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221篇
  免费   6022篇
  国内免费   1945篇
耳鼻咽喉   332篇
儿科学   2745篇
妇产科学   1145篇
基础医学   3685篇
口腔科学   776篇
临床医学   29598篇
内科学   13184篇
皮肤病学   1685篇
神经病学   887篇
特种医学   309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1篇
外科学   6955篇
综合类   49709篇
预防医学   35948篇
眼科学   530篇
药学   25223篇
  204篇
中国医学   9277篇
肿瘤学   1018篇
  2024年   530篇
  2023年   2131篇
  2022年   2201篇
  2021年   3137篇
  2020年   4223篇
  2019年   4232篇
  2018年   2025篇
  2017年   4443篇
  2016年   3914篇
  2015年   5481篇
  2014年   9735篇
  2013年   9200篇
  2012年   11082篇
  2011年   11491篇
  2010年   10762篇
  2009年   10088篇
  2008年   11468篇
  2007年   10624篇
  2006年   9630篇
  2005年   9999篇
  2004年   8032篇
  2003年   7450篇
  2002年   6085篇
  2001年   5270篇
  2000年   4151篇
  1999年   3252篇
  1998年   2881篇
  1997年   2823篇
  1996年   2293篇
  1995年   1893篇
  1994年   1407篇
  1993年   1052篇
  1992年   810篇
  1991年   747篇
  1990年   619篇
  1989年   672篇
  1988年   118篇
  1987年   96篇
  1986年   66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相关支原体感染与免疫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的102例HIV感染/AI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尿液样本中的生殖支原体、梨支原体、发酵支原体等相关支原体的感染情况、外周血CD_4~+T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共有67例患者尿样中检出支原体核酸,感染率为65.69%;其中,检出生殖支原体感染23例、检出梨支原体感染15例,检出发酵支原体感染29例,感染率分别为22.55%、14.71%、28.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HIV感染患者与AIDS患者三种支原体感染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D_4~+T淋巴细胞水平<500个/μL患者的三种支原体感染率高于CD_4~+T淋巴细胞水平≥500个/μL的患者(P<0.05);合并支原体感染患者的血清IL-2、TNF-α水平均低于未合并支原体感染患者,血清IL-4水平高于未合并支原体感染患者(P <0.05)。结论 HIV感染/AIDS患者具有较高的致病性支原体感染率,免疫功能较差患者的支原体感染率较高,支原体感染患者可表现为炎症因子的低表达,但尚不能认为支原体感染能够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2.
目的了解贵州省医院感染信息化监测现况,为贵州省医院感染信息化监测工作的推进提供理论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9月15日-10月15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贵州省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的基本信息、医院感染监测人员、医院感染监测方式及医疗机构信息化基础建设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141所医疗机构以县级、二级医疗机构为主,共有449名医院感染监测人员,医院感染监测人员中专职人员356人(79.29%),兼职人员93人(20.71%),全院综合性监测率为90.07%(127/141),细菌耐药性监测率为66.67%(94/141),手术部位目标性监测77.30%(109/141),综合ICU监测56.74%(80/141),新生儿目标监测37.59%(53/141),抗菌药物监测率43.26%(61/141),环境卫生学监测率93.62%(132/141)。全省34.04%(48/141)的医疗机构使用了医院感染监测软件。医院感染散发病例主动监测率为30.50%(43/141),医院感染聚集事件主动监测率为29.08%(41/141)。不同规模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学历、专业及细菌耐药性监测、综合ICU监测、新生儿目标监测及环境卫生学监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规模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散发病例和聚集事件的主动监测率和信息化基础建设中LIS系统、RIS系统、移动护理系统和医院感染监测系统的上线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省医院感染监测人员专业单一,医院感染监测的主动监测率较低,医院感染信息化建设较为落后,需加大医院感染信息化建设工作,对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医院感染信息化监测系统,提高医院感染主动监测率,为医院感染的防控工作提供更为准确的监测数据,利于医院感染专职人员的精准干预。  相似文献   
103.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iciatied pneumonia,VAP)是机械通气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是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重点部门。随着呼吸机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广泛使用,新生儿VAP的发生率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患儿发生VAP对其生存率、病死率、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的长短都有很大的影响。明确新生儿VAP的危险因素,实施全面综合的预防控制措施、及时准确的诊断以及迅速有效的治疗措施在临床工作中至关重要,也是亟待解决的医疗难题。  相似文献   
104.
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可能发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导致的严重后果,无论对于医生还是患者来说,都很难接受。目前,由于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PJI诊断的准确性较低。传统的血清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有一定的价值,但是易受全身情况的影响,导致特异性不高。为了正确诊断关节假体周围感染,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大量的诊断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近年来,关节滑液炎性标志物检测、分子生物学方法等被研究证实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因此,关节滑液CRP、-防御素、白细胞酯酶、PCR技术等被广泛研究,期望能从中找到诊断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的特异性指标,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析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伴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伴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对照组单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有效性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治疗安全性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伴咳嗽变异性哮喘,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可获得理想效果,能够缩短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兼较高的具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 000例疑似HCV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HC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有静脉注射吸毒史、手术史、输血史、纹身、无保障注射史、公共洗澡、献血史、耳洞、内窥镜检查、性伙伴不固定的患者HCV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静脉注射吸毒史、手术史、输血史、纹身、无保障注射史、公共洗澡、献血史、耳洞、内窥镜检查、性伙伴不固定均是HC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CV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有手术史、输血史、纹身、性伙伴不固定、耳洞、静脉注射吸毒史、公共洗澡、内窥镜检查、无保障注射史和献血史。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肿瘤内科患者PICC置管期感染高危因素及应对措施。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2月-2017年6月PICC置管患者1 340例为研究对象,对可能影响置管期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进一步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点和耐药性。结果 1 340例患者中有225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6.7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ICC置管期感染与患者同步化疗、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维护周期、导管移动、导管材料和血栓史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同步化疗、导管留置时间(>30d)、导管维护周期(<7d)、导管移动和导管材料是PICC置管期患者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225例PICC置管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233株,革兰阴性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革兰阳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真菌主要为白假丝酵母和热带假丝酵母。结论同步化疗、导管留置时间(>30d)、导管维护周期(<7d)、导管移动和导管材料是PICC置管期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防止置管期感染。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脐带血清降钙素原(PCT)对新生儿宫内感染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医院分娩的新生儿5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具有感染高危因素及感染结局分为三组,对照组:无宫内高危感染因素且无感染173例;试验组A:有宫内高危感染因素但无感染203例;试验组B:有宫内高危感染因素且有感染210例。检查产妇在孕产期内的医疗记录,出生时脐动脉穿刺获得脐带血样本,检测样本的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静脉血白细胞计数(WBC)。结果三组新生儿性别、孕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B的新生儿体质量为(3 444.56±493.34)g低于试验组A(3 590.67±508.05)g和对照组(3 627.46±489.61)g(P<0.05);试验组B新生儿PCT和CRP分别为1.22(0.68,62.32)ng/ml、0.64(0.43,56.00)mg/L高于试验组A 0.71(0.52,12.13)ng/ml、0.33(0.22,2.32)mg/L和对照组(P<0.05);PCT对新生儿宫内感染的预测的最佳临界值为2ng/ml,当PCT>2ng/ml时,新生儿患宫内感染阳性预测值为34.36%,当PCT<2ng/ml时,不出现患新生儿宫内感染阴性预测值为91.35%。结论脐带血清PCT可作为宫内感染早期诊断的有效性指标,且在PCT值为2ng/ml时具有最佳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09.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