菌阴性溃疡患者无1例复发。结论:3个月或6个月低剂量兰索拉唑维持治疗可有效预防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复发,其作用是通过抑制胃酸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7.
胃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早期胃癌的诊断和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消化内镜的发展和内镜治疗技术的进展为早期胃癌的早期诊断和微创治疗提供了可能。本文就早期胃癌的诊治进展进行总结,希望为消化内镜医师的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8.
目的:探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 non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 ANVUGIB)患者内镜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自2005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间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并接受内镜治疗的ANVUGIB患者共223例,按首次内镜治疗成功与否把患者分为内镜治疗失败组和治疗成功组,比较两组患者在一般状况、临床情况、化验检查、内镜下表现、治疗方法及药物治疗等各变量上的差异。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以内镜治疗成功与否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内镜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结果:内镜治疗失败的患者占19.3%(43/223),两组间比较显示年龄、既往消化道出血史、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休克、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开始内镜治疗时间、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病变直径、内镜下喷射样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消化道出血史(OR 2.809,95%CI 1.207~6.539)、休克(OR 3.058, 95%CI 1.295~7.221)、PLT<100×109/L(OR 0.067,95%CI 0.009~0.497)、出血病变直径≥2.0 cm(OR 7.111,95%CI 1.628~31.069)和内镜下喷射样出血(OR 10.390, 95%CI 2.835~38.080)为ANVUGIB内镜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伴随疾病数量>1(OR 9.580,95%CI 1.383~66.390)和内镜下喷射样出血(OR 9.971,95%CI 1.820~54.621)是初次内镜治疗失败后需手术治疗或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既往有消化道出血史、休克、血小板数量低、出血病变较大和内镜下喷射样出血表现的ANVUGIB患者进行内镜治疗失败的风险较高,伴随疾病数量>1和内镜下喷射样出血表现的ANVUGIB患者内镜治疗失败后需手术治疗或死亡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79.
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的内镜分析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目的探讨内镜下胃粘膜肠上皮化生诊断的可行性及准确度。方法应用放大或普通型内镜对受检者的胃底、胃体及胃窦进行仔细观察,详细描述肠上皮化生的表现特点并至少于胃窦小弯、大弯及胃体各取活组织检查(简称活检)一块,收集同期病理诊断肠上皮化生的病例并将内镜表现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同期病理组织学诊断肠上皮化生患者329例。根据内镜下的特异性肠上皮化生的表现淡黄色结节型、瓷白色小结节型、鱼鳞型和弥漫型,内镜诊断肠上皮化生134例,经活检病理证实128例,内镜诊断符合率95.5%。胃粘膜活检诊断而内镜未予诊断者201例,内镜检查诊断肠上皮化生的总符合率38.9%。轻、中、重度肠上皮化生内镜诊断率不同,分别为23.8%、48.5%和51.7%。而放大内镜对轻、中、重度肠上皮化生诊断准确率分别为47.5%、78.5%和75.4%,明显高于普通型内镜组 的14.9%、28.6%和34.9%,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胃粘膜肠上皮化生内镜表现除淡黄色结节型和弥漫型外,尚有鱼鳞型和瓷白色小结节型,这四种典型的肠上皮化生形态学特征,是内镜诊断肠上皮化生的特异型标志。这四种肉眼形态学特征与病理肠上皮化生程度无关,但肠上皮化生程度与内镜诊断呈平行关系。放大内镜对肠上皮化生诊断率明显高于普通型内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