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62篇
  免费   1038篇
  国内免费   686篇
耳鼻咽喉   327篇
儿科学   78篇
妇产科学   82篇
基础医学   1690篇
口腔科学   1959篇
临床医学   3045篇
内科学   846篇
皮肤病学   139篇
神经病学   342篇
特种医学   1367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2104篇
综合类   5553篇
预防医学   2263篇
眼科学   472篇
药学   1722篇
  18篇
中国医学   1444篇
肿瘤学   228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342篇
  2022年   376篇
  2021年   402篇
  2020年   527篇
  2019年   566篇
  2018年   274篇
  2017年   390篇
  2016年   520篇
  2015年   616篇
  2014年   1070篇
  2013年   994篇
  2012年   1316篇
  2011年   1326篇
  2010年   1199篇
  2009年   1105篇
  2008年   1585篇
  2007年   1305篇
  2006年   1058篇
  2005年   1253篇
  2004年   1027篇
  2003年   973篇
  2002年   781篇
  2001年   812篇
  2000年   597篇
  1999年   456篇
  1998年   450篇
  1997年   370篇
  1996年   357篇
  1995年   352篇
  1994年   260篇
  1993年   191篇
  1992年   168篇
  1991年   146篇
  1990年   138篇
  1989年   136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安氏Ⅱ1类下颌后缩颞下颌关节结构与垂直骨面型及咬合因素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30例安氏Ⅱ1类下颌后缩儿童(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10.8±1.1)岁(8.1~13.0岁),分别进行TMJ的MRI扫描检查,X线头影测鼍和覆(牙合)覆盖的模型测量,并采用pearson榆验髁突位置和盘突关系与垂直骨而型和咬合因素的相父分析.结果:下颌平面角与前间隙有弱的正相关;前后而高比与所有测量项目均无相关性;后而高与代表盘突关系的Dp-Cc/Cs-Cc角有弱的正相关关系;前而高与Dp-Cc/Cs-Cc、Ca-Ca'、Ca-Cp值角均有弱的负相关关系;髁突位置与覆(牙合)覆盖均无关;盘突关系与覆(牙合)无关,但覆盖与Ca-Dm、Dp-Cc/Cs.Cc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20、0.460.结论:垂直骨而型与髁突后移、盘前移有一定的相关性.覆(牙合)、覆盖与髁突位置无关;而覆盖越大者,盘前移位越明显,盘突关系越具有病理性.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推介一种新的准确评价上下颌骨矢状向关系的头影测量方法:β角。方法β角由A点、B点、髁状突中点三个骨性标志点构成,测量值反应上下颌骨在矢状方向的不调;样本选取137名患者,按照3 项标准分三组,分别反应三种错类型,并计算均数和标准差。结果安氏Ⅰ类错β值为36.42°±3.33,安氏Ⅱ类错的β值为26.88°±6.81,安氏Ⅲ类错的β值为45.36°±3.68;各组β值在性别上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β角能反应上下颌骨的矢状关系,β值在33°-39°之间为安氏Ⅰ类错畸形,安氏Ⅱ类错β角较锐,安氏Ⅲ类错患者的β角较钝。  相似文献   
103.
《全口义齿原理与实践》一书系统地介绍了全口义齿制作技术,包括:制作前的检查和准备,上、下颌印模的标志、测量,初印模、个别托盘、终印模等的制取,记录颌骨间关系的技巧,义齿的排牙、试戴、磨光面设计和殆调整,戴义齿和后续口腔检查。书中配有临床操作全程彩色图谱,并附义齿软衬材料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研究蒙古族正常He成年人的颅颌面软硬组织三维立体X线头影测量正常值,建立蒙古族自己的正常值数据库。方法 选择符合正常He标准的蒙古族成年人男54名、女51名,对颅颌面软硬组织进行三维立体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①蒙古族正常He成年人颅颌面左右侧的硬组织存在着不对称现象。②与不同民族相比,蒙古族颅颌面软硬组织形态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和种族特点。③本民族相比,颅颌面软硬组织形态也存在差异。结论本研究获取了蒙古族正常He成年人颅颌面软硬组织三维X线测量数据,建立了蒙古族自己的正常值数据库。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Forsus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远中错患者牙性、骨性所发生的变化,并掌握一种新矫治器的临床操作常规。方法临床选择11例安氏Ⅱ类远中错患者,年龄12—15岁,恒牙,采用Forsus矫治器,对矫治前后的X线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1)11例患者经过平均5.59个月的治疗均获得Ⅰ类磨牙关系,前牙覆盖从平均9.25mm减至2.76mm,覆正常,上下牙列排齐,面型改善明显。(2)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显示SNA基本未变,SNB增加2.29°,ANB角减小2.26°,差异有显著性,从而使上下颌间关系更为协调;上切牙与NA角从31.65°减小至16.18°,距离从8.08mm减小至3.02mm,差异极具显著性,上切牙内收明显;下切牙与NB角从28.48°增加至32.91°,距离从6.45mm增加至6.74mm,说明矫治中下切牙受到近中向的力,少许唇倾。