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0 毫秒
11.
马涛  邢宏运  李晓明  吴鹏强 《重庆医学》2018,(16):2241-2244,2248
目的 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3种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维A酸受体α(PML/RARa)基因亚型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14年6月至2017年7月该院血液内科收治PML-RARa分型明确的49例APL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类型PML/RARa亚型的临床特点.结果 L、S、V3种亚型分别占75.51%、22.45%、2.04%.早期死亡(ED)6例,占12.24%;L型ED发生率为8.11%,S型为27.27%.发生FLT3突变共9例,占18.36%;其中FLT3-ITD 7例,占14.28%,L型8.11%,S型3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43,P<0.05);L型纤维蛋白原(Flb)水平为1.90(1.11,2.49)g/L,S型Flb水平为0.91(0.71,1.68)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80,P=0.007);L型患者CD34阳性率为16.66%,S型为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84,P<0.05);L型患者CD56阳性率为6.66%,S型为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5,P<0.05);L型患者的1年及2年生存率均为91.9%,S型患者均为72.7%,L型患者生存率高于S型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2.888,P=0.089).结论 同等危险度分层下,S型患者的生存率低于L型患者,其ED发生率、FLT3-ITD突变率、CD34阳性率及CD56阳性率均高于L型患者,Flb水低于L型患者,S型患者的预后与L型相比可能欠佳.  相似文献   
12.
背景:有文献质疑羟基磷灰石凝胶浓度越高杀死癌细胞的能力越强。目的:观察不同质量浓度纳米羟基磷灰石凝胶对Hela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5,10,20,40,80,160,320,640mg/L不同质量浓度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凝胶,分别加入Hela细胞中,以在Hela细胞中加入5,10mg/L紫杉醇为对照。结果与结论:①不同质量浓度纳米羟基磷灰石凝胶对Hela肿瘤细胞均有杀伤作用,且随着质量浓度的提高,杀伤作用也逐渐提高,但其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不及紫杉醇。②纳米羟基磷灰石凝胶与紫杉醇对Hela肿瘤细胞杀伤作用在第2天有所下降,第3天又呈现提高趋势,且第3天的抑制作用较第1天更明显,并且所有质量浓度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凝胶均呈现这个趋势。③纳米羟基磷灰石凝胶对Hela肿瘤细胞的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紫杉醇作用后细胞不呈现明显增殖,纳米羟基磷灰石凝胶作用后细胞有不同程度增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 TPO)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造血重建的作用。方法:以C57BL/6小鼠为供鼠,BALB/c小鼠为受鼠,分离供鼠骨髓单个核细胞,预处理后,给予受鼠尾静脉注射供鼠骨髓单个核细胞5×106/只,建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移植后d 28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受鼠骨髓造血干细胞植入情况。将建模成功后的受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于移植后d 1开始注射rh TPO,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两组均连续注射14 d。移植后d 1、3、7、14、21观察两组受鼠外周血及骨髓造血情况。结果:移植后28 d,受鼠骨髓H-2Kb表达率为43.85%(>20%),受鼠嵌合成功。移植后d 3、7、14、21,实验组受鼠血小板数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小鼠在移植后d 1、3、7均出现骨髓造血功能抑制,但实验组骨髓造血增生较对照组好。移植后d 14、21,两组小鼠骨髓造血功能均较前有所恢复,且实验组恢复明显。结论:rh TPO能有效刺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生成,并促进移植后骨髓造血恢复及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生物复合材料HA-玻璃涂层/多孔ZrO2体外诱导分化SD大鼠乳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成骨细胞的能力,找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理想的复合载体及移植后的安全性,为骨缺损的临床快速恢复治疗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生物材料体外诱导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至14天、21天,经Gomori钙钴法染色、Von Kossa染色及Ⅰ型胶原免疫组化分析比较诱导前后其碱性磷酸酶、钙结节、Ⅰ型胶原的表达变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诱导前后细胞CD45、CD44及CD90的表达变化。结果 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14天,出现了三角形或不规则细胞,细胞之间界限清晰,碱性磷酸酶呈阳性表达;诱导至21天,细胞中出现致密圆形的矿化结节及Ⅰ型胶原呈阳性表达,细胞之间界限模糊;流式技术检测诱导前后细胞表面CD44仍为阳性表达,CD45仍为阴性表达,而CD90由原来的阳性表达转为阴性表达,细胞表达阳性率由99.7%下降为0.29%。结论该生物复合材料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功诱导为成骨细胞,且该材料又能与骨形成很强的化学结合,用作骨缺损的填充材料,为新骨的形成提供支架,发挥骨传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发生情况.方法 采用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305例NHL患者血清中HBV标志物,并与同期住院的312例大肠癌患者及81775名全国普通人群HBV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 305例NHL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阳性率、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率与全国普通人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9.0%(58/305)比7.2%(5888/81775),44.3%(135/305)比50.1%(40969/81775),45.9%(140/305)比34.1%(27885/81775),χ2值分别为63.1、4.1、18.8,均P<0.05],且NHL患者的HBsAg阳性率与大肠癌患者及全国普通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7,P<0.01).B细胞NHL(B-NHL)和T细胞NHL(T-NHL)患者的HBsAg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3%(51/239)比10.6%(7/66),χ2=3.869,P<0.05],而两组患者的HBsAb、HBcAb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33例NHL患者进行HBV DNA检测,其中44例(33.1%)阳性,58例HBsAg阳性患者中43例(74.1%)HBV DNA阳性,HBsAg阴性但HBcAb阳性的24例患者中1例(4.2%)HBV DNA阳性.结论NHL患者的HBV感染率高于大肠癌患者及全国普通人群,其中HBV的隐匿性感染是值得重视的问题.T-NHL患者的HBsAg阳性率低于B-NHL患者.如果NHL患者合并HBV感染,为预防HBV激活应在抗肿瘤治疗前给予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6.
