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临床药物基因组学是精准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个体化治疗的桥梁。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提高,临床药物基因组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使得能够指导临床个体化用药的循证医学数据越来越多。本文介绍目前临床药物基因组学应用的现状,阐明个体化治疗应用面临的挑战,展望个体化治疗的未来。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蛇葡萄素(APS)体内抗人胃癌作用。方法采用人胃癌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将裸鼠随机分成5组,APS三个剂量连续灌胃给药10天,观察肿瘤体积、相对肿瘤体积(RTV)、相对肿瘤增殖率(T/C)、瘤重、抑瘤率(IR),以此评价APS的抗肿瘤作用。结果在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裸鼠移植瘤的抑瘤实验APS 600mg/kg、300mg/kg、150mg/kg灌胃给药10天,其相对肿瘤增殖率为52.84%、71.12%、62.14%,其抑瘤率分别为38.8%、27.5%、27.3%。结论APS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裸鼠移植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口服给药后药-时曲线双峰现象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药物在口服后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常表现出特殊的双峰甚至多峰现象。药物受崩解释放不均一及其脂溶性等的影响,是目前已知的产生双峰现象的常见药物因素。而从生理学角度分析,以往多认为肠肝循环、胃内pH等因素是从生理学角度分析产生双峰的主要原因,最新报道的产生双峰现象的机制有多种且一直存在争议,主要包括:胃动力因素的影响、胃肠道存在多吸收位点以及P-糖蛋白在肠道分布不均等重要机制。本文对口服给药后非药物制剂因素导致的药-时曲线双峰现象的机制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为药物体内过程研究及更好的指导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