结论Forsus矫治器结构简单,临床操作方便快捷,可与固定矫治器同时使用,对于恒牙早期Ⅱ类下颌后缩患者矫治效果明显,对现有的安氏Ⅱ类矫治系统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评估生长期不同程度矢状向和垂直向骨性不调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28例治疗后获得Ⅰ类尖牙磨牙关系的中、重度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以治疗前矢状向和垂直向不调程度分为3组。利用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分析各组治疗前、后软硬组织变化。采用SPSS1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ANB角均减小,第2组、第3组较第1组ANB角减小更多(P<0.01)。第3组治疗后SNA角明显减小(P<0.01),第1组(P<0.01)、第2组(P<0.05)治疗后SNB角明显增加。治疗后3组上前牙均变得直立,下前牙位置基本不变,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软组织指标治疗前、后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鼻唇角(P<0.05)、面凸角(P<0.05)、Z角(P<0.01)在第3组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结论:对于处于生长期的不同矢状向和垂直向不调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单纯正畸治疗结合矫形治疗,可以取得明显牙骨性及软硬组织改善。重度矢状不调伴垂直向异常的患者,能取得更显著的侧貌改变。  相似文献   
107.
下颌前突患者下颌支厚度的CT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CT描述下颌前突患者下颌小舌平面下颌支的形态,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方法:35例实施下颌支矢状劈开术的骨性Ⅲ类下颌前突患者,2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螺旋CT扫描,在下颌小舌平面上测量下颌支的厚度、下颌管内径、下颌管外壁到颊侧骨皮质之间骨髓腔的宽度、颊舌侧骨皮质的厚度。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以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间各项测量值之间的差异。结果:下颌支的厚度分别为实验组8.42mm,对照组9.65mm,下颌管外壁到颊侧骨皮质之间的宽度实验组为1.58mm,对照组为2.39mm。2组下颌支厚度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t=-4.612,Ρ<0.001),实验组显著小于对照组,颊侧下颌管外壁到颊侧骨皮质之间骨髓腔的宽度在2组之间也存在统计学差异(t=-5.434,Ρ<0.001)。结论:与对照组相比,下颌前突患者下颌支的厚度更薄,下颌管外壁到颊侧骨皮质之间骨髓腔的宽度更小。  相似文献   
108.
骨软骨瘤(osteochondroma),又名骨软骨外生骨疣,可分为单发性和多发性两种,是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占良性肿瘤的20%-25%和所有骨肿瘤的10%-15%。常发生于肢体于骺端,特别是股骨下端、胫骨上端、肱骨上端最为好发。但发生于颌骨者较少。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最近收治1例左侧髁状突单发性骨软骨瘤致偏颌畸形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9.
下颌前突畸形手术前后正畸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下颌前突畸形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手术前后的正畸治疗,为术后软组织侧貌的预测提供临床数据。方法:介绍术前术后正畸内容,及X线测量分析。结果:正颌手术后侧貌改观明显,正畸使之有稳定的关系。结论:正颌手术前后正畸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术前软组织侧貌的预测为手术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测上颌窦底壁的形态及至各牙槽嵴的间距,为临床上颌骨手术、种植手术的进路、深度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采用100个成人上颌骨对其上颌窦底壁的形态及其至各牙槽嵴顶的间距进行观察与测量,根据吴氏《人类骨学测量方法》规定的年龄估计及性别的标准加以分析。结果:经性别鉴定其中男性54个,女性46个。上颌窦底壁均值长:男36.31mm,女34.28mm;上颌窦底壁至第二前磨牙牙槽嵴顶距离:男15.36±3.81mm;女12.23±2.50mm;至第一磨牙牙槽嵴顶距离:男12.95±2.79mm;女12.02±2.55mm;至第二磨牙牙槽嵴顶距离:男13.07±3.56mm,女12.67±2.10mm;至第三磨牙牙槽嵴顶距离:男14.52±4.34mm,女11.20±2.56mm;上颌窦底壁呈弓弧形72例,类似三角形28例。结论:男、女上颌窦底壁至牙槽嵴顶距离其左右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上颌窦底壁的长度男、女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男大于女(P<0.01)。提示,在进行上颌骨外科手术时应留意上颌窦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