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8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15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238篇
预防医学   38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4篇
  3篇
中国医学   53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老年超重/肥胖现象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1]).1992年我国第3次全国营养调查和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10年间我国居民的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上升了38.6%和80.6%,其中45~59岁和60岁以上人群的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上升了45.2%和43.7%~([2]).  相似文献   
102.
腰围/身高比值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腰围,身高比值作为腹型肥胖指标预测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价值.方法:对3437例人群的体表指标(BMI、WC、WHpR、WHtR)以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指标(血压、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采用偏相关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比较体表指标预测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价值.结果:BMI、WC、WHpR、WHtR均与空腹血糖、血压、血脂呈正相关,相关系数的大小顺序均为WHtR>WC>WHpR>BMI.调整多种混杂因素后,BMI、WC、WHpR、WHtR均进入血糖增高、血压增高、高TG血症、高TC血症的预测方程,进入各方程顺序以及体表指标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大小顺序依次为WHtR>WC>WHpR>BMI.结论:WHtR对于预测各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异常的效力高于BMI、WC和WHpR等其它指标.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重庆地区人群体重指数(BMI)、腰围(WC)与血压水平及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重庆地区15岁以上城乡人口5246人进行血压、脉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的测量,并问卷调查。结果 重庆地区人群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均随着BMI的增加呈明显的线性上升趋势(线性趋势检验P〈0.01)。腹型肥胖的人群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腰围正常的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线性趋势检验P〈0.01)。按BMI分组[〈18.5、18.5~23.9、24.0~27.9、≥28.0(kg/m。)]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9.39%、13.51%、26.23%、32.21%;按WC分组(男〈85cm或女〈80cm,男≥85cm或女≥80cm)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2、39%、28.81%。结论 重庆地区人群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均与BMI、WC密切相关。BMI、WC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对于高血压的发生有着重要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观察阿卡波糖对高血压伴糖耐量减低患者的内皮素及腰围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3月在我院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伴糖耐量减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6例),2组均接受降压治疗,治疗组加服阿卡波糖50mg,tid,观察并评价2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血清内皮素(ET)及腰围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的腰围、ET均有下降,治疗12周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卡波糖联合降压治疗比单纯降压治疗能更好的缓解高血压伴糖耐量减低患者的内皮功能损害及减小腰围。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进餐前后、排尿前后健康体检受检者血压、体重指数(BMI)、腰围(WC)测值的变化,探讨体检流程对数据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受检者518名(第一组)、533名(第二组,需憋尿经腹超声检查前列腺或子宫附件者),分别测量进餐前后、排尿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BMI、WC,观察测值的变化规律。在两组中分别随机选择80、83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在体检中安排进餐或排尿与测量血压、BMI、WC的先后顺序。网上调查体检中心52家,统计各家测血压、BMI、WC的工作流程。结果第一组,男女餐后SBP、DBP均下降(P〈0.05),40岁以上者血压变化显著(P〈0.05);餐后收缩期高血压、舒张期高血压的检出率分别下降2.41%、2.22%(P〈0.05),餐后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的检出率分别增加1.35%、0.97%、1.93%(P〈0.05)。第二组,排尿后女性SBP、DBP、WC、BMI均下降(P〈0.05),男性无明显变化。女性随年龄增加,排尿后血压下降更加明显(P〈0.05);按SBP、DBP统计,女性排尿后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下降5.59%、4.46%(P〈0.05);以WC为判断依据,女性排尿后中心性肥胖检出率下降5.83%(P〈0.05);以BMI为判断依据,女性排尿后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下降了2.86%、1.88%(P〈0.05)。调查52家体检中心,在采集ⅡlL压、BMI和WC数据时,要求受检者餐前占5.8%、餐后占9.6%、餐前或餐后均可占88.5%;均未提及采集上述数据与排尿的先后关系。调查163位受检者,对采集血压、BMI和WC数据的安排,在餐前还是餐后持无所谓态度的占80%,在餐前、餐后各占5%、15%;均认为采集上述数据与排尿与否无关系。结论进餐、排尿明显影响血压、BMI、WC测值,体检中心及受检者对这种影响认识不足。体检中心如不?  相似文献   
106.
