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高血压是常见病,又是人类死亡主要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的最重要的因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与高血压密切相关,相关因素除遗传、性别、职业环境外还与日常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如:高盐、高脂饮食、吸烟、大量饮酒等。目前提倡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同样重视。除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外,着重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现将我院对88例高血压病患者的生活方式干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肌肉疲劳分析在康复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以康复训练系统为应用背景,研究基于表面肌电信号的肌肉疲劳分析。通过对10名健康测试者在负载可调的功率自行车上进行负载递增骑行实验,同步采集了股外侧肌、股直肌和竖脊肌的表面肌电信号和通气阈值,并分析了各肌肉的肌电疲劳阈。同时分析了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对肌电疲劳阈测定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负载递增骑行运动中,肌电疲劳阈值的出现要早于通气阈值,但两者差异很小,验证了基于肌电疲劳阈来分析肌肉疲劳的有效性。对比分析骑行运动中等张收缩股外侧肌和等长收缩竖脊肌的肌电疲劳阈,发现肌电疲劳阈对不同收缩方式的肌肉均具有效果。肌电疲劳阈不受肌肉运动形式限制,在康复训练过程中能够用于防止过度训练引起的肌肉损伤,对于股骨干骨折患者康复训练过程中的疲劳监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及托吡酯干预对其表达的影响和机制.方法 152只新生7日龄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缺氧缺血组、托吡酯治疗组,后者根据损伤后托吡酯不同时间给药又分成预处理组,后处理组及延迟治疗组,通过建立HIBD动物模型,应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观察HIBD后不同时期大脑皮质GDNF的动态表达变化及托毗酯不同时间给药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 [1]托吡酯预处理组和后处理组脑组织损伤较单纯缺氧缺血组明显减轻,预处理组作用又好于后处理组.[2]GDNF 的表达于缺氧缺血后12 h开始上升,2 d进一步增加,3 d达高峰,5 d时回落;其中预处理组和后处理组GDNF的表达较单纯缺氧缺血组同一时间点上相比增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15.4,8.9,P均<0.05);而延迟处理组GDNF的表达与单纯缺氧缺血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HIBD后GDNF表达变化存在一定的时序性规律,于损伤后第3天达最高水平.[2]托吡酯的治疗时间窗较短,为缺氧缺血后2 h之内,且预防性用药(损伤前给药)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强于紧急用药(损伤后给药).[3]托吡酯脑保护作用机制之一通过增加胶质细胞分泌GDNF实现.  相似文献   
14.
针对表面肌电信号的非平稳特性,采用自回归模型对表面肌电信号进行分析,对短时间内的表面肌电信号肌肉疲劳迅速做出判定。应用非平稳时间序列的时变系统建模方法对10例受试者疲劳前、疲劳后表面肌电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建立时变参数自回归模型,通过引入Legendre基函数将线性非平稳过程参数辨识转化为线性时不变系统参数辨识,结合相关指数可以获得时变系统参数估计的最优Legendre基函数维数,进而可以获得最佳模型拟合效果,并采用最小二乘法解出时不变参数。用疲劳前、后的自回归模型的第一个时变参数(ARC1)的变化率作为检测肌肉疲劳敏感性指标,并采用双尾t检验,分别与平均功率频率(MPF)和中值频率(MF)的变化率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ARC1、MPF和MF疲劳前后的变化率分别为34.33%±2.41%、25.68%±2.03%、22.80%±2.19%,且ACR1的变化率分别显著高于MPF和MF(P<0.05).所提出的方法通过表面肌电信号对肌肉疲劳检测时,具有时间短和敏感性高等优点,可用于在线实时分析肌肉疲劳程度,为肢肌肉劳损的评估、康复治疗及人体工效学的研究提供一个潜在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5.
16.
<正>屈伸肘运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动作,比如家务劳动,上肢肌肉力量的健身活动等,都离不开屈伸肘运动。长期使用屈伸肘运动工作的人,很容易发生上肢肌肉损害。上肢肌肉劳损患者经常采用自己习惯的姿势进行康复训练,然而往往不注重握姿的重要性,以致达不到预期的康复,效果甚至对肌肉造成二次损害~([1])。有研究表明,姿势负荷的不同,达到的康复训练效果也不同,比如国外Waterloo大学制定的姿势负荷评分办法~([2]);国内丁嘉顺等~([2])提出了静态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