文题释义: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多功能干细胞,由胚胎发育早期的中胚层发展而来,存在于人的各种组织、器官中,如骨、软骨、脂肪、外周血和肌肉等。骨髓组织中的间充质干细胞最多,但其在骨髓细胞中的比例仍很低,只有0.01%-1.00%,且年龄越大其含量越少,骨髓中的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能力也呈下降趋势。与骨髓相比,脐血中所含的间充质干细胞更加原始,因而有更强的增殖、分化能力。相较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而言,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来源广泛、取材方便、无伦理方面的限制,使得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成为再生医学中的另一重要来源。骨髓造血损伤动物模型:建立骨髓造血损伤动物模型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分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及物理化学方法等。物理方法包括各种射线,如X射线等,化学方法主要指以环磷酰胺为代表的烷化剂类化疗药物,而物理化学方法也叫混合性方法,联合应用放射线和化疗药物建立动物模型。  摘要背景:大多数研究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对造血干细胞的增殖作用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降低辐照引起的造血细胞死亡,增加骨髓细胞存活,修复造血功能,而少有研究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骨髓造血损伤的修复。目的:探讨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对骨髓造血微环境的修复情况。方法:选用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进行总剂量为6 Gy的X射线全身照射,建立骨髓造血损伤模型,正常组为未经处理的正常小鼠。实验组小鼠照射当天经尾静脉输入CM-DiL标记的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5×106/只(0.2 mL),对照组和正常组经尾静脉输入生理盐水0.2 mL,移植后第1,5,7,14,21天观察外周血血象恢复情况和骨髓造血微环境修复情况。结果与结论:①外周血常规:移植后第1,5,7天,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与正常组小鼠比较,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浓度进行性下降,第7天下降最为明显,移植后第14天三系较前有所恢复,移植后第21天基本恢复正常,与实验组相比,对照组三系下降更为明显,移植后第14天实验组较对照组恢复快;②骨髓涂片情况:移植后第1,5,7,14天实验组及对照组小鼠骨髓出现造血功能抑制,以第7天最为明显,移植后第14天骨髓增生较前有所恢复,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移植后第21天实验组及对照组小鼠骨髓造血功能恢复,与正常组相比无差异;③骨髓病理切片情况:移植后第1,5,7,14天实验组及对照组小鼠骨髓出现造血功能抑制;移植后第14天实验组及对照组小鼠的骨髓造血功能较前开始恢复,实验组小鼠的骨髓增生情况优于对照组小鼠, 移植后第21天实验组及对照组小鼠骨髓增生情况与正常组比较无差异;④结果表明,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对骨髓造血功能恢复均有明显促进作用。ORCID: 0000-0002-7547-9664(高坤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7.
<正>甲型H1N1流感(简称甲流)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群中传播。与以往或目前的季节性流感病毒不同,该病毒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并可以人传染人,2009年开始,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  相似文献   
18.
不同家庭背景儿童行为问题的差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家庭背景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的差异。[方法]采用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和自行设计的家庭背景调查表,对西安市558名4~6岁儿童及其家庭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关因素的分析。[结果]文化程度较高的父母其子女行为问题发生率较低;职业为干部、教师的父母其子女行为问题发生率较工人、个体劳动者子女为低;教育方式为耐心说教者较严厉管教者或不闻不问者其子女行为问题发生率低。[结论]不同家庭背景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不同;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其儿童的行为问题发生率亦不同。  相似文献   
19.
急性白血病是目前最常见的恶性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化疗、使用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生素,导致患者易发生菌群失调,出现二重真菌感染。而真菌感染在早期无明显临床特征,故早期临床诊断非常困难,但患者一旦感染后,病情进展迅速、病情严重,极大可能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甚至导致死亡。本文就急性白血病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诊治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研究化疗药物伊马替尼、柔红霉素和硼替佐咪对两种Ph(+)白血病细胞株K562(髓系白血病细胞株,表达P210蛋白)和SUP-B15(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表达P190蛋白)的抗肿瘤效应.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伊马替尼、柔红霉素与硼替佐咪分别作用72 h后两种细胞株的增殖活性,并计算3种化疗药物对两种细胞株作用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RT-PCR法检测不同浓度伊马替尼作用48 h后两种细胞株bcr-abl基因表达的改变.结果 ①不同浓度伊马替尼、柔红霉素与硼替佐咪分别作用K562和SUP-B15细胞株72h,其对细胞株的IC50值分别为(0.286±0.060)μmol/L、(0.303±0.009)μmol/L、(22.127±3.592)nmol/L和(1.387±0.180)μmol/L、(0.117±0.017)μmol/L、(12.35±0.740)nmol/L,提示伊马替尼对K562细胞敏感性明显高于SUP-B15细胞,而柔红霉素对SUP-B15更敏感,硼替佐咪对两种细胞的敏感性无差异;②伊马替尼0、0.35、1.0μmol/L作用48 h后,两株细胞bcr-abl基因表达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伊马替尼、柔红霉素、硼替佐咪对Ph(+)细胞株K562和SUP-B15均有较好的抗肿瘤效应,伊马替尼对K562更敏感,而柔红霉素和硼替佐咪对SUP-B15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短时间伊马替尼作用后不影响bcr-abl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