目的了解医务工作人员群体中代谢综合征(MS)的发病趋势,及MS相关危险因素的特征,发现MS各项因素之间的的相互联系,为有效识别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并积极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保定市某专科医院的60名医务工作者进行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检查:空腹血糖、血脂五项、血压、腰围,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在本此调查的医务人员群体中MS患病率为13.33%;男女间腰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项无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的增加,45岁以上MS患病率明显升高,且以高血压、腰围、血脂这三项因素的异常为主。结论MS在医务工作人群中的发病率不可忽视,尤其是高血压、腰围、血脂异常。因工作关系带来的生活和饮食方式不规律和精神压力的增大,更容易患上MS,关注医务工作者这一特殊群体的健康,预防严重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北京市自然人群体质指数(BMI)、腰围、腰臀比与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性.方法 2007年9月至2008年10月在北京地区抽样调查了4 510例人群的身高、体重、腰围(WC),计算BMI及腰臀比(WHR);测血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均值的比较,采用X2检验进行组间率的比较,指标的相关性研究应用直线相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男性的BMI、WC、WHR水平高于女性(P<0.05).女性的eGFR水平高于男性(P<0.05),随着年龄增长,男性和女性的eGFR水平均逐渐降低.超重与肥胖人群eGFR水平低于正常人群,中心性肥胖人群eGFR水平低于非中心性肥胖人群,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及中心性肥胖人群CKD的检出率高于正常与非中心性肥胖人群(P<0.05).男性BMI、WC、WHR与eGFR均呈负相关(P<0.01),女性BMI、WC与eGFR呈负相关(P<0.01),而WHR与eGFR没有相关性(P=0.85),BMI较WC与eGFR的相关性更强.结论 肥胖和中心性肥胖与肾小球滤过率成呈相关,其中BMI的相关性最强.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比较中国大城市老年人群体质指数(BMI)及腰围与脂联素的相关性强度。方法从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中选取大城市60岁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共2049人,检测他们血浆的脂联素浓度,并进行脂联素浓度与BMI及腰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脂联素的浓度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女性高于男性。脂联素水平随BMI及腰围的增加而降低。校正年龄和性别后,与第一四分位组比,脂联素浓度在BMI的第二、第三及第四分位组中分别降低15%、26%及28%,而在腰围的第二、第三及第四分位组中分别降低25%、31%及35%。BMI及腰围每增加一个标准差,脂联素水平分别下降13%及15%。校正腰围后,BMI与脂联素浓度不再相关,反之,校正BMI后,腰围与脂联素水平的相关性依然存在。以脂联素第25分位浓度(7.8μg/ml)作为切点,低于此浓度判定为低脂联素血症,腰围与BMI的增加均使低脂联素血症发生的危险度上升,腰围与BMI每增加1个标准差,OR值分别为1.46(95%CI:1.32~1.62)及1.32(95%CI:1.19~1.47)。结论与BMI相比,中国大城市老年人群的腰围与脂联素水平的相关性更高。提示与全身性肥胖相比,脂联素与向心性肥胖更相关。  相似文献   
109.
Aim: To investigate the level of postprandial triglycerides (TG)s in elderly men with subnormal testosterone level (≤ 11.0 nmol/L) compared to men with normal testosterone level (〉 11.0 nmol/L). Methods: Thirthy-seven men with subnormal and 41 men with normal testosterone aged 60-80 years underwent an oral fat load and TG levels were measured fasting and 2, 4, 6 and 8 h afterwards. Results: Men with subnormal testosterone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body mass index (BMI) and waist circumference (P 〈 0.001) than men with normal testosterone. They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area under curve (AUC, P = 0.037), incremental area under curve (AUCi, P = 0.035) and TG response (TGR, P = 0.014) for serum-TG and significantly higher AUC (P = 0.023), AUCi (P = 0.023) and TGR (P = 0.014) for chylomicron-TG compared to men with normal testosterone level. Adjusting for waist circumference erased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roups in postprandial triglyceridemia. Conclusion: Men with subnormal testosterone have increased postprandial TG levels indicating an impaired metabolism of postprandial TG-rich lipoproteins (TRL), which may add to an unfavourable lipid profile and promote development of atherosclerosis.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分析中心性肥胖评价指标腰围与发生缺血性心脏病(IHD)、急性冠心病事件(MCE)以及死于IHD风险的关联。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基线调查开展于2004年6月至2008年7月,剔除基线时患有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糖尿病的个体,共纳入428 595人进行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 研究人群平均随访9.1年,累积随访3 803 637人年,期间新发IHD 26 900例,MCE 4 320例,IHD死亡2 787例。调整了多种混杂因素和BMI后,与非中心性肥胖者(男性<85.0 cm,女性<80.0 cm)相比,中心性肥胖前期者(男性85.0~89.9 cm,女性80.0~84.9 cm)发生IHD、MCE和死于IHD的风险HR值(95% CI)分别为1.13(1.09~1.17)、1.15(1.05~1.26)、1.11(0.98~1.24),中心性肥胖者(男性≥90.0 cm,女性≥85.0 cm)对应的风险效应值更高,HR值(95% CI)分别为1.29(1.24~1.34)、1.30(1.17~1.44)、1.32(1.16~1.51)。按BMI分层,即使在BMI正常的人群中,与非中心性肥胖者相比,中心性肥胖前期和中心性肥胖人群发生IHD、MCE或死于IHD的风险也会增加。结论 中心性肥胖是IHD风险独立的危险因素,IHD风险随中心性肥胖测量指标腰围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