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8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4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针对近期收治的1例罕见糖尿病性类脂质渐进性坏死(necrobiosis lipoidica diabeticorum,NLD)左小腿皮肤溃疡患者,检索当前最佳证据,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6年第3期)、PubMed(1966~2006.7)、EMbase(1974~2006.7)、CBM(1978~2006.7),按证据级别高低查找相关证据,并对所获证据进行评价。结果共检索到153篇文献,无临床指南和系统评价,也无临床对照研究。有关临床治疗的文献共有30篇,共包括17种治疗措施。在这些治疗措施中,延胡索酸酯类、口服己酮可可碱、局部应用生长因子以及外科皮瓣移植等效果相对较好,副作用发生较低。根据患者意愿和我院实际,在严格控制血糖、血脂、抗血小板治疗及局部清创换药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该患者溃疡处实施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局部治疗,319天后患者小腿溃疡痊愈,随访157天,未见病灶复发。结论常规治疗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局部治疗是治疗糖尿病性类脂质渐进性坏死小腿皮肤溃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应用RNA干扰技术抑制Kasumi-1细胞AML1-ETO融合基因的表达,研究随后出现的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变化.方法 体外化学合成针对AML1-ETO融合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并用电穿孔方法将AML1-ETO siRNA转染Kasumi-1细胞,以非特异性的siRNA转染细胞作阴性对照;电转带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载体,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绿色荧光以确定电转效率;荧光染料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AML1-ETO siRNA的抑制效应;并应用CCK-8实验法检测细胞增殖率;采用碘化丙锭(PI)法测定细胞周期DNA含量.结果 电转增强EGFP的转染效率可达44.5%;电转AML1-ETO siRNA可以有效抑制AML1-ETO融合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电转AML1-ETO siRNA 72 h后细胞增殖率[(47.90±0.02)%]低于对照组[(66.90±0.08)%](P<0.05);PI染色显示AML1-ETO siRNA转染细胞72 h后,G1期细胞比例为38.3%,对照组为31.6%,而处于G2/M期细胞分别为1.8%和2.4%.结论 化学合成的特异性siRNA能抑制AML1-ETO融合基因的表达,siRNA介导的AML1-ETo融合蛋白表达减少阻滞Kasnmi-1细胞在G1期,进而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调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糖尿病住院患者的费用情况及其与并发症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线数据。 方法 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电子病历系统(HIS系统)中提取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该院内分泌代谢科出院或转他科诊治后出院的住院病例资料,内容包括住院患者基本信息、出院诊断、住院费用及是否在院登记医保等。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对出院记录的各项诊断进行疾病分类,用Excel 2010软件整理数据,并运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 2011年该科因糖尿病伴急性并发症住院患者占糖尿病住院患者的11.9%(166/1 396);伴慢性并发症者占67.1%(930/1 396),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周围血管病变最多。② 糖尿病患者中最常见的合并症依次为高血压、血脂异常、骨质疏松症。③ 2011年糖尿病住院患者中位住院天数13天(9~17天),人次中位住院总费用为6 578.88元(4 186.93~10 953.89元)。④ 随着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数量的增多,住院总费用和住院天数均增加。⑤ 糖尿病足病住院者225人次,中位住院天数为18天(13~29天),人次中位住院总费用为16 672.19元(10 903.93~28 530.37元);其住院总费用及住院天数均高于非足病患者。结论 糖尿病是内分泌代谢科的重要病种,疾病负担重,其住院费用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密切相关,并以糖尿病足病造成的疾病负担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4.
105.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PN)的影响。方法 2007年7~12月,研究纳入连续使用胰岛素治疗至少3个月但血糖控制欠佳[6.5%≤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11.0%]的T2DM患者40例,其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29~69岁;平均诊断T2DM病史11年。治疗方案为进行16周的胰岛素强化治疗,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7mmol/L,餐后2h血糖≤8mmol/L。分别于强化治疗前、强化治疗4周后及强化治疗16周后测定HbA1c以及血清APN水平。结果与强化治疗前相比,胰岛素治疗4周后空腹及三餐后2h血糖明显下降(P〈0.05),但HbA1c和血清AP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16周后,HbA1c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PN水平高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指数在强化治疗16周后明显增加且与强化治疗前和强化治疗后4周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PN与空腹血糖(b=-0.225,P=0.013)、早餐后2h血糖(b=-0.229,P=0.012)呈负相关。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提高T2DM患者血清APN水平。