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祖国医学有癃闭、淋证、遗尿方证记述,近代儿科也有尿频之说,然而古今医籍却无滴尿症病名,可是,我们在儿科临床中屡见不鲜,且该症又与上述癃闭诸症形似而实异,故我们认为应当分别论治,斯为妥当。因而,根据我们几年来的细心观察所得临床资  相似文献   
12.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曰:“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古今医家对本条注释皆言“其人言我满”是指“腹部胀满”。笔者通过认真研读《金匮要略》全书,仔细核察前后条文,认为此解释欠妥,似应改释为“胸部满闷”为  相似文献   
13.
在肝郁疾病的诸多治法中,以疏肝理气调肝法最为常见,而在肝郁的形成及治疗过程中,中医学所说的四海(气海、血海、髓海及水谷之海)学说,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肝郁调气海气海,是指膻中而言,膻中仅一部位名称,处于两乳之间,即心肺所藏之胸中。胸乃清旷之野,为宗气诸清气所注,属肺所主,故“诸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研究的思考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晓阳  李颖  连增林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8):2419-2422
变应性鼻炎(AR)是一种由IgE介导的,针对环境过敏原的鼻黏膜炎症反应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鼻痒、喷嚏、流涕、鼻塞等.中医认为古病"鼻鼽"包括了AR.对比AR的临床表现特点和中医风邪致病特点及风病临床表现特点,可以看出AR应属中医风病范畴.近10年的中医临床研究文献显示,治疗AR处方中出现最多的药物是风药(每方均有).文中针对近十年中医临床研究中存在的3方面问题,探讨今后研究应关注的5个问题,为中医治疗AR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阿可拉定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HEC-1B雌激素受体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EC-1B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观察阿可拉定对HEC-1B细胞增殖作用以及雌激素受体ER-α66和新亚型ER-α36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阿可拉定对HEC-1B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和给药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强,72h阿可拉定的IC50值为5.26μmol/L。在抑制雌激素受体表达方面,阿可拉定组及阿可拉定联合顺铂组与空白组比较均可明显降低ER-α36的表达(P0.05,P0.01);阿可拉定联合顺铂组还可明显降低ER-α66的表达(P0.01)。结论阿可拉定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细胞雌激素受体新亚型ER-α36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变应性鼻炎(AR)发病机制涉及变应原、免疫细胞、免疫球蛋白、炎性介质之间的层级急慢性反应,而且具有一定的异质性,对现有治疗方案的反应也不尽相同,部分患者临床效果不佳。中草药治疗AR不仅能改善临床症状,而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已成为临床治疗AR的经常选项。由于古代医籍中关于鼻鼽的描述与AR的临床表现非常接近,其主要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肺中虚冷、邪郁化热生风。所以,现代中医认为鼻鼽包括变应性鼻炎、变应性鼻窦炎及血管舒缩性鼻炎。根据鼻鼽(包括AR)的病因病机及临床特点,应当属中医风病范畴。但现代中医辨证AR偏重于脏腑虚损,忽视风邪的辨证,与临床治疗必用风药的现实形成较大反差,甚至导致临床研究不重辨证的反常现象。文章从中医治疗AR必用风药的现象出发,结合传统中医论述和现代风病理论研究成果,提出AR属于中医外感风病范畴,风邪是主要病邪,临床辨证应突出风邪,祛风胜湿法是关键治法。并根据临床治疗AR所用经典名方大多源自《伤寒论》,且都是以风药为主、治疗外感病的处方,并且效果良好,推断风药具有的"祛风止痒"功效可减轻或阻断鼻黏膜的变态反应,达到止痒、止嚏的目的;"祛风胜湿"功效可减轻鼻黏膜水肿,起到止涕、通塞的作用。现代研究也发现,以风药为主的经典名方和临床用于AR治疗的风药大多具有良好的抗炎、抗过敏、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说明祛风胜湿法及其指导下的风药治疗AR不仅符合中医传统理论,而且具有现代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岩舒)对人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Bcl-2/Bax、P27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不同浓度复方苦参注射液及组方成分苦参注射液,白土苓注射液,顺铂注射液对人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人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中Bcl-2/Bax、P27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复方苦参注射液、苦参注射液均可抑制HEC-1B细胞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苦参注射液、苦参注射液、顺铂注射液作用于HEC-1B细胞48 h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在mRNA表达水平Bcl-2降低,而Bax、P27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苦参注射液可抑制人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增殖;复方苦参注射液及苦参注射液可明显抑制Bcl-2表达并促进Bax、P27表达,说明复方苦参注射液抑制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在于苦参对Bcl-2/Bax基因家族和P27基因的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痹证与瘘证是中医内科的常见病症,其病因病理有一些相似之处,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治疗上亦有共同之处。故讨论二病之异同,对临床医者有一定意义。笔者着重从二病之虚实入手存同求异,以期对诊治有所阐释和启示。 痹证为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引起的以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着及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病证。其病因病理以感邪、体虚、邪阻为主,症状以痛  相似文献   
19.
连增林 《陕西中医》1990,11(8):355-356
本文从脏腑、经脉、气血津液等方面,阐述了诸窍与人体的关系。认为:窍道通畅是人体生理、病理及治疗的关链,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20.
<正>乳腺癌是由乳房组织病变导致的癌症,常常伴有乳房肿块、乳房形状和皮肤改变等症状。由于乳腺癌细胞丧失了正常细胞的特性,细胞之间的黏附能力下降,容易发生脱落。脱落下来形成的游离癌细胞可以随血液或淋巴液散布周身,使乳腺癌发生转移,进而引发其他疾病。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肿瘤,寻找有效的治疗措施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查阅乳腺癌的相关文献,发现血管生成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