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文献曾报道误诊的非心源性心绞痛40例中,有11例为胆系疾病(27%)[1],说明临床医生对心绞痛的警惕性较高,易将不典型胆绞痛误诊为心绞痛。我院2001年1月~2006年7月收治胆结石并冠心病和(或)有冠心病高危因素者327例,其中早期不典型胆绞痛误诊为心绞痛8例(7.5%),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5例,女3例;年龄46~81岁。既往均有冠心病史,其中伴高血压病5例,心律失常、高脂血症各4例,糖尿病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脑梗死各1例。否认胆结石病史5例,病史不详3例,均系餐后发病就诊。1.2临床表现本组均有胸部及剑突不适,胸痛3例;胸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对消化道疾病诊断与治疗的临床评估。方法 70岁以上老年患者114例,分别行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联合检查组)38例、无痛胃镜组42例、无痛肠镜组34例。记录3组患者内镜完成情况,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呼吸、心率、动脉氧分压及呛咳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检查成功率及术后满意均达100.0%。无痛胃镜组有1例出现血氧饱和度持续明显下降,立即停止用药和内镜操作,经托下颌给氧及辅助呼吸后症状很快好转。联合检查组有2例患者出现一过性的呼吸抑制,1例出现心率减慢及血压异常。无痛肠镜组中无患者出现呛咳,有1例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及心率减慢。各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人行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血管成像(SMI)联合细针穿刺(FNA)检查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1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术前均做SMI、FNA检查。基于SMI、FNA及二者联合对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真实性、可靠性和收益评价,建立ROC曲线评价系统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SMI与FNA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MI和FNA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为91.2%、92.4%、92.0%、约登指数为0.76、ROC曲线下面积为0.91,高于各单项检查。结论微血管成像结合FNA能够提高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超微血管成像(SMI)检测血流分布及内部血管特征诊断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4级甲状腺结节的价值。方法 纳入115例TI-RADS 4级甲状腺结节患者共123个结节,采用SMI及CDFI模式观察结节血流分布和内部血管特征,比较二者鉴别诊断TI-RADS 4级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 69个良性结节以Ⅱ型血流为主,54个恶性结节以Ⅲ型血流为主。SMI对良性结节Ⅱ型及恶性结节Ⅲ型血流显示率均明显高于CDFI(P均<0.01)。SMI及CDFI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敏感度分别为92.59%和72.22%,特异度分别为89.85%和81.16%,准确率分别为91.06%和77.24%。SMI对恶性结节内走行扭曲血管和穿支血管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DFI(P均<0.01)。结论 甲状腺TI-RADS 4级良恶性结节血流分布模式存在差异;SMI可为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提供更多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2003年7月长春地区5县5区启动世行贷款/英国赠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2005年7月启动第四轮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DOTS覆盖率100%,覆盖人口7353800人。项目实施后,结核病控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病人登记率逐年上升,肺结核病人、涂阳病人、新涂阳登记率分别由2003年54.12/10万、30.80/10万、16.68/10万。  相似文献   
17.
并殖吸虫感染发病隐匿,进展迅速,早诊断、早治疗是治愈该病的关键。并殖吸虫主要影响肺部而阴囊异位并殖吸虫病的报道较少,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其诊断缺乏特异性。本文介绍1例成人型阴囊并殖吸虫病,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