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观察培门冬酶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淋巴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难治性淋巴瘤患者接受含培门冬酶化疗方案治疗的结果.结果 28例患者中位年龄36岁,治疗前疾病状态为部分缓解(PR)4例,疾病稳定(SD)6例,疾病复发或疾病进展(PD)18例,治疗后患者完全缓解(CR)5例,PR 15例,SD 4例,PD 4例,总有效(CR+PR)率为71.4%.16例T细胞性淋巴瘤患者治疗有效率达81.3%(13/16).10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治疗有效率达60.0%(6/10).治疗前无骨髓浸润者或无乳酸脱氢酶升高者治疗有效率更高.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凝血异常.结论 培门冬酶联合化疗方案可作为拯救性治疗难治性淋巴瘤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患者颈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肾动脉造影特点。方法纳入104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且接受动脉造影(DSA)检查者。其中50例患者同时进行双下肢踝肱指数(ABI)测定。根据DSA测量的椎动脉、锁骨下动脉、肾动脉狭窄程度分为正常组(血管狭窄程度≤50%)和病变组(血管狭窄程度>50%或完全闭塞),比较两组ABI平均值水平及ABI<0.9时各段动脉病变发生率差异。分析各段狭窄病变与ABI关系,并讨论病变特点的临床意义。结果 104例患者DSA结果显示各段动脉病变主要以斑块为主,51%~74%和75%~99%程度的狭窄病变在肾动脉中发生率最高,分别为22.1%和5.8%,而闭塞病变在椎动脉中发生率最高,达到27.9%。任一动脉存在狭窄或闭塞病变组(n=30)ABI平均值水平较正常组(n=20)低(P=0.000),椎动脉和肾动脉病变组(各17例)平均ABI值较正常组(各33例)低(P分别为0.003,0.02),且ABI<0.9时,病变发生率较高(P分别为0.008,0.047),锁骨下动脉病变组(8例)与正常组(42例)比较,平均AB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患者可以同时合并全身多处动脉病变,主要以斑块形成、狭窄或闭塞病变为主。ABI<0.9时,应注意同时存在全身多处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可能。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APG)治疗糖尿病难治性皮肤溃疡过程中,溃疡肉芽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的动态变化。方法 86例糖尿病皮肤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标准治疗组(单用溃疡标准治疗)或APG治疗组(标准治疗基础上加APG治疗)。APG组治疗前和治疗后3、6、9、15d及标准治疗组治疗前和治疗后6、15d时采集创面肉芽组织,其中21例患者完整获取观察各时间点肉芽组织纳入最后分析,APG组12例,标准治疗组9例。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肉芽组织中MMP-1、MMP-9和TIMP-1浓度,同时观察溃疡愈合情况。结果 APG治疗组溃疡面积在各观察时间点较治疗前缩小(P<0.05);该组肉芽组织MMP-1浓度呈现波动变化,在治疗后第15d时降至最低(vs.6d,P<0.05);MMP-9从治疗后第3d起逐渐降低,但各时点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IMP-1在治疗后第3d开始增高,第6d达到最高(P<0.05);MMP-9/TIMP-1比值在治疗后的第6、15d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标准治疗组溃疡面积在治疗后第15d时较治疗前及治疗后第6d缩小(P<0.05);该组肉芽组织MMP-1浓度第6d明显升高(P<0.05),于第15d降低但仍高于APG组(P<0.05);MMP-9浓度第15d时较治疗前降低(P<0.05);TIMP-1的浓度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MP-9/TIMP-1比值第15d较治疗前降低(P<0.05)。MMP-9/TIMP-1比值与溃疡面积大小呈正相关(r=0.353,P<0.05)。结论 APG治疗可降低糖尿病难治性皮肤溃疡肉芽组织中MMPs的浓度,同时提高TIMPs浓度,进而改善局部MMPs-TIMPs平衡;MMP-9/TIMP-1比值是影响糖尿病难治性皮肤溃疡愈合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09.
会议概况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主办,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足与周围血管病学组承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北京糖友传媒文化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糖尿病足及相关疾病论坛——2013”于2013年9月12-14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  相似文献   
110.
蔡宇  杨隽  姜杰玲  朱骏  王椿 《中国癌症杂志》2014,24(10):750-754
背景与目的:淋巴瘤复发是进展期淋巴瘤患者的主要死因,常规化疗疗效不佳。本研究旨在评估大剂量依托泊苷(VP16)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进展期淋巴瘤的疗效。方法:40例进展期淋巴瘤患者均接受大剂量VP16 10~15 mg/(kg·d)静脉滴注,持续2 d化疗,并在化疗后接受G-CSF 5~10 μg/kg皮下注射,至白细胞计数>4×109/L,采集患者干细胞并冻存于-80 ℃深低温冰箱中;40例患者均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结果:VP16治疗后中位随访时间39 d(17~172 d),40例患者中12(30%)例对大剂量VP16无反应,28(70%)例有反应。自体干细胞移植后,中位随访28个月(4~66 d)。40例患者中,16(40%)例达到完全缓解,其中对VP16有反应的28例患者,15(53.6%)例达到完全缓解,4(14.3%)例部分缓解,9(32.1%)例死于疾病进展,对VP16无反应的12例患者,仅1(8.3%)例达到完全缓解。1(8.3%)例部分缓解,10(83.4%)例死于疾病进展。对VP16有反应的患者1年的无事件生存率(event-free survival,EFS)为56.7%,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为69.0%,2年EFS为52.0%,OS为63.0%。无反应的患者1年EFS为16.7%,OS为25.0%,2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剂量VP16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能使对大剂量VP16有反应的患者带来较高的EFS和OS,可作为难治性淋巴瘤患者挽救性